一种创面治疗用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85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3:19
一种创面治疗用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包括注液袋和集液袋,注液袋顶部向外连接有注液管,集液袋顶部向外连接有引流管,引流管端部连接有负压机,注液袋与集液袋下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三根冲洗管,冲洗管下部阵列开设有若干冲洗孔,注液袋与集液袋上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三根吸液管,吸液管下部阵列开设有若干吸液孔,吸液管与冲洗管之间设置有海绵,海绵两侧与注液袋和集液袋之间设置有隔离条,注液袋和集液袋之间设置有位于海绵两侧的密封条,注液袋和集液袋顶部之间密闭设置有密封贴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密封性好、清创效率高、清创效果好、适用范围广、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创面治疗用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创面治疗用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技术介绍
创伤后或外科手术后,经常遇到伤口感染、伤口不愈合等并发症,很多伤口有时很复杂,不但深,而且渗出量多,愈合时间较长。另外,由于伤口周围皮肤常浸泡于渗出液中,使伤口周围健康皮肤水肿、溃烂。如果没有有效的引流和外力拉拢,这种伤口即便经过很长时间后愈合,内部也将由许多瘢痕充填,极大地影响美观。负压引流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封闭式负压引流是一种高效引流,全方位、持续负压吸引下被引流区的“零积聚”使创面处于相对干净的环境,有效预防伤口积液还同时清除坏死组织,加快感染腔隙闭合和感染伤口的愈合,防止污染和感染。现有在创面治疗所使用的负压引流装置,使用不够便捷,操作难度高,密封性差,清创效率低,清创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密封性好、清创效率高、清创效果好的创面治疗用负压引流冲洗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创面治疗用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袋和集液袋,注液袋顶部向外连接有注液管,集液袋顶部向外连接有引流管,引流管端部连接有负压机,注液袋与集液袋下部之间并排间隔设置有至少三根冲洗管,冲洗管一端与注液袋相连通,冲洗管另一端设置有堵头,冲洗管下部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开设有若干冲洗孔,注液袋与集液袋上部之间并排间隔设置有至少三根吸液管,吸液管一端与集液袋相连通,吸液管另一端内设置有堵头,吸液管下部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开设有若干吸液孔,吸液管与冲洗管之间设置有海绵,海绵两侧与注液袋和集液袋之间设置有隔离条,注液袋和集液袋之间设置有位于海绵两侧的密封条,注液袋和集液袋顶部之间密闭设置有密封贴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面治疗用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袋和集液袋,注液袋顶部向外连接有注液管,集液袋顶部向外连接有引流管,引流管端部连接有负压机,注液袋与集液袋下部之间并排间隔设置有至少三根冲洗管,冲洗管一端与注液袋相连通,冲洗管另一端设置有堵头,冲洗管下部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开设有若干冲洗孔,注液袋与集液袋上部之间并排间隔设置有至少三根吸液管,吸液管一端与集液袋相连通,吸液管另一端内设置有堵头,吸液管下部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开设有若干吸液孔,吸液管与冲洗管之间设置有海绵,海绵两侧与注液袋和集液袋之间设置有隔离条,注液袋和集液袋之间设置有位于海绵两侧的密封条,注液袋和集液袋顶部之间密闭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宽周新钦闫孟王明辉李淼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汇博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