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腔式发射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24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腔式发射组件,包括用于组件主体,位于组件主体下方设有防止信号串扰的第一隔腔单元,位于组件主体上方设有防止信号串扰的第二隔腔单元;第一隔腔单元包括第一隔腔板部,位于隔腔板内侧设有多个独立的凹陷的第一凹腔,每个第一凹腔与侧邻第一凹腔通过之间开设的第一通口实现联通;第二隔腔单元包括第二隔腔板部,第二隔腔板部内侧设有多个独立的凹陷的第二凹腔,第二凹腔依次并列排布,每个第二凹腔与侧邻第二凹腔通过之间开设的第二通口实现联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体体积小,质量轻。其发射终端、上变频器、功率放大器、电源管理模块和收阻滤波器间各自独立,通过盒体嵌套和合理布局,空间利用率高。

A kind of launch module with separated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腔式发射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模具领域,尤其涉一种隔腔式发射组件。
技术介绍
多波束系统中的一体化发射组件组合设备一般要求体积小,质量轻,数量多,安装方便。它的核心由发射终端、上变频、功率放大和收阻滤波器四部分组成。目前,一体化发射组件组合设备用得较多的一种结构形式是:每个分机单独作为一个屏蔽盒,然后把屏蔽盒装到一个小机箱里面。这种结构形式虽然具有屏蔽性能好的特点,但是在数量众多的情况下,拆卸和组装时都不方便,而且占地较大,不利于进行集成,在进行级联组装过程中需要用线缆进行连接,占据空间很大而且也不利于散热,其整体体积大和质量重,影响了其在发射系统上的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体积小、质量轻、维修方便的一种隔腔式发射组件。本技术具有一体化、结构紧凑、电磁兼容性好、散热能力强和盲插定位等特点。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隔腔式发射组件,其包括用于组件主体,位于组件主体下方设有防止信号串扰的第一隔腔单元,位于组件主体上方设有防止信号串扰的第二隔腔单元;第一隔腔单元包括第一隔腔板部,位于隔腔板内侧设有多个独立的凹陷的第一凹腔,每个第一凹腔与侧邻第一凹腔通过之间开设的第一通口实现联通;第二隔腔单元包括第二隔腔板部,第二隔腔板部内侧设有多个独立的凹陷的第二凹腔,第二凹腔依次并列排布,每个第二凹腔与侧邻第二凹腔通过之间开设的第二通口实现联通。进一步的,第一隔腔单元上开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隔腔板部连通的信号收发连接器,第二隔腔单元上开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隔腔板部连通的信号收发接口。进一步的,位于组件主体上方设有散热块,散热块位于第一隔腔单元的正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的组件主体,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和底板,底板衔接前端板、后端板,第一隔腔单元和第二隔腔单元分别设置在底板两侧。进一步的,位于底板上设有盲插连接器,盲插连接器两侧各设置一定位销。进一步的,盲插连接器的输出端设置用于保护信号线的信号线保护管。本技术相对于现有而言具有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整体体积小,质量轻。其发射终端、上变频器、功率放大器、电源管理模块和收阻滤波器间各自独立,通过盒体嵌套和合理布局,空间利用率高。2、本技术的结构紧凑,接口简单,可测试点科学布置,设备调试和维修方便。3、本技术通过结构盒体分腔、合理布局等,电磁兼容性能好。4、本技术散热能力强。其功率放大器连续输出功率不小于20W,功放模块采用导热率高的材料并加装带翅片散热片,有较好的散热效果。5、本技术上面板安装有把手和松不脱螺钉,方便搬运和安装,安装到位后,可不借助工具通过松不脱螺钉实现设备紧固。6、本技术底板上安装有三个保护板,起到线缆固定的作用并用于保护设备避免在运输和装配过程中损坏射频电缆和电源线,同时可阻挡形成所需风道,确保风通过功率放大器的散热片达到最佳散热效果。7、本技术具有快速拆装功能。本技术的输出接口安装有定位销和盲插连接器,可通过快速插拔实现组件的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轴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隔腔板部与散热块的位置关系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4为第二隔腔板部的剖视图。其中:组件主体1/第二隔腔单元2/第一隔腔单元3/散热块4.第二隔腔板部2a1/前端板1a1/后端板1a3/底板1a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1-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隔腔式发射组件,包括用于组件主体1,位于组件主体下方设有防止信号串扰的第一隔腔单元,位于组件主体上方设有防止信号串扰的第二隔腔单元2,第一隔腔单元上开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隔腔板部连通的信号收发连接器;第一隔腔单元3包括第一隔腔板部3a1,位于隔腔板内侧设有多个独立的凹陷的第一凹腔,每个第一凹腔与侧邻第一凹腔通过之间开设的第一通口实现联通,第一通口将各个第一凹腔依次串联开来,位于第一隔腔单元向外连通的通口设置2005R-2X5P接插件,实现电信号连通,在第一隔腔板部的开口面封装板面;第二隔腔单元2包括第二隔腔板部2a1,第二隔腔板部内侧设有多个独立的凹陷的第二凹腔,第二凹腔依次并列排布,每个第二凹腔与侧邻第二凹腔通过之间开设的第二通口实现联通,第二隔腔单元上开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隔腔板部连通的信号收发接口,位于第二隔腔单元的向外连通的通口都设置2005R-2X5P接插件,实现电信号连通,在第二隔腔板部的开口面封装板面。如图2所示,位于组件主体上方设有散热块4,散热块下部与组件单元之间涂有导热脂,然后安装散热片,散热块位于第一隔腔单元的正上方,机构经过可靠性拷机和温度筛选试验,有较好的散热性能。所述的组件主体,包括前端板1a1、后端板1a3和底板1a2,底板衔接前端板、后端板,第一隔腔单元和第二隔腔单元分别设置在底板两侧,位于后端板上设有盲插连接器,盲插连接器两侧各设置一定位销,盲插连接器的输出端设置用于保护信号线的信号线保护管,信号线保护管延伸至前端板上,盲插连接器的头和座接触良好,经1000次插拔试验,设备增益一致性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腔式发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组件主体,位于组件主体下方设有防止信号串扰的第一隔腔单元,位于组件主体上方设有防止信号串扰的第二隔腔单元;/n第一隔腔单元包括第一隔腔板部,位于隔腔板内侧设有多个独立的凹陷的第一凹腔,每个第一凹腔与侧邻第一凹腔通过之间开设的第一通口实现联通;/n第二隔腔单元包括第二隔腔板部,第二隔腔板部内侧设有多个独立的凹陷的第二凹腔,第二凹腔依次并列排布,每个第二凹腔与侧邻第二凹腔通过之间开设的第二通口实现联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腔式发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组件主体,位于组件主体下方设有防止信号串扰的第一隔腔单元,位于组件主体上方设有防止信号串扰的第二隔腔单元;
第一隔腔单元包括第一隔腔板部,位于隔腔板内侧设有多个独立的凹陷的第一凹腔,每个第一凹腔与侧邻第一凹腔通过之间开设的第一通口实现联通;
第二隔腔单元包括第二隔腔板部,第二隔腔板部内侧设有多个独立的凹陷的第二凹腔,第二凹腔依次并列排布,每个第二凹腔与侧邻第二凹腔通过之间开设的第二通口实现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腔式发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隔腔单元上开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隔腔板部连通的信号收发连接器,第二隔腔单元上开有分别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林易卿武宋海涛连海涛郝青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