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仲杰专利>正文

农村民房太阳能取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650 阅读:2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村民房太阳能取暖装置,其利用太阳能加热屋顶板达到加热屋内空气的作用,不消耗能源,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置于房屋顶部的蓄热材料结构层,蓄热材料结构层上部为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上方为光学膜。(*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取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农村民房太阳能取暖装置。二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北方地区农村冬季取暖主要采用煤炭,能源消耗量大,热效率低,成本高,同时由于取暖炉放在室内,也存在不安全因素。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农村民房太阳能取暖装置,其利用太阳能加热屋顶板达到加热屋内空气的作用,不消耗能源,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农村民房太阳能取暖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置于房屋顶部的蓄热材料结构层,蓄热材料结构层上部为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上方为光学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1、本技术利用太阳能加热屋顶板达到加热屋内空气的作用,不消耗能源,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在室外-20℃的晴天,屋内温度可达15℃~25℃。2、本技术若在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农村推广,该三地区农民按3亿计算,1亿个火炉,日消耗煤炭10公斤,则日节约煤炭100万吨。若采暖期为100天,则每年可节约煤炭1亿吨。四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房屋,2-屋顶板,3-蓄热材料结构层,4-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5-光学膜。五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本技术包括置于房屋1顶部屋顶板2上的蓄热材料结构层3,蓄热材料结构层3上部为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4,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4上方为光学膜5。其中,房屋1一般为单层平顶式结构,有利于架设太阳能取暖装置,蓄热材料结构层3采用高热容的土质材料构成,该结构层的厚度根据地区日照时间确定,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4采用相对较黑,导热性能好的沥青面层或煤灰构成,光学膜5采用透光性能良好的塑料薄膜构成,利用支架使其于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相隔一定距离,以免热量对流散发到大气中。使用时,将本装置置于屋顶板2上,光能由光学膜5吸收,通过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4将光能转换为热能,热能通过蓄热材料结构层3储存并通过屋顶板2向室内散发,达到室内取暖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农村民房太阳能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房屋(1)顶部的蓄热材料结构层(3),蓄热材料结构层(3)上部为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4),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4)上方为光学膜(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民房太阳能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材料结构层(3)采用高热容的土质材料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村民房太阳能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4)采用相对较黑,导热性能好的沥青面层或煤灰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村民房太阳能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5)采用透光性能良好的塑料薄膜构成,利用支架使其于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4)相隔一定距离。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农村民房太阳能取暖装置,其利用太阳能加热屋顶板达到加热屋内空气的作用,不消耗能源,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本技术包括置于房屋顶部的蓄热材料结构层,蓄热材料结构层上部为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上方为光学膜。文档编号F24J2/00GK2913947SQ20062007823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2日专利技术者侯仲杰, 毛雪松 申请人:侯仲杰, 毛雪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村民房太阳能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房屋(1)顶部的蓄热材料结构层(3),蓄热材料结构层(3)上部为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4),光热转换材料结构层(4)上方为光学膜(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仲杰毛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侯仲杰毛雪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