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再勇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手环充电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30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手环充电支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布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间隔布设有支撑架和充电座;支撑架内侧安装有升降丝杆,升降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动轮,支撑架内侧安装有调节轴,调节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驱动轮和调节手柄,驱动轮与联动轮传动连接。所述智能手环充电支架通过在安装块上均匀布设有固定柱,便于安装块通过固定柱与手环的表带进行连接;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有升降丝杆和连杆,安装座与升降丝杆及连杆传动连接,便于旋动调节手柄调整手环与接口的距离,通过旋动蜗杆可以驱使支撑架进行转动,不仅有利于缩短充电线的长度,同时可将手环安放至适宜角度,便于查看手环充电情况。

An intelligent charging bracket for Brace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手环充电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具体是一种智能手环充电支架。
技术介绍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智能手环这种设计风格对于习惯佩戴首饰的用户而言,颇具有诱惑力,手环的设计风格堪称百搭,通过智能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相连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现有用于智能手环的充电支架在进行充电时,都是将手环放置在充电支架表面进行充电,没有固定限位装置,使得手环很容易从支架上掉落下来,从而受到损坏;并且,在实际使用时,常常由于充电线的长度问题,使得一款充电支架难以对不同规格的智能手环进行正常的充电,影响智能手环的正常使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环充电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手环充电支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上端面间隔布设有支撑架和充电座,充电座上布设有接口;所述支撑架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手环充电支架,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上端面间隔布设有支撑架(3)和充电座(8),充电座(8)上布设有接口(9);所述支撑架(3)竖直布设,支撑架(3)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竖直的升降丝杆(10),升降丝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动轮(12),支撑架(3)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水平的调节轴(13),调节轴(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驱动轮(12)和调节手柄(14),调节手柄(14)位于支撑架(3)的外侧,驱动轮(12)与联动轮(11)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架(3)的内侧布设有竖直的连杆(20),连杆(20)与升降丝杆(10)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环充电支架,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上端面间隔布设有支撑架(3)和充电座(8),充电座(8)上布设有接口(9);所述支撑架(3)竖直布设,支撑架(3)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竖直的升降丝杆(10),升降丝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动轮(12),支撑架(3)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水平的调节轴(13),调节轴(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驱动轮(12)和调节手柄(14),调节手柄(14)位于支撑架(3)的外侧,驱动轮(12)与联动轮(11)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架(3)的内侧布设有竖直的连杆(20),连杆(20)与升降丝杆(10)间隔布设,连杆(20)与升降丝杆(10)上装配有安装座(15),安装座(15)与连杆(20)活动连接且与升降丝杆(10)传动配合,安装座(15)上固定连接有表带形的安装块(18),安装块(18)上均匀布设有多个阶梯轴形的固定柱(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轴(5),转轴(5)通过轴承安装于固定座(2)的内侧,转轴(5)上固定连接有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再勇
申请(专利权)人:吴再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