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闻诊的中医预诊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获取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根据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分析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成分,得到基于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预诊结果,获取患者的声音信息,根据中医预诊数据库,对声音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基于患者声音的预诊结果,将基于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预诊结果,以及基于患者声音的预诊结果发送至中医预诊机器人的显示屏的显示界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中医的预诊方式,结合中医预诊大数据对患者进行预诊,并且能够实时地将预诊的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更好地与患者进行信息的交互,使患者在预诊过程中可以看到自己的身体状况。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TCM pre Diagnosis Robot Based on olfactory diagn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闻诊的中医预诊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闻诊的中医预诊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更加旺盛。但是由于患者数量较多,医生的时间有限,往往导致患者排队时间过长,出现了看病难的现象。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机器人已经可以代替人类在很多服务场合工作,其可以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提取特征得到相关规律。各种医疗机器人不断问世,中医预诊机器人便是其中的一种。现有的中医预诊机器人大多功能比较单一,例如只能基于中医的预诊方式,对患者进行某一方面的信息采集,例如仅通过人脸识别或舌苔识别的方式采集患者的一些信息,或者仅通过对患者进行脉诊的方式来获取患者的一些信息,对与患者身体状况相关的信息的获取不全面。并且,由于市面上的中医预诊机器人大都未设置用户交互平台,中医预诊机器人采集患者信息后,并不会与患者进行信息的交互。例如当下医院使用频率很高的脉象手环,只是对患者进行脉象采集,与患者的交互性较差甚至无用户交互行为,用户无法及时得知诊断结果。因此,如何使中医预诊机器人能够基于中医的预诊方式,更好地与患者进行信息的交互,使患者在预诊过程中可以看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是目前中医预诊机器人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闻诊的中医预诊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中医预诊机器人与患者的交互性较差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闻诊的中医预诊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根据所述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分析所述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成分,得到基于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预诊结果;获取患者的声音信息;根据中医预诊数据库,对所述声音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基于患者声音的预诊结果;将所述基于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预诊结果,以及所述基于患者声音的预诊结果发送至中医预诊机器人的显示屏的显示界面。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患者的听诊信息,其中,所述听诊信息通过胸腔听诊仪和腹腔听诊仪采集得到;将所述听诊信息以波形的形式显示到所述显示屏的显示界面。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患者的人脸图像和舌苔图像;根据中医预诊数据库,对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舌苔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基于患者面相的预诊结果;将所述基于患者面相的预诊结果发送至中医预诊机器人的显示屏的显示界面。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患者的问诊回复信息;根据中医预诊数据库,对所述获取患者的问诊回复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基于患者问诊回复信息的预诊结果。将所述基于患者问诊回复信息的预诊结果发送至中医预诊机器人的显示屏的显示界面。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患者的脉象信息;根据中医预诊数据库,对所述患者的脉象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基于患者的脉象信息的预诊结果;将所述基于患者的脉象信息的预诊结果发送至中医预诊机器人的显示屏的显示界面。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基于患者面相的预诊结果、所述基于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预诊结果和所述基于患者声音的预诊结果、所述基于患者问诊回复信息的预诊结果,以及所述基于患者的脉象信息的预诊结果,生产最终预诊结果和推荐治疗方案;将所述最终预诊结果和推荐治疗方案发送至中医预诊机器人的显示屏的显示界面。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最终预诊结果和推荐治疗方案发送至中医专家端设备,以及将所述最终预诊结果和推荐治疗方案保存至中医预诊机器人数据库。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闻诊的中医预诊机器人的人机交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收集装置、处理器、声音传感器、中医预诊数据库服务器以及显示屏;所述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所述声音传感器,用于采集患者的声音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根据所述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分析所述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成分,得到基于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预诊结果,获取患者的声音信息,根据中医预诊数据库,对所述声音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基于患者声音的预诊结果,将所述基于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预诊结果,以及所述基于患者声音的预诊结果发送至中医预诊机器人的显示屏的显示界面;所述中医预诊数据库服务器,用于提供中医预诊大数据;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预诊结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闻诊的中医预诊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根据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分析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成分,得到基于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预诊结果,获取患者的声音信息,根据中医预诊数据库,对声音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基于患者声音的预诊结果,将基于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预诊结果,以及基于患者声音的预诊结果发送至中医预诊机器人的显示屏的显示界面,本专利技术基于中医的预诊方式,结合中医预诊大数据对患者进行预诊,并且能够实时地将预诊的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更好地与患者进行信息的交互,使患者在预诊过程中可以看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可进一步通过基于患者面相、患者问诊回复信息以及患者的脉象信息,结合中医预诊大数据对患者进行预诊,实现中医的“望”、“闻”、“问”、“切”的功能,得到更加全面的诊断结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闻诊的中医预诊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闻诊的中医预诊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闻诊的中医预诊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闻诊的中医预诊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闻诊的中医预诊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闻诊的中医预诊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闻诊的中医预诊机器人的人机交互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闻诊的中医预诊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n根据所述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分析所述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成分,得到基于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预诊结果;/n获取患者的声音信息;/n根据中医预诊数据库,对所述声音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基于患者声音的预诊结果;/n将所述基于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预诊结果,以及所述基于患者声音的预诊结果发送至中医预诊机器人的显示屏的显示界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闻诊的中医预诊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
根据所述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分析所述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成分,得到基于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预诊结果;
获取患者的声音信息;
根据中医预诊数据库,对所述声音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基于患者声音的预诊结果;
将所述基于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气味样本的预诊结果,以及所述基于患者声音的预诊结果发送至中医预诊机器人的显示屏的显示界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患者的听诊信息,其中,所述听诊信息通过胸腔听诊仪和腹腔听诊仪采集得到;
将所述听诊信息以波形的形式显示到所述显示屏的显示界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患者的人脸图像和舌苔图像;
根据中医预诊数据库,对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舌苔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基于患者面相的预诊结果;
将所述基于患者面相的预诊结果发送至中医预诊机器人的显示屏的显示界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患者的问诊回复信息;
根据中医预诊数据库,对所述获取患者的问诊回复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基于患者问诊回复信息的预诊结果;
将所述基于患者问诊回复信息的预诊结果发送至中医预诊机器人的显示屏的显示界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患者的脉象信息;
根据中医预诊数据库,对所述患者的脉象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基于患者的脉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倩,葛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锐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