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病毒口罩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0703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病毒口罩,包括依次布置的底层、防病毒层和表层,防病毒层粘附有抗病毒颗粒组合物;抗病毒颗粒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成:甘松5‑15份、苍术5‑15份、山奈5‑15份、大黄5‑15份、檀香5‑15份、菖蒲5‑15份、白芷1‑10份、冰片1‑5份、甘草3‑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病毒口罩,除了具有普通医用口罩的无纺布疏水层,更具有抗病毒的防病毒层,特别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防护效果更优,且清瘟化湿、芳香避秽、醒脑开窍、透气性能佳,佩戴更加舒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防病毒口罩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合进行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病毒口罩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口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病毒口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细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将长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COVID-19肺炎具有与SARS相似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潜伏期长、传染性强、致死率相对较低等特性,对这一疾病危害的严重性和积极防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而对于处于流动的人群来说,阻断流感等呼吸道传播疾病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佩戴口罩。然而,对我国产品的标准进行检索后发现,没有关于防病毒口罩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市面上也没有一个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真正的防病毒口罩销售。常见的医用口罩只是利用表面的疏水性来防止飞沫,其防护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病毒口罩及其生产方法,该防病毒口罩除了具有普通医用口罩的疏水层,更具有抗病毒的防病毒层,防护效果更优,且清瘟化湿、芳香避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防病毒口罩,包括依次布置的底层、防病毒层和表层,所述防病毒层粘附有抗病毒颗粒组合物;所述抗病毒颗粒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成:甘松5-15份、苍术5-15份、山奈5-15份、大黄5-15份、檀香5-15份、菖蒲5-15份、白芷1-10份、冰片1-5份、甘草3-8份。进一步地,所述抗病毒颗粒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成:甘松8-10份、苍术7-10份、山奈8-10份、大黄10-12份、檀香10-13份、菖蒲6-10份、白芷3-5份、冰片2-3份、甘草6-8份。进一步地,所述底层和表层布料均为PP无纺布。进一步地,所述防病毒层为粘附有抗病毒颗粒组合物的ES纤维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ES纤维层上所述抗病毒颗粒组合物的粘附量为80-200g/m2。进一步地,所述抗病毒颗粒组合物的平均粒径为50-100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防病毒口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将ES纤维与PP无纺布复合为复合纤维布,将抗病毒颗粒组合物通过布料装置均匀添加至所述复合纤维布的ES纤维侧;S2:将添加有所述抗病毒颗粒组合物的复合纤维布穿过一热风淋装置,所述热风淋装置的出风口正对所述复合纤维布的ES纤维侧,所述复合纤维布的PP无纺布侧对应所述热风淋装置内的负压吸风装置;S3:将经S2处理后的所述复合纤维布穿过一个热风固化装置;S4:将PP无纺布表层复合到经S3固化后的所述复合纤维布的ES纤维层;S5:加压处理、压平处理、后续常规处理,即得防病毒口罩。进一步地,S3中,所述热风固化装置的温度控制在155±5℃。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防病毒口罩,除了具有普通医用口罩的无纺布疏水层,更具有抗病毒的防病毒层,特别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防护效果更优,且清瘟化湿、芳香避秽、醒脑开窍、透气性能佳,佩戴更加舒适。本专利技术的防病毒口罩生产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合进行大规模生产。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病毒口罩,包括依次布置的底层、防病毒层和表层,所述防病毒层粘附有抗病毒颗粒组合物;所述抗病毒颗粒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成:甘松5-15份、苍术5-15份、山奈5-15份、大黄5-15份、檀香5-15份、菖蒲5-15份、白芷1-10份、冰片1-5份、甘草3-8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抗病毒颗粒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成:甘松8-10份、苍术7-10份、山奈8-10份、大黄10-12份、檀香10-13份、菖蒲6-10份、白芷3-5份、冰片2-3份、甘草6-8份。