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培谞专利>正文

多用途太阳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55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用途太阳灶,包括锅架、灶面、底座支架及遮阳伞,所述灶面的主光轴心距灶面上边的距离在45~55cm之间,灶面安装在上支架上,上支架下端套接在底座支架上;所述灶面上装一连接杆,连接杆上端连接锅圈,连接杆和锅圈的连接处设有齿圈和卡条;连接杆下端穿过灶面背部套接一伸缩管,伸缩管上端连接一耳板,耳板连接转动轴,转动轴装在上支架上,上支架上装有卡条,灶面背部与卡条对应设一齿圈;所述伸缩上套装一齿轮齿条伸缩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灶面采用减边高偏主光轴心设计,锅架水平、高低均可调节,使用简单,热效率高,充分利用太阳能完成“炒、蒸、煮、煎、烙、烧开水”等多种用途。(*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利用太阳能加热器具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可用做"炒、蒸、 煮、煎、烙、烧开水"多种用途的多用途太阳灶
技术介绍
以往农村使用的太阳灶只能烧烧开水,尤其早中晚阳光聚集不同,难以形 成圆形光斑,造成光斑散漫,锅圈中心难以保证在主光轴位置上,主光轴在灶 面的位置设计不科学,使部分阳光反射不到锅底,也无法调节所需光斑的大小, 锅圈上下不能移动无法调节光斑大小及所需形状,只能烧开水,加之传统的太阳灶设计复杂难操作,结构笨重,使用时间受到限制, 一天中只有10—16点可以使用,这样大大减低了效率及用途,无法满足做饭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锅架、灶面均可调节,使用时 间不受限制,可以早中晚做饭,结构简单合理的多用途太阳灶。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用途太阳灶,包括锅架、灶面、底座支架及遮阳伞,所述灶面的主 光轴心距灶面上边的距离在45 55cm之间,灶面安装在上支架上,上支架下端 套接在底座支架上;所述灶面上装一连接杆,连接杆上端连接锅圈,连接杆和 锅圈的连接处设有齿圈和卡条;连接杆下端穿过灶面背部套接一伸縮管,伸縮 管上端连接一耳板,耳板连接转动轴,转动轴装在上支架上,上支架上装有卡 条,灶面背部与卡条对应设一齿圈;所述伸縮上套装一齿轮齿条伸縮器。所述齿轮齿条伸縮器设一转动杆,在转动杆上套一齿轮,齿轮前端套装一 齿轮卡圈,所述伸縮管与齿轮相垂直,套接在伸縮管内的连接杆中装有齿条。所述灶面材料选用聚丙烯纤维水泥,在灶面背部装有水泥加强筋骨架,在 两侧加强筋上设有凹槽,上支架卡在凹槽内。所述灶面由二块钢化玻璃反光弧镜组成,灶面由螺丝固定在王字弧形槽钢 支架上,灶面主光轴心处设一调节螺丝,压縮钢化玻璃改变反光弧度,王字弧 形槽钢支架中部支架杆的两端槽与上支架连接。本技术灶面采用减边高偏主光轴心设计,主光轴心距灶面上边的距离在45 55cm之间,可使早晚的阳光完全反射到锅底,灶面材料选用高纯聚丙烯纤维水泥和热弯钢化玻璃反光弧镜两种材料,锅架水平、高低均可调节,灶面 调节简单方便。结构合理,使用简单,早中晚做饭时根据太阳光的不同位置调 节锅圈和灶面的位置,锅圈中心保证在主光轴位置上,热效率比传统的太阳灶 提高二倍以上,充分利用太阳能完成"炒、蒸、煮、煎、烙、烧开水"等多种用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纤维水泥轻壳灶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纤维水泥轻壳灶面主视图; 图3为本技术纤维水泥轻壳灶面后视图; 图4为本技术钢化玻璃反光弧镜灶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钢化玻璃反光弧镜灶面主视图; 图6为钢化玻璃反光弧镜后视图; 图7为图1的B部放大图; 图8为齿轮齿条伸縮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多用途太阳灶,灶面3的主光轴心距灶面上边的距离在45 55cm之间, 灶面的主光轴心位置上调,高偏于传统太阳灶,使全灶面的反射阳光汇聚到锅 底。灶面3安装在上支架18上,上支架18下端套接在底座支架17上,上支架 18上端焊接卡条13,与卡条13相配合的齿圈12固定在灶面3背部,齿圈、卡 条调节灶面跟踪太阳光。灶面3上装一连接杆2,连接杆2上端连接锅圈1,连 接杆2和锅圈1的连接处设有齿圈4和卡条5,齿圈4焊接在锅圈上,卡条5装 在连接杆2上,调节锅圈水平位置。连接杆2下端穿过灶面3背部套接一伸縮 管6,伸縮管6下端焊接耳板16,耳板16套在转动轴19上,转动轴19随灶面 3的调节带动伸縮管6伸縮,达到调节锅圈光斑形状的作用。