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17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按键结构包括外壳、按键组件和电路板组件;外壳设有按键孔;按键组件包括按键、安全臂和安装座;按键与安装座通过弹性臂连接,安装座与外壳相连接;在按键靠近安全臂的一侧设有限位部,安全臂远离限位部的一侧设有向外伸出的外凸部;电路板组件与外壳相连接,并位于按键组件远离外壳的一侧。在整机装配的过程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安全臂可以被电路板组件推动直至抵住按键限位部,使按键紧贴产品外壳,即按键向电路板方向的倾倒变形归零,从而避免装配过程中按键十字顶柱受到电路板组件的刮碰而导致变形损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按键结构方案可以有效防止装配导致的按键失效,降低产品整机装配不良率,节约产品质量成本。

A key structure and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按键
,尤其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和终端。
技术介绍
通讯电子设备等终端通常会设置实体功能按键,用于控制电源开/闭、音量增/减、频道增/减、菜单、确认等功能。塑胶是目前此类产品按键常用的材料,利用塑胶材质的自身弹性可以实现按键悬臂结构的按压变形和回弹,免去弹簧或其他柔性零件及其复杂结构,并且通过特定的设计,一个塑料零件可以实现多个按键功能。目前各种形式的塑胶按键已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子设备,行业内通常采用的装配顺序为,先用某种方式将按键与设备外壳装配好,再一起参与整机装配。现有的塑胶按键常用的设计为,按钮背面设置十字顶柱作为触发结构,十字顶柱与电路板组件上的开关器件相对,二者间留有一定的距离。出于弹性臂变形量、按键手感及可靠性等方面的考虑,希望十字顶柱与电路板上的开关器件前端触点距离尽量小,通常仅设计为0.2~0.3mm。这就会导致在整机装配过程中,按钮部分只要存在轻微的后倾变形,十字顶柱就会受到电路板上开关器件前端触点的刮碰,导致所对应按钮发生不可恢复的变形。当设备具有并列的多个按钮时,一个或若干按钮受到刮碰变形极难避免,进而引发装配失效甚至产品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按键结构在整机装配过程中受到刮碰容易变形,进而引发装配失效甚至产品质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按键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按键孔;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包括与所述按键孔相配合的按键、分别位于所述按键相对两侧且相互连接的安全臂和安装座;其中,所述按键与所述安装座弹性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外壳相连接;在所述按键靠近所述安全臂的一侧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安全臂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且在所述安全臂发生向所述限位部方向的变形时两者可相抵,所述安全臂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设有向外伸出的外凸部;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外壳相连接,并位于所述按键组件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装配时,所述电路板组件、所述外凸部和所述限位部依次相抵,使得所述按键与所述电路板组件之间形成预设间隔。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按键结构,在整机装配的过程中,安全臂可以被电路板组件推动直至抵住按键限位部,使按键紧贴产品外壳,即按键向电路板方向的倾倒变形归零,从而避免装配过程中按键十字顶柱受到电路板组件的刮碰而导致变形损坏。本专利技术的按键结构方案可以有效防止装配导致的按键失效,降低产品整机装配不良率,节约产品质量成本。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外凸部具有沿靠近所述安装座方向依次连接的导向面、抵持面和倾斜面;所述电路板组件在装配时依次与所述导向面、抵持面和倾斜面相抵,并沿所述导向面、抵持面和倾斜面预设方向运动至装配位置,所述电路板组件运动至抵持面时,所述安全臂推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壳体相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导向面和/或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电路板组件靠近所述按键组件的外表面互成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抵持面与所述电路板组件靠近所述按键组件的外表面平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按键包括键帽,所述键帽沿远离所述安装座的方向延伸出所述限位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键帽与所述安装座通过弹性臂相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外壳包括互成角度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设有所述按键孔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安装座设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卡接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卡勾,所述第一配合部为与所述卡勾相适配的卡孔;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卡孔,所述第一配合部为与所述卡孔相适配的卡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安装座设有所述第二配合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安装柱,所述第二配合部为与所述安装柱相适配的卡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按键组件设有抵靠所述第一侧壁的凸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凸点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部上的第一凸点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二凸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按键相配合的导向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侧壁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限位筋,所述按键组件位于两个所述限位筋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按键孔和所述按键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两者一一对应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其具有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按键结构。以上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剖面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按键组件;11按键;111.键帽;112.限位部;113.第一凸点;12.弹性臂;13.安装座;131.底座;132.侧面;133.第二凸点;134.卡孔;135.卡槽;14.安全臂;141.侧臂;142.横梁;15.外凸部;151.抵持面;152.导向面;153.斜面;16.十字顶柱;161.传力面;162.导向面;20.外壳;21.第二侧壁;22.第一侧壁;221.按键孔;222.导向槽;23.限位筋;24.安装柱;25.卡勾;30.电路板组件;31.电路板;311.电路板边;32.开关器件;321.触点。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其包括按键组件10、外壳20和电路板组件30。按键组件10安装于终端的外壳20内侧,外壳20可以是终端的前面板壳体,电路板组件30焊接有至少一个开关器件32。装配时,按键组件10先与设备外壳20装配,再作为一组件与电路板组件30进行装配。本实施例的按键组件10与设备外壳20的材质均为塑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形变能力。本实施例的外壳20包括互成角度的第一侧壁22(图中的侧壁)和第二侧壁21(图中的底壁),其中,第一侧壁22设有按键孔221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连接部,多个按键孔221与下述的多个按键11一一对应配合。本实施例的按键组件10包括安装架和按键11,安装架和按键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安装架包括位于按键相对两侧的安装座13和安全臂14,安装座13和安全臂14通过位于按键11相对两端的两连接臂相连。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所述外壳设有按键孔;/n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包括与所述按键孔相配合的按键、分别位于所述按键相对两侧且相互连接的安全臂和安装座;其中,所述按键与所述安装座弹性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外壳相连接;在所述按键靠近所述安全臂的一侧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安全臂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且在所述安全臂发生向所述限位部方向的变形时两者可相抵,所述安全臂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设有向外伸出的外凸部;/n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外壳相连接,并位于所述按键组件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装配时,所述电路板组件、所述外凸部和所述限位部依次相抵,并使得所述按键与所述电路板组件之间形成预设间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有按键孔;
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包括与所述按键孔相配合的按键、分别位于所述按键相对两侧且相互连接的安全臂和安装座;其中,所述按键与所述安装座弹性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外壳相连接;在所述按键靠近所述安全臂的一侧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安全臂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且在所述安全臂发生向所述限位部方向的变形时两者可相抵,所述安全臂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设有向外伸出的外凸部;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外壳相连接,并位于所述按键组件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装配时,所述电路板组件、所述外凸部和所述限位部依次相抵,并使得所述按键与所述电路板组件之间形成预设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部具有沿靠近所述安装座方向依次连接的导向面、抵持面和倾斜面;所述电路板组件在装配时依次与所述导向面、抵持面和倾斜面相抵,并沿所述导向面、抵持面和倾斜面预设方向运动至装配位置,所述电路板组件运动至抵持面时,所述安全臂推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壳体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和/或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电路板组件靠近所述按键组件的外表面互成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面与所述电路板组件靠近所述按键组件的外表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键帽,所述键帽沿远离所述安装座的方向延伸出所述限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与所述安装座通过弹性臂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杨惠文罗显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