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及固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0802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和固定系统,系统包括固定钢板、股骨颈固定钉、股骨颈拉力螺钉和锁定螺钉;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连接: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定位孔、第一斜插螺孔、第二斜插螺孔、第三斜插螺孔、联合拉力螺孔、第二定位孔,和股骨颈固定钉、股骨颈拉力螺钉配合使用;第二固定部包括固定螺孔,和锁定螺钉配合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固定钢板近端可确保至少3枚螺钉置入股骨颈,其中设计拉力螺钉孔用以加压骨折端,远端干部设计定位螺钉孔以避免退钉及退板,两个克氏针开孔用以快速定位及临时固定,手术操作更为快速、可靠、合理,最大限度促进骨折愈合。

An anatomical external fixation plate and system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及固定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及固定系统。
技术介绍
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转子下骨折,发生率约占成人全身骨折的7.3%,而在老年骨折患者中比例可达23.8%。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股骨颈骨折发生后,股骨头的髓内血流灌注即遭到破坏,其关节囊血供亦随着关节腔内压力升高而受损,故股骨颈骨折术后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依然时有发生。股骨颈骨折日益增高的治疗需求及患者对生活质量高要求已成为骨科医师面临的一项挑战。随着内固定器械理论与技术研究的深入,闭合复位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技术被认为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金标准。但是,三枚钉内固定技术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三枚钉的固定方式对外侧骨块的把持力不足,有相当部分的患者术后出现退钉现象,导致股骨颈短缩、复位丢失,尤其在骨质疏松、骨折端粉碎等情况下更易发生退钉现象;其次,三枚钉的置入过程对手术医生的操作经验和对股骨形态学掌握程度有较高的要求,三枚钉置入前需用克氏针进行开孔,低年资医生往往需多次调整克氏针置入的角度和高度,耗费大量宝贵的手术时间的同时,进一步造成骨质结构破坏,并增加术中透视次数;第三,即使术中透视及术后摄X片所见螺钉未穿出或切出股骨颈,但实际螺钉穿出或切出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因梨状窝的存在,后上方螺钉即使穿出股骨颈也较难在透视下发现。螺钉穿出或切出股骨颈不仅影响固定效果,严重者导致固定失败,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经检索,申请公告号CN102551866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带弧度的梯形锁定钢板,上设有6个平行的锁定孔。该锁定钢板不足在于,首先,其外形设计不符合中国人群股骨近端外侧缘的解剖形态学特点,使得钢板与股骨外侧缘匹配度差,易产生较大间隙,导致淤血、感染等并发症,且由于放置困难,增加手术时间;其次,缺少良好设计的用于准确定位的克氏针开孔,难以快速而精准地确定钢板放置位置及螺钉置入边界,且单一开孔使得透视时钢板稳定性差;第三,螺钉开孔位置及方向不合理,无法实现至少三枚螺钉置入股骨颈;第四,螺钉都为平行固定,难以确保不退钉或连同钢板一起退出;第五,型号单一,缺乏不同宽度及长度尺寸的钢板,难以实现与男女性股骨近端外侧壁更佳的匹配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及固定系统,为设计出一种符合中国人群股骨近端解剖形态学特点的钢板,本专利技术对大样本的中国人群股骨近端解剖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方法学上采用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股骨近端形态学三维测量模式,可对生成的股骨三维CT图像进行自由旋转、分割,应用点、线、面三元素结合的三维测量技术,对相关指标进行了高精度的测量。通过大样本中国人群股骨近端三维图像的测量,最终归纳、总结出一整套拥有诸多指标的中国人群股骨近端三维形态学参数体系,并基于此参数体系设计了钢板的外形、长度、宽度、中段弧度、相关开孔数量和角度等指标。为进一步验证设计的钢板与真实股骨的匹配性,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内固定匹虚拟配技术,将钢板与大样本中国人群股骨近端进行匹配,按照开孔方向置入螺钉及克氏针,并反复调整钢板形态、开孔方向等细节参数。采用虚拟匹配技术可用更少耗时、更低耗费,对内固定设计进行反复调整和重复验证。本专利技术的钢板的外形设计符合股骨近端外侧壁的解剖形态学特点,且有多种长度、宽度的型号可供选择,与外侧壁有极高的匹配度,较小的间隙减少了淤血、感染的发生,且钢板易放置,节省手术时间;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克氏针开孔的方向实现了通过置入两根克氏针的快速定位及临时固定;设计联合拉力斜插螺孔,配合使用的股骨颈拉力螺钉为半螺纹设计,且具有不同长度螺纹的型号,可根据股骨颈骨折类型和分离形态的不同进行选择,置入后实现骨折端的复位和加压;本专利技术的钢板近端部分的螺钉开孔方向匹配股骨颈的形态,可确保至少3枚螺钉置入股骨颈,满足临床的内固定手术需求,且螺钉开孔方向各不相同,可使置入的股骨颈固定钉形成角稳定,保证内固定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股骨颈固定钉设计为全螺纹空心锁定螺钉,空心的设计可配合克氏针使用,全螺纹的设计可增强螺钉的把持力,保证螺钉固定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本专利技术的远端适度延长并设单一开孔,可通过置入锁定螺钉使钢板与股骨干相连接,避免股骨颈螺钉与钢板一同退钉及退板。以上优势可使手术操作更为简便,耗时更少,且固定可靠,减少患者康复时间,有更好的预后功能。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所述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为板状结构,所述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内表面为弧形表面,用于与股骨近端外侧曲面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定位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上部,用于固定第一克氏针,所述第一克氏针穿设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克氏针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倾角为第一水平倾角;第一斜插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下方,当第一股骨颈固定钉穿设所述第一斜插螺孔后,所述第一股骨颈固定钉的第一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一斜插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一股骨颈固定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倾角为第二水平倾角;第二斜插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中部,当第二股骨颈固定钉穿设所述第二斜插螺孔后,所述第二股骨颈固定钉的第二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二斜插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二股骨颈固定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倾角为第三水平倾角;第三斜插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中部,当第三股骨颈固定钉穿设所述第三斜插螺孔后,所述第三股骨颈固定钉的第三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三斜插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三股骨颈固定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倾角为第四水平倾角;联合拉力螺孔,位于所述第三斜插孔的下部,用于插入股骨颈拉力螺钉;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下部,用于固定第二克氏针,所述第二克氏针穿设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克氏针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倾角为第五水平倾角;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固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表面,用于固定锁定螺钉。