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方法、消息发送方法及中继节点技术

技术编号:2450467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消息发送方法及中继节点,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中继节点,包括:接收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为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存在无线链路失败的风险时发送的;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执行目标操作;其中,所述目标操作包括以下操作中的一项:停止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进行上行数据包备份,并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上述方案,可以尽可能避免数据包的丢失,保证通信可靠性。

Data processing method, message sending method and relay n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处理方法、消息发送方法及中继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消息发送方法及中继节点。
技术介绍
在新空口(NewRadio,NR)中,引入了中继(IntegratedAccessandBackhaul,IAB)节点。IAB节点可以通过无线级联的方式,对网络覆盖进行扩展。如图1所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也称终端)连接到中继节点4(IAB-node4),IAB-node4通过无线回传(wirelessbackhaul)连接到中继节点3(IAB-node3),类似的,IAB-node3通过无线回传连接到IAB-node1,IAB-node3通过无线回传连接到IAB提供者(donor)。IABdonor为具有有线回传(wiredbackhaul)的节点。其和核心网(CN)之间通过有线链路连接。在图1中,具有无线连接关系的两个中继节点为父子节点。其中,到达IAB-donor所需跳数少的中继节点为另一中继节点的父节点,例如IAB-node3为IAB-node4的父节点,IAB-node4为IAB-node3的子节点;特殊的,IAB-donor为IAB-node1的父节点,IAB-node1为IAB-donor的子节点。由于IAB-node之间采用的是无线连接,其链路稳定性不高。图1中,当IAB-node1和IAB-node3之间的无线链路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adioLinkFailure,RLF),IAB-node4需要选择新的父节点(如中继节点2(IAB-node2))与核心网相连。对于UE的上行数据包,如果已经传输到了IAB-node3,IAB-node4中将不再保留这些数据包的备份。如果IAB-node4改选择IAB-node2为新的父节点,已经传输到了IAB-node3,且IAB-node3尚未传输到IAB-node1的数据包将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消息发送方法及中继节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中继节点无法将终端的上行数据包传输给核心网,造成上行数据包丢失,无法保证通信可靠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中继节点,包括:接收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为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存在无线链路失败的风险时发送的;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执行目标操作;其中,所述目标操作包括以下操作中的一项:停止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进行上行数据包备份,并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应用于第二中继节点,包括:在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存在无线链路失败的风险时,发送第一通知消息给第一中继节点。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节点,所述中继节点为第一中继节点,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为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存在无线链路失败的风险时发送的;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执行目标操作;其中,所述目标操作包括以下操作中的一项:停止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进行上行数据包备份,并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节点,所述中继节点为第一中继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节点,所述中继节点为第二中继节点,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存在无线链路失败的风险时,发送第一通知消息给第一中继节点。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节点,所述中继节点为第二中继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步骤。第七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或上述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方案,通过根据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停止向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或进行上行数据包备份,并向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以此尽可能避免数据包的丢失,可以保证通信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表示中继网络架构图;图2表示无线链路监听过程示意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继节点的模块示意图之一;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继节点的结构框图之一;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继节点的模块示意图之二;图8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继节点的结构框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在进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说明时,首先对下面描述中所用到的一些概念进行解释说明。在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和新空口(NewRadio,NR)的系统中,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也称终端)都有无线链路监听(RadioLinkMonitor,RLM)功能。在判定无线链路失败(RadioLinkFailure,RLF)后,UE执行相应的链路恢复流程。RLM及RLF可以在主小区(PCell)上执行。1、PCell上的RLM和RLF在LTE的RLM功能中,UE通过测量PCel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PDCCH)对应的小区参考信号(CRS)的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SINR)来实现对无线链路的监听。如图2所示,当UE物理层(L1)测量到PCell的PDCCH对应的CRS的SINR低于一定门限则认定该无线链路失步("out-of-sync");物理层通知高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层,L3)一个out-of-sync指示,如果RRC层连续N310个out-of-sync指示,则UERRC层开启一个定时器(Timer)T310。如果当测量的PCellPDCCH对应的CRS高于一定门限则认定该无线链路同步("in-sync")。则物理层通知高层(RRC层)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为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存在无线链路失败的风险时发送的;/n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执行目标操作;/n其中,所述目标操作包括以下操作中的一项:/n停止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n进行上行数据包备份,并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为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存在无线链路失败的风险时发送的;
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执行目标操作;
其中,所述目标操作包括以下操作中的一项:
停止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
进行上行数据包备份,并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消息类型指示信息,所述消息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与所述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存在无线链路失败的风险;
所述第二中继节点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所述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原因,或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所述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存在无线链路失败的风险的原因;
停止上行数据包发送的指示信息;
进行上行数据包备份的指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所述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原因,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定时器超时;
随机接入过程中,前导码发送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最大次数,随机接入仍失败;
至少一个无线链路控制RLC确认模式协议数据单元PDU重传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最大次数,仍未被成功接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所述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存在无线链路失败的风险的原因,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定时器启动;
随机接入过程中,前导码发送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随机接入仍未成功;
至少一个无线链路控制RLC确认模式协议数据单元PDU重传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仍未被成功接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为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发送时,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执行目标操作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为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核心网节点之间建立连接后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知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中继节点的标识信息;
停止上行数据包备份的指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操作为停止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时,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二通知消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通知消息,发送上行数据包给所述第二中继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操作为进行上行数据包备份,并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时,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二通知消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通知消息,停止数据包备份,发送上行数据包给所述第二中继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核心网节点之间建立连接,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所述第三中继节点之间的无线链路恢复;
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第四中继节点之间建立无线链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为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发送的、且所述目标操作为进行上行数据包备份,并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时,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执行目标操作之后,还包括:
断开与所述第二中继节点的连接,停止数据包备份以及停止向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
建立与第五中继节点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
在与所述第五中继节点建立连接后,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包给所述第五中继节点;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包括:备份的上行数据包和未进行传输的数据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断开与所述第二中继节点的连接,停止数据包备份以及停止向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在收到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后,启动第二定时器;
在所述第二定时定时器超时后,断开与所述第二中继节点的连接,停止数据包备份以及停止向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为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存在无线链路失败的风险时发送的、所述目标操作为进行上行数据包备份,并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包,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执行目标操作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三通知消息,所述第三通知消息为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不存在无线链路失败的风险时发送的;
根据所述第三通知消息,执行停止上行数据包备份的操作,并删除进行备份的上行数据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知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中继节点的标识信息;
停止上行数据包备份的指示信息。


14.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应用于第二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与第三中继节点之间存在无线链路失败的风险时,发送第一通知消息给第一中继节点。


1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炜杨晓东金巴·迪·阿达姆·布巴卡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