伸縮管6上套装一 齿轮齿条伸縮器7,齿轮齿条伸縮器7中心为一转动杆20,在转动杆20上套有 齿轮21,齿轮21前端套装齿轮卡圈22,齿轮卡圈22后端装有堵头23,伸縮管6与齿轮21相垂直,伸縮管6内套接连接杆2,连接杆2内装有齿条24,转动 杆20带动齿轮21转动,齿轮21转动时带动齿条伸縮,使伸縮管6调节锅底光 斑大小。本技术的灶面可以采用两种材料制成,第一种灶面材料选用聚丙烯纤 维水泥,在灶面3背部有水泥加强筋骨架10,在两侧加强筋上开有凹槽ll,上 支架18卡在凹槽11内。第二种灶面材料由二块热弯钢化玻璃反光弧镜组成,采用钢化玻璃经真空 镀铝,用U型胶条包边,灶面上部两端用U型铁皮15包裹可插入遮阳伞,灶 面3由螺丝固定在王字弧形槽钢支架8上,灶面3主光轴心处装一调节螺丝12, 压縮钢化玻璃灶面改变反光弧度,王字弧形槽钢支架8有三根横向支架杆,其 中部支架杆的两端槽与支撑灶面的上支架18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太阳灶,包括锅架、灶面、底座支架及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灶面(3)的主光轴心距灶面上边的距离在45~55cm之间,灶面(3)安装在上支架(18)上,上支架(18)下端套接在底座支架(17)上;所述灶面(3)上装一连接杆(2),连接杆(2)上端连接锅圈(1),连接杆(2)和锅圈(1)的连接处设有齿圈(4)和卡条(5);连接杆(2)下端穿过灶面(3)背部套接一伸缩管(6),伸缩管(6)上端连接一耳板(16),耳板(16)连接转动轴(19),转动轴(19)装在上支架(18)上,上支架(18)上装有卡条(13),灶面(3)背部与卡条(13)对应设一齿圈(12);所述伸缩管(6)上套装一齿轮齿条伸缩器(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太阳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齿条伸縮器 (7)设一转动杆(20),在转动杆(20)上套一齿轮(21),齿轮(21)前端套装一齿轮卡圈(22),所述伸縮管(6)与齿轮(21)相垂直,套接在伸縮管 (6)内的连接杆(2)中装有齿条(24)。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用途太阳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面材料选用聚 丙烯纤维水泥,在灶面(3)背部装有水泥加强筋骨架(10),在两侧加强筋上 设有凹槽(ll),上支架(18)卡在凹槽(ll)内。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太阳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面(3)由二 块钢化玻璃反光弧镜组成,灶面(3)由螺丝固定在王字弧形槽钢支架(8)上, 灶面(3)主光轴心处设一调节螺丝(12),压縮钢化玻璃改变反光弧度,王字弧 形槽钢支架(8)中部支架杆的两端槽与上支架(18)连接。专利摘要多用途太阳灶,包括锅架、灶面、底座支架及遮阳伞,所述灶面的主光轴心距灶面上边的距离在45~55cm之间,灶面安装在上支架上,上支架下端套接在底座支架上;所述灶面上装一连接杆,连接杆上端连接锅圈,连接杆和锅圈的连接处设有齿圈和卡条;连接杆下端穿过灶面背部套接一伸缩管,伸缩管上端连接一耳板,耳板连接转动轴,转动轴装在上支架上,上支架上装有卡条,灶面背部与卡条对应设一齿圈;所述伸缩上套装一齿轮齿条伸缩器。本技术灶面采用减边高偏主光轴心设计,锅架水平、高低均可调节,使用简单,热效率高,充分利用太阳能完成“炒、蒸、煮、煎、烙、烧开水”等多种用途。文档编号F24J2/02GK201206903SQ20082002882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王培谞 申请人:王培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太阳灶,包括锅架、灶面、底座支架及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灶面(3)的主光轴心距灶面上边的距离在45~55cm之间,灶面(3)安装在上支架(18)上,上支架(18)下端套接在底座支架(17)上;所述灶面(3)上装一连接杆(2),连接杆(2)上端连接锅圈(1),连接杆(2)和锅圈(1)的连接处设有齿圈(4)和卡条(5);连接杆(2)下端穿过灶面(3)背部套接一伸缩管(6),伸缩管(6)上端连接一耳板(16),耳板(16)连接转动轴(19),转动轴(19)装在上支架(18)上,上支架(18)上装有卡条(13),灶面(3)背部与卡条(13)对应设一齿圈(12);所述伸缩管(6)上套装一齿轮齿条伸缩器(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谞
申请(专利权)人:王培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