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字化监测照明系统用电流发送器,包括电流发送器本体、垂直板和顶槽,所述电流发送器本体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水平柱贯穿轨迹窗,且轨迹窗开设在安装板上,并且水平柱与外板相互连接,同时外板上开设有接触槽,所述调节螺栓与功能槽贴合,且功能槽开设在垂直板底端,并且垂直板贯穿稳定窗,同时稳定窗开设在安装板内,所述垂直板顶部固定有操作板,且操作板与顶槽贴合,并且顶槽开设在安装板顶部。该数字化监测照明系统用电流发送器,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整体可以便捷的进行拆卸安装,避免传统螺栓固定造成的拆卸安装困难的问题,令工作人员可以便捷的对电流发送器进行检修。
A kind of current transmitter for digital monitoring ligh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化监测照明系统用电流发送器
本技术涉及数字化监测照明系统
,具体为一种数字化监测照明系统用电流发送器。
技术介绍
数字化监测照明系统是一种在楼层照明开关下加装电流发送器,通过通讯至BA系统,由BA软件分析后,显示在显示屏上,值班人员可通过显示屏及时查看哪个楼层灯有故障,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安排修理的智能系统。随着数字化监测照明系统中电流发送器的不断安装使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下述问题:现有的内部安装有电子补偿和PC模块的电流发送器为塑料外壳,通过边侧耳状结构上开设的孔洞,使用螺栓进行固定,当照明系统发生短路时,电流发送器由于没有保险结构,会直接烧毁,螺栓固定的方式不便于拆卸安装,不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流发送器进行检修。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数字化监测照明系统用电流发送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化监测照明系统用电流发送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螺栓固定的方式不便于拆卸安装,不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流发送器进行检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字化监测照明系统用电流发送器,包括电流发送器本体、垂直板和顶槽,所述电流发送器本体固定在安装板上,且安装板中部安装有调节螺栓,并且调节螺栓上安装有活动套筒,同时活动套筒与连接杆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内板相互连接,且内板设置在安装板内部,并且内板边侧固定有水平柱,所述水平柱贯穿轨迹窗,且轨迹窗开设在安装板上,并且水平柱与外板相互连接,同时外板上开设有接触槽,所述调节螺栓与功能槽贴合,且功能槽开设在垂直板底端,并且垂直板贯穿稳定窗,同时稳定窗开设在安装板内,所述垂直板顶部固定有操作板,且操作板与顶槽贴合,并且顶槽开设在安装板顶部。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通过与安装板连接处安装的轴承与安装板构成转动机构,且调节螺栓与活动套筒为螺纹连接,并且活动套筒上下对称安装有2个连接杆,同时连接杆为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通过其末端安装的柱状轴与活动套筒构成转动机构,且连接杆通过其末端安装的柱状轴与内板构成转动机构,并且内板与安装板内壁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水平柱与内板和外板均为焊接连接,且水平柱与轨迹窗为滑动连接,并且外板中部开设有后视剖面为半圆形的接触槽。优选的,所述垂直板与操作板为焊接连接,且操作板与顶槽为卡合连接,并且垂直板底端开设有侧视形状为拱门形的功能槽,同时功能槽的内表面设置为雾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数字化监测照明系统用电流发送器,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整体可以便捷的进行拆卸安装,避免传统螺栓固定造成的拆卸安装困难的问题,令工作人员可以便捷的对电流发送器进行检修;1.调节螺栓、活动套筒、连接杆、内板、水平柱、轨迹窗、外板和接触槽组成的结构,可以将装置整体与墙面预先固定的钉子紧密结合,对装置进行固定;2.功能槽、垂直板、稳定窗、操作板和顶槽组成的结构,可以对调节螺栓进行限制,保证装置安装后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板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轨迹窗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接触槽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功能槽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安装板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流发送器本体;2、安装板;3、调节螺栓;4、活动套筒;5、连接杆;6、内板;7、水平柱;8、轨迹窗;9、外板;10、接触槽;11、功能槽;12、垂直板;13、稳定窗;14、操作板;15、顶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字化监测照明系统用电流发送器,包括电流发送器本体1、安装板2、调节螺栓3、活动套筒4、连接杆5、内板6、水平柱7、轨迹窗8、外板9、接触槽10、功能槽11、垂直板12、稳定窗13、操作板14和顶槽15,电流发送器本体1固定在安装板2上,且安装板2中部安装有调节螺栓3,并且调节螺栓3上安装有活动套筒4,同时活动套筒4与连接杆5相互连接,连接杆5与内板6相互连接,且内板6设置在安装板2内部,并且内板6边侧固定有水平柱7,水平柱7贯穿轨迹窗8,且轨迹窗8开设在安装板2上,并且水平柱7与外板9相互连接,同时外板9上开设有接触槽10,调节螺栓3与功能槽11贴合,且功能槽11开设在垂直板12底端,并且垂直板12贯穿稳定窗13,同时稳定窗13开设在安装板2内,垂直板12顶部固定有操作板14,且操作板14与顶槽15贴合,并且顶槽15开设在安装板2顶部。