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胶电池包模块及灌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025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灌胶电池包模块及灌胶方法,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合连接的电芯支架,所述电芯支架包括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沿着电芯的长度方向对合相连接;所述电芯支架的边缘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凸边;所述第一电芯支架上设有多个电芯腔体和多个铝管腔体,所述铝管腔体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电芯腔体之间;有效改善电池包装配工艺复杂和阻止电池包热失控的问题;在模块内部灌胶,与电芯除正负极以外的部分充分接触并将电芯轴向包裹于绝缘胶内,电芯的轴向与绝缘胶充分接触形成隔热和绝缘层。

A module and method of glue filling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胶电池包模块及灌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灌胶电池包模块及灌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行业发展迅猛,作为电动汽车、医疗、储能设备等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电池包的各项性能得到了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电池包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各个相关领域的足够重视。合理的支架设计与灌胶隔离单个电芯方式可以充分的减少组装线上的工时和提供足够的安全保证,即使单个电芯发生内部短路,也不会造成热失控。所以支架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支架与电芯之间的灌胶方式成为电池包行业保证安全攻克的重点。现阶段的电池包模块为:1)电池包模块没有灌胶,没有隔离电芯;当电芯发生内部短路或者外部短路,造成热失控;2)支架比较笨重、复杂,可替换性不高,导致了模具费用居高不下,增加了客户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灌胶电池包模块,有效的阻止了热失控,同时降低了电池包的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灌胶电池包模块,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合连接的电芯支架,所述电芯支架包括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沿着电芯的长度方向对合相连接;所述电芯支架的边缘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凸边;所述第一电芯支架上设有多个电芯腔体和多个铝管腔体,所述铝管腔体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电芯腔体之间。进一步,所述电芯支架顶端的凸边仅设于电芯支架的的两侧并于电芯支架上端形成开口状;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对合连接,第一电芯支架与第二电芯支架的凸边围合形成灌胶腔。进一步,所述电芯固定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的电芯腔体中;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的铝管腔体中插入铝管。进一步,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相离的两侧均安装有电流汇流板。进一步,所述铝管的两端均穿过所述电流汇流板后,套入固定筒中。进一步,所述铝管的两端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与螺丝螺纹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灌胶腔的顶部的灌胶口为宽口径。进一步,一种灌胶电池模块的灌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电芯按照并联且正负极的要求有序的插入第一电芯支架中,然后将第二电芯支架合上;S2、在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相离的两侧均放上电流汇流板,往铝管腔体中插入铝管,在铝管的两端均套入固定筒,然后再在铝管的两端旋入螺丝,形成电池包模组;S3、向灌胶腔顶端的灌胶口内灌入液态的绝缘胶体,并将灌胶后的电池包模块放置在震动装置上振动1~2小时,振动的同时,液态的绝缘胶与电芯除正负极以外的部分充分接触并将电芯轴向包裹于绝缘胶内逐渐形成凝固状,以及液态的绝缘胶将铝管也包裹于绝缘胶内逐渐形成凝固状;S4、将电压采集板通过螺丝固定到电流汇流板和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电芯支架对合连接固定后形成了上方开口下端形成灌胶腔体的便于灌胶的电池包结构;在模块内部灌胶,与电芯除正负极以外的部分充分接触并将电芯轴向包裹于绝缘胶内,电芯的轴向与绝缘胶充分接触形成隔热和绝缘层,以及液态的绝缘胶将铝管也包裹于绝缘胶内逐渐形成凝固状,铝管与绝缘胶充分接触形成隔热和绝缘层;电芯的正负极连接汇流板,并保证模块发生热失控时,电芯正极漏出排气,有效改善电池包装配工艺复杂和阻止电池包热失控的问题;简化电芯支架的设计,第一电芯支架与第二电芯支架,采用相同结构,提高电芯支架可重复使用率,节约了成本和安装拆卸的效率;该结构制造简单,安装灵活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灌胶电池包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灌胶电池包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灌胶电池包模块,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合连接的电芯支架,所述电芯支架包括第一电芯支架101和第二电芯支架102,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1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102沿着电芯2的长度方向对合相连接,所述电芯支架的边缘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凸边4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1上设有多个电芯腔体3和多个铝管腔体8,所述铝管腔体8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电芯腔体3之间。在模块内部灌胶,保证了模块发热失控的同时,使电芯正极漏出排气。所述电芯支架顶端的凸边4仅设于电芯支架的的两侧并于电芯支架上端形成开口状;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1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102对合连接,第一电芯支架101与第二电芯支架102的凸边围合形成灌胶腔。所述电芯2固定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1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102的电芯腔体3中;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1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102的铝管腔体8中插入铝管9。其中,采用铝管9来代替螺丝,来锁紧电池包模块,使得电池包模块的整体更牢固,特别是当出现剧烈碰撞时,电芯支架不容易出现散架。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1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102相离的两侧均安装有电流汇流板5。所述铝管9的两端均穿过所述电流汇流板5后,套入固定筒6中。所述铝管9的两端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与螺丝7螺纹相连接。所述灌胶腔的顶部的灌胶口为宽口径。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1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102结构相同,提高了电芯支架可重复使用的效率。一种灌胶电池模块的灌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电芯2按照并联且正负极的要求有序的插入第一电芯支架101中,然后将第二电芯支架102合上;S2、在第一电芯支架101和第二电芯支架102相离的两侧均放上电流汇流板5,往铝管腔体8中插入铝管9,铝管9两端设有内螺纹,在铝管9的两端均套入固定筒6,然后再在铝管9的两端旋入螺丝7,形成电池包模组S3、向灌胶腔顶端的灌胶口灌入液态的绝缘胶体,并将灌胶后的电池包模块放置在震动装置上振动1~2小时,振动的同时,液态的绝缘胶与电芯除正负极以外的部分充分接触并将电芯轴向包裹于绝缘胶内逐渐形成凝固状,以及液态的绝缘胶将铝管9也包裹于绝缘胶内逐渐形成凝固状;S4、将电压采集板8通过螺丝固定到电流汇流板5和第一电芯支架101和第二电芯支架102上。其中,汇流板5跟电芯的正负极相焊接,电压采集板8通过螺丝固定在汇流板5和电芯支架上,也是通过螺丝传递电信号;此外,电压采集板是用来采集汇流板5的电压然后连接到BMS(电池管理系统)上。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胶电池包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合连接的电芯支架,所述电芯支架包括第一电芯支架(101)和第二电芯支架(102),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1)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102)沿着电芯(2)的长度方向对合相连接;所述电芯支架的边缘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凸边(4);/n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1)上设有多个电芯腔体(3)和多个铝管腔体(8),所述铝管腔体(8)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电芯腔体(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胶电池包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合连接的电芯支架,所述电芯支架包括第一电芯支架(101)和第二电芯支架(102),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1)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102)沿着电芯(2)的长度方向对合相连接;所述电芯支架的边缘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凸边(4);
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1)上设有多个电芯腔体(3)和多个铝管腔体(8),所述铝管腔体(8)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电芯腔体(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胶电池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顶端的凸边(4)仅设于电芯支架的的两侧并于电芯支架上端形成开口状;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1)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102)的对合连接,第一电芯支架(101)与第二电芯支架(102)的凸边围合形成灌胶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胶电池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2)固定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1)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102)的电芯腔体(3)中;
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1)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102)的铝管腔体(8)中插入铝管(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灌胶电池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1)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102)相离的两侧均安装有电流汇流板(5)。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键张保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南库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