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19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5:3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润滑电机,其包括:壳体,壳体左右两侧分别与左端盖、右端盖相连,右端盖开设若干圆形散热孔;通过螺栓固定在左端盖左侧的密封端盖,密封端盖内部开设密封槽,密封槽内部设置带有环形凹槽的密封圈;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定子、定子内部的转子,转子内部穿设转动轴,左端盖中间位置设有穿设在转动轴上的轴承;位于轴承右侧的润滑腔室,润滑腔室与自动润滑机构通过进油管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自动润滑机构对电机的轴承进行润滑脂加注,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及稳定性。同时,在电机端部设置密封圈,防止水或异物从轴部进入电机,提高电机运行稳定性。避免以往电机轴承无润滑,密封不良的问题。

A self-lubricating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润滑电机
本申请属于电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润滑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者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或者将一种形式的电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电能,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电器或者机械的动力源。相关技术中,当电机工作时,在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磁场的相互作用下,转子带动主轴开始旋转并对外做功,在一些较为恶劣的工况下,会有水或者粉尘从轴端进入电机,影响电机的旋转,造成电机散热不良,另外,电机内的轴承在无润滑长时间的运行下,使用寿命大大下降,因此,目前缺乏一种能够自动润滑,且密封稳定的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自润滑电机,通过自动润滑机构对电机的轴承进行润滑脂加注,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及稳定性。同时,在电机端部设置密封圈,防止水或异物从轴部进入电机,提高电机运行稳定性。避免以往电机轴承无润滑,密封不良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润滑电机,其包括:壳体,壳体左右两侧分别与左端盖、右端盖相连,右端盖开设若干圆形散热孔;通过螺栓固定在左端盖左侧的密封端盖,密封端盖内部开设密封槽,密封槽内部设置带有环形凹槽的密封圈;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定子、定子内部的转子,转子内部穿设转动轴,左端盖中间位置设有穿设在转动轴上的轴承;位于轴承右侧的润滑腔室,润滑腔室与自动润滑机构通过进油管道相连,自动润滑机构包括:注油口、储油室、储油盖、压力泵和控制单元,自动润滑机构右侧设有隔断。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注油口与所述储油室相连,注油口伸出壳体并由储油盖锁紧密闭,储油室下方设有带控制单元的压力泵,压力泵与进油管道连接。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壳体内部右侧设有穿设在转动轴上的散热风叶,散热风叶面向定子对电机进行散热,转动轴端部为锥形结构,散热风叶的叶轮套安装在转动轴端部,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壳体的下方设有带安装孔的支撑座。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密封圈的环形沟槽设置为2组,密封圈的材料为橡胶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自动润滑机构对电机的轴承进行润滑脂加注,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及稳定性。同时,在电机端部设置密封圈,防止水或异物从轴部进入电机,提高电机运行稳定性。避免以往电机轴承无润滑,密封不良的问题。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自润滑电机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左端盖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润滑机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壳体10,左端盖20,右端盖30,圆形散热孔31,密封端盖40,密封槽41,环形凹槽42,密封圈43,定子50,转子51,转动轴60,轴承61,润滑腔室70,自动润滑机构80,注油口81,储油室82,储油盖83,压力泵84,控制单元85,进油管道86,隔断90,散热风叶100,叶轮套101,锁紧螺母102,支撑座110,安装孔11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请一并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自润滑电机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左端盖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润滑机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自润滑电机其组成部分包括:壳体10,壳体10左右两侧分别与左端盖20、右端盖30相连,右端盖30开设若干圆形散热孔31;通过螺栓固定在左端盖20左侧的密封端盖40,密封端盖40内部开设密封槽41,密封槽41内部设置带有环形凹槽42的密封圈43;设置于壳体10内部的定子50、定子50内部的转子51,转子51内部穿设转动轴60,左端盖20中间位置设有穿设在转动轴60上的轴承61;位于轴承61右侧的润滑腔室70,润滑腔室70与自动润滑机构80通过进油管道86相连,自动润滑机构80包括:注油口81、储油室82、储油盖83、压力泵84和控制单元85,自动润滑机构80右侧设有隔断90。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端盖20和右端盖30相连,在右端盖30的端面上开设若干的圆形散热孔31,散热孔31环形均布在右端盖20上,对电机运行产生的热量进行排散。壳体10的下方设有带安装孔111的支撑座110,用于电机的固定。在左端盖20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密封端盖40,在密封端盖40的中央位置开设有密封槽41,密封槽41内部设置带有环形凹槽42的密封圈43,优选的,密封圈43的环形沟槽42设置为2组,密封圈43的材料为橡胶材质。密封圈43的设置能防止灰尘等一些异物从轴部进入电机,导致电机运行不良。在壳体10的内部设有固定的定子50,定子50的内部设有可以转动的转子51,在转子51的内部穿设并固定有转动轴60,当转子51在定子50内收到磁场作用时,转子51带动转动轴60进行转动,从而输出扭矩。值得一提的是,左端盖20中间位置设有穿设在转动轴60上的轴承61;位于轴承61右侧设有润滑腔室70,润滑腔室70与自动润滑机构80通过进油管道86相连,自动润滑机构80包括:注油口81、储油室82、储油盖83、压力泵84和控制单元85,注油口81与所述储油室82相连,注油口81伸出壳体10并由储油盖83锁紧密闭,储油室82下方设有带控制单元85的压力泵84,压力泵84与进油管道86连接,自动润滑机构80右侧设有隔断90。隔断90将自动润滑机构80和定子之间隔离,防止两个部件相互影响。在首次使用时,首先将润滑脂从注油口81添加进入储油室82,控制单元85控制压力泵84,将润滑脂从进油管道86压入润滑腔室70,润滑腔室70内的润滑脂对轴承61进行持续的润滑,在电机转动轴60转动过程中,油脂会顺着轴部进入密封圈43上的环形凹槽42内,因为油脂存在环形凹槽42可以更加有效的防止水进入电机,形成良好的密闭空间。进一步的,壳体10内部右侧设有穿设在转动轴60上的散热风叶100,散热风叶100面向定子50对电机进行散热,转动轴60端部为锥形结构,散热风叶100的叶轮套101安装在转动轴60端部,并通过锁紧螺母102锁紧。散热风叶100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加强对电机的散热。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润滑电机,其特征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分别与左端盖、右端盖相连,所述右端盖开设若干圆形散热孔;/n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左端盖左侧的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内部开设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部设置带有环形凹槽的密封圈;/n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定子、所述定子内部的转子,所述转子内部穿设转动轴,所述左端盖中间位置设有穿设在所述转动轴上的轴承;/n位于所述轴承右侧的润滑腔室,所述润滑腔室与自动润滑机构通过进油管道相连,所述自动润滑机构包括:注油口、储油室、储油盖、压力泵和控制单元,所述自动润滑机构右侧设有隔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电机,其特征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分别与左端盖、右端盖相连,所述右端盖开设若干圆形散热孔;
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左端盖左侧的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内部开设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部设置带有环形凹槽的密封圈;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定子、所述定子内部的转子,所述转子内部穿设转动轴,所述左端盖中间位置设有穿设在所述转动轴上的轴承;
位于所述轴承右侧的润滑腔室,所述润滑腔室与自动润滑机构通过进油管道相连,所述自动润滑机构包括:注油口、储油室、储油盖、压力泵和控制单元,所述自动润滑机构右侧设有隔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注油口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财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广源线缆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