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将液体从第一小瓶转移到第二小瓶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液体从第一小瓶转移到第二小瓶的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产生气流来将液体从第一小瓶转移到第二小瓶以改变要输送给患者的药物产品的液体量、重构或组成的装置。这样的转移装置可以用于将用作再水合或稀释溶液或用作药物组分的液体高效并迅速地从初步容纳其的第一小瓶转移到第二小瓶,在第二小瓶中药物组分或成分需要被再水合或稀释或组合并混合以正确施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移装置还可以用于通过混合来制备药物,其中可以通过主动泵送所需量的液体来精确地计量用作再水合或稀释溶液或用作药物组分的液体的量。
技术介绍
用于静脉内输送给患者的可注射药品或药物有时以浓缩或脱水状态如浓缩液体或冻干粉剂的形式包装、储存和分配。在这些浓缩或脱水的药品适合施用至患者之前,必须对其进行重构。通常,重构过程涉及将液体再水合或稀释组分与脱水、冻干或浓缩的液体药品组分混合。只有这样才能将重构药品(即药物产品)施用于患者。例如,对于许多类型的化疗制剂,这是常见的做法。通常,浓缩液体或粉剂与稀释剂溶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液体从第一小瓶(100)转移到第二小瓶(200)的转移装置(1),包括:/n弹性的穹顶部分(2),其构造成当通过压缩和再膨胀而被致动时产生气流;/n支承主体(3),其紧密地支承所述穹顶部分(2)以形成包含用于所述气流的空气的腔室(4),其中/n所述支承主体(3)包括第一小瓶容座(10)、第二小瓶容座(20)和转移管(5;5’)。/n所述支承主体(3)的所述第一小瓶容座(10)布置成能接纳所述第一小瓶(100);/n所述支承主体(3)的所述第二小瓶容座(20)布置成能接纳所述第二小瓶(200);和/n当所述第一小瓶(100)被接纳在所述第一小瓶容座(10)中并且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02 EP 17199752.11.一种用于将液体从第一小瓶(100)转移到第二小瓶(200)的转移装置(1),包括:
弹性的穹顶部分(2),其构造成当通过压缩和再膨胀而被致动时产生气流;
支承主体(3),其紧密地支承所述穹顶部分(2)以形成包含用于所述气流的空气的腔室(4),其中
所述支承主体(3)包括第一小瓶容座(10)、第二小瓶容座(20)和转移管(5;5’)。
所述支承主体(3)的所述第一小瓶容座(10)布置成能接纳所述第一小瓶(100);
所述支承主体(3)的所述第二小瓶容座(20)布置成能接纳所述第二小瓶(200);和
当所述第一小瓶(100)被接纳在所述第一小瓶容座(10)中并且所述第二小瓶(200)被接纳在所述第二小瓶容座(20)中时,所述转移管(5;5’)布置成能在所述第一小瓶(100)与所述第二小瓶(200)之间建立流体连接,和
在所述穹顶部分(2)被致动时,空气通过所述气流被输送到所述第一小瓶(100)中,从而在所述第一小瓶(100)中产生压力上升,这致使液体从所述第一小瓶(100)经所述转移管(5;5’)转移到所述第二小瓶(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装置(1),其中,所述转移管(5;5’)包括端部区段,每个端部区段均实施为从小瓶容座(10,20)突出的穿刺构件(6,7;6’,7’)并且布置成能穿过所述第一小瓶(100)的可刺穿的罩盖(101)创建进入和/或离开所述第一小瓶(100)的内部的流动路径和/或穿过所述第二小瓶(200)的可刺穿的罩盖(201)创建进入和/或离开所述第二小瓶(200)的内部的流动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装置,其中,所述转移管(5;5’)的一个穿刺构件(6;6’)布置为当所述第一小瓶(100)被接纳在所述第一小瓶容座(10)中时终止于所述第一小瓶(100)的所述可刺穿的罩盖(101)中或附近。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装置(1),其中,所述支承主体(3)布置为使得,当所述穹顶部分(2)被致动时,所述第一小瓶容座(10)在接纳所述第二小瓶(200)的所述第二小瓶容座(20)的上方接纳所述第一小瓶(100)。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装置(1),其构造成使得:所述穹顶部分(2)的致动的压缩致使空气通过所述气流被输送到所述第一小瓶(100)中;和所述穹顶部分(2)的致动的再膨胀致使液体从所述第一小瓶(100)被抽出并经所述转移管(5,5’)输送到所述第二小瓶(2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移装置,其进一步构造成使得所述穹顶部分(2)的再膨胀致使空气从所述第二小瓶(200)被抽出并输送到所述腔室(4)。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装置(1),其中,所述转移管(5)包括第一转移管部分(51)和第二转移管部分(52),其中
所述第一转移管部分(51)布置为,当所述第一小瓶(100)被接纳在所述第一小瓶容座(10)中时,在所述第一小瓶(100)的内部与所述腔室(4)之间形成用于将空气从所述腔室(4)输送到所述第一小瓶(100)中的第一空气流动路径;
所述第二转移管部分(52)布置为,当所述第二小瓶(200)被接纳在所述第二小瓶容座(20)中时,在所述第二小瓶(200)的内部与所述腔室(4)之间形成用于将空气从所述第二小瓶(200)抽吸至所述腔室(4)的第二空气流动路径;
所述第一转移管部分(51)与所述第二转移管部分(52)一起布置为,当所述第一小瓶(100)被接纳所述在第一小瓶容座(10)中并且所述第二小瓶(200)被接纳在所述第二小瓶容座(20)中时,在所述第一小瓶(100)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小瓶(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盖洛特,R·利亚,D·莱利,T·蒂尔,J·卡罗尔,J·库普,E·西姆斯,M·特彻尔,
申请(专利权)人: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