本例中调节螺栓3通过与安装板2连接处安装的轴承与安装板2构成转动机构,且调节螺栓3与活动套筒4为螺纹连接,并且活动套筒4上下对称安装有2个连接杆5,同时连接杆5为倾斜设置,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调节螺栓3在旋转时,可以利用螺纹连接关系驱动活动套筒4位移,而对称分布的连接杆5则可以避免活动套筒4旋转,令调节螺栓3可以旋转推动活动套筒4仅进行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倾斜的连接杆5则便于连接杆5对内板6进行驱动;连接杆5通过其末端安装的柱状轴与活动套筒4构成转动机构,且连接杆5通过其末端安装的柱状轴与内板6构成转动机构,并且内板6与安装板2内壁紧密贴合,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活动套筒4在位移时,可以通过连接杆5的旋转推拉内板6进行垂直方向上的稳定位移;水平柱7与内板6和外板9均为焊接连接,且水平柱7与轨迹窗8为滑动连接,并且外板9中部开设有后视剖面为半圆形的接触槽10,水平柱7与轨迹窗8的结构设计使得外板9可以进行稳定的垂直方向上的位移,接触槽10的旋转与钉帽部位形状吻合,便于接触槽10与钉帽部分连接固定;垂直板12与操作板14为焊接连接,且操作板14与顶槽15为卡合连接,并且垂直板12底端开设有侧视形状为拱门形的功能槽11,同时功能槽11的内表面设置为雾面,操作板14与顶槽15卡合,可以对垂直板12和功能槽11的位置进行固定,而功能槽11的粗糙内壁与调节螺栓3挤压接触时,可以对调节螺栓3进行定位固定,避免调节螺栓3旋转。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图1中的装置整体靠近需要安装的墙壁,外板9面向墙壁,在墙壁上与外板9处于同一水平线向安装板2中心水平线方向靠近2cm处钉上钉子,令钉帽距离墙壁1cm,即图1中上下2个外板9的间距,大于墙壁上对应钉的2个钉子距离,然后将装置整体靠近墙体,至接触槽10与钉帽处于同一垂面上;通过图1中操作板14顶部的把手,将操作板14和垂直板12向上提起,操作板14与顶槽15脱离卡合,图4中的功能槽11向上移动与调节螺栓3脱离,不再挤压调节螺栓3,调节螺栓3可以自由旋转,旋转图5中调节螺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字化监测照明系统用电流发送器,包括电流发送器本体(1)、垂直板(12)和顶槽(1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发送器本体(1)固定在安装板(2)上,且安装板(2)中部安装有调节螺栓(3),并且调节螺栓(3)上安装有活动套筒(4),同时活动套筒(4)与连接杆(5)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杆(5)与内板(6)相互连接,且内板(6)设置在安装板(2)内部,并且内板(6)边侧固定有水平柱(7),所述水平柱(7)贯穿轨迹窗(8),且轨迹窗(8)开设在安装板(2)上,并且水平柱(7)与外板(9)相互连接,同时外板(9)上开设有接触槽(10),所述调节螺栓(3)与功能槽(11)贴合,且功能槽(11)开设在垂直板(12)底端,并且垂直板(12)贯穿稳定窗(13),同时稳定窗(13)开设在安装板(2)内,所述垂直板(12)顶部固定有操作板(14),且操作板(14)与顶槽(15)贴合,并且顶槽(15)开设在安装板(2)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化监测照明系统用电流发送器,包括电流发送器本体(1)、垂直板(12)和顶槽(1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发送器本体(1)固定在安装板(2)上,且安装板(2)中部安装有调节螺栓(3),并且调节螺栓(3)上安装有活动套筒(4),同时活动套筒(4)与连接杆(5)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杆(5)与内板(6)相互连接,且内板(6)设置在安装板(2)内部,并且内板(6)边侧固定有水平柱(7),所述水平柱(7)贯穿轨迹窗(8),且轨迹窗(8)开设在安装板(2)上,并且水平柱(7)与外板(9)相互连接,同时外板(9)上开设有接触槽(10),所述调节螺栓(3)与功能槽(11)贴合,且功能槽(11)开设在垂直板(12)底端,并且垂直板(12)贯穿稳定窗(13),同时稳定窗(13)开设在安装板(2)内,所述垂直板(12)顶部固定有操作板(14),且操作板(14)与顶槽(15)贴合,并且顶槽(15)开设在安装板(2)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监测照明系统用电流发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3)通过与安装板(2)连接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燕,田荣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