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平倾角和第二水平倾角的范围均为95°~110°;所述第三水平倾角、第四水平倾角和第五水平倾角的范围均为110°~135°。优选的,所述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倾角为第六水平倾角,所述第六水平倾角为90°。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联合拉力螺孔之间的弧形下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R1的范围为10mm~30mm;所述联合拉力螺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之间的弧形下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所述R2的范围为30mm~100mm。进一步优选的,所述R1呈变化趋势,所述R2呈变化趋势。优选的,所述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的宽度范围为20mm~40mm;所述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的长度范围为50mm~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为板状结构,所述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连接;/n所述第一固定部内表面为弧形表面,用于与股骨近端外侧曲面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n第一定位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上部,用于固定第一克氏针,所述第一克氏针穿设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克氏针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倾角为第一水平倾角;/n第一斜插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下方,当第一股骨颈固定钉穿设所述第一斜插螺孔后,所述第一股骨颈固定钉的第一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一斜插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一股骨颈固定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倾角为第二水平倾角;/n第二斜插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中部,当第二股骨颈固定钉穿设所述第二斜插螺孔后,所述第二股骨颈固定钉的第二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二斜插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二股骨颈固定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倾角为第三水平倾角;/n第三斜插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中部,当第三股骨颈固定钉穿设所述第三斜插螺孔后,所述第三股骨颈固定钉的第三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三斜插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三股骨颈固定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倾角为第四水平倾角;/n联合拉力螺孔,位于所述第三斜插孔的下部,用于插入股骨颈拉力螺钉;/n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下部,用于固定第二克氏针,所述第二克氏针穿设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克氏针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倾角为第五水平倾角;/n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n固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表面,用于固定锁定螺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为板状结构,所述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部内表面为弧形表面,用于与股骨近端外侧曲面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
第一定位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上部,用于固定第一克氏针,所述第一克氏针穿设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克氏针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倾角为第一水平倾角;
第一斜插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下方,当第一股骨颈固定钉穿设所述第一斜插螺孔后,所述第一股骨颈固定钉的第一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一斜插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一股骨颈固定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倾角为第二水平倾角;
第二斜插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中部,当第二股骨颈固定钉穿设所述第二斜插螺孔后,所述第二股骨颈固定钉的第二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二斜插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二股骨颈固定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倾角为第三水平倾角;
第三斜插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中部,当第三股骨颈固定钉穿设所述第三斜插螺孔后,所述第三股骨颈固定钉的第三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三斜插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三股骨颈固定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倾角为第四水平倾角;
联合拉力螺孔,位于所述第三斜插孔的下部,用于插入股骨颈拉力螺钉;
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下部,用于固定第二克氏针,所述第二克氏针穿设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克氏针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倾角为第五水平倾角;
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
固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表面,用于固定锁定螺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倾角和第二水平倾角的范围均为95°~110°;
所述第三水平倾角、第四水平倾角和第五水平倾角的范围均为110°~1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倾角为第六水平倾角,所述第六水平倾角为90°。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雁西张坤强敏菲赵国军吴欣然张庆杰谢宏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