所述抗病毒颗粒组合物的药物组成为:甘松、苍术、山奈、大黄、檀香、菖蒲、白芷、冰片、甘草。其方义分析为:甘松配伍苍术理气健脾化湿,是为君药;檀香、石菖蒲、白芷、冰片芳香化湿辟秽,醒脑开窍,共为臣药;山奈、大黄行气止痛,利胆祛湿,是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使药;以上诸药相合,共奏芳香祛湿辟秽,醒脑开窍之效。所述抗病毒颗粒组合物的复方主要配伍结构研究表明:(1)苍术配伍白芷,取中医治疗外感风寒、寒湿内阻的名方藿香正气散及九味羌活汤主要结构,具有解痉,肠屏障功能保护作用以及抑菌作用。(2)苍术配伍大黄,对外感湿热疫毒之邪致湿热内蕴,阻滞中焦,脾胃运化功能不调,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引起之肠炎泄泻,腹痛湿热痢疾等有独到的疗效,对致病大肠杆菌、痢疾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的的抑菌作用。(3)石菖蒲配伍冰片,其有效成分能透过血脑屏障,发挥神经细胞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相关研究表明石菖蒲中的甲基丁香酚、顺式-甲基异丁香酚、反式-甲基异丁香酚、Y-细辛醚、B-细辛醚以及冰片中的d-檀香烯、Epi-p-檀香烯、p-檀香烯、姜黄烯、d-檀香醇、反式d-Bergamotol、檀香E.顺式、Epi-p-檀香醇、B-檀香醇等能够发挥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并且相关研究表明石菖蒲配伍冰片能降低血小板的活性,具抗血小板聚集和粘附作用。综上,本方所含主要成分具有醒脑开窍,祛湿辟秽,抑菌,保护胃肠道作用。本专利技术的防病毒口罩,除了具有普通医用口罩的无纺布疏水层,更具有抗病毒的防病毒层,所述防病毒层负载的抗病毒颗粒组合物特别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防护效果更优;且清瘟化湿、芳香避秽、醒脑开窍、透气性能佳,佩戴更加舒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底层和表层布料均为PP无纺布,疏水性的PP无纺布起到第一重防护的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防病毒层为粘附有抗病毒颗粒组合物的ES纤维层;ES纤维层上抗病毒颗粒组合物的粘附量为80-200g/m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抗病毒颗粒组合物的平均粒径为50-100目;采用以上目数的抗病毒颗粒组合物粘附于ES纤维层,不易脱落;即使脱落也不会被吸入人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以上防病毒口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将ES纤维与PP无纺布复合为复合纤维布,将抗病毒颗粒组合物通过布料装置均匀添加至复合纤维布的ES纤维侧;S2:将添加有抗病毒颗粒组合物的复合纤维布穿过一热风淋装置,热风淋装置的出风口正对复合纤维布的ES纤维侧,复合纤维布的PP无纺布侧对应热风淋装置内的负压吸风装置;S3:将经S2处理后的复合纤维布穿过一个热风固化装置,热风固化装置的温度控制在155±5℃;S4:将PP无纺布表层复合到经S3固化后的复合纤维布的ES纤维层;S5:加压处理、压平处理、后续常规处理,即得防病毒口罩。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范围。实施例1一种防病毒口罩,包括依次布置的PP无纺布底层、防病毒层和PP无纺布表层,防病毒层粘附有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病毒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布置的底层、防病毒层和表层,所述防病毒层粘附有抗病毒颗粒组合物;/n所述抗病毒颗粒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成:甘松5-15份、苍术5-15份、山奈5-15份、大黄5-15份、檀香5-15份、菖蒲5-15份、白芷1-10份、冰片1-5份、甘草3-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病毒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布置的底层、防病毒层和表层,所述防病毒层粘附有抗病毒颗粒组合物;
所述抗病毒颗粒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成:甘松5-15份、苍术5-15份、山奈5-15份、大黄5-15份、檀香5-15份、菖蒲5-15份、白芷1-10份、冰片1-5份、甘草3-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病毒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毒颗粒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成:甘松8-10份、苍术7-10份、山奈8-10份、大黄10-12份、檀香10-13份、菖蒲6-10份、白芷3-5份、冰片2-3份、甘草6-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病毒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和表层布料均为PP无纺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病毒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病毒层为粘附有抗病毒颗粒组合物的ES纤维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病毒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ES纤维层上所述抗病毒颗粒组合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琴马骏王茉婴徐文蔚戴云李玲丘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同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