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小龙专利>正文

一种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175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蓄电池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该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结构简单紧凑、效果可靠,可保证蓄电池充满后及时断开充电器的充电回路,防止蓄电池长时间过充,从而避免发生蓄电池燃烧或者爆炸的危险。该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包括有:继电器、三极管以及分压电路;继电器由继电线圈、切换开关、常开触点输出端、常闭触点输出端构成;其中,继电线圈的一端分别与蓄电池的正极、充电器的正极相连接,继电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接;继电器切换开关的公共端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接。

A over 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for battery char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
该技术属于蓄电池配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蓄电池因其使用便捷、可反复利用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电气、通信、自动化、交通控制等诸多领域。在每次放电完成后,通过充电即可使其内部活性物质再生,从而可实现充电-放电的多次利用。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如不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过压保护,则可能导致蓄电池的过充电,严重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并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甚至引发蓄电池燃烧或者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该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结构简单紧凑、效果可靠,可保证蓄电池充满后及时断开充电器的充电回路,防止蓄电池长时间过充,从而避免发生蓄电池燃烧或者爆炸的危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包括有:继电器、三极管以及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由第一分压电阻与第二分压电阻串联形成;所述继电器由继电线圈、切换开关、常开触点输出端、常闭触点输出端构成;其中,继电线圈的一端分别与蓄电池的正极、充电器的正极相连接,继电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接;继电器切换开关的公共端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接;三极管的基级设置在第一分压电阻与第二分压电阻之间位置处;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继电线圈的另一端、常闭触点输出端相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稳压电阻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接。较为优选的,所述稳压电阻的电阻值不小于100Ω。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设置在继电线圈的另一端与常闭触点输出端之间位置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该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包括有继电器、三极管以及分压电路等电路结构单元。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其可在蓄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断开充电器的充电回路,从而起到防止蓄电池长时间过充的现象,避免了蓄电池发生燃烧或爆炸的风险,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该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结构简单紧凑、效果可靠,可保证蓄电池充满后及时断开充电器的充电回路,防止蓄电池长时间过充,从而避免发生蓄电池燃烧或者爆炸的危险。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该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包括有继电器K、三极管Q以及分压电路,分压电路则进一步由第一分压电阻R1与第二分压电阻R2串联形成。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继电器K由继电线圈kv、切换开关k、常开触点输出端k1、常闭触点输出端k2构成。其中,其中,继电线圈的一端(A端)分别与蓄电池的正极、充电器的正极相连接,继电线圈的另一端(B端)通过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接;继电器切换开关k的公共端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接。而三极管的基级(b极)设置在第一分压电阻R1与第二分压电阻R2之间位置处;三极管的集电极(c极)分别与继电线圈kv的另一端、常闭触点输出端k2相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e极)通过稳压电阻R3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接。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进一步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工作原理进行一下描述。本技术提供的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具体可分为两个工作状态:蓄电池正常充电状态以及蓄电池充满电状态。其中,以蓄电池的工作电压12V、充电器的充电电压15.5V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当蓄电池处于正常充电状态时,蓄电池正负极两端电压不高于12V;此时三极管集电极(c极)以及发射极(e极)处加载的电压均为12V;而三极管基级(b极)处加载的电压经分压电路的第一分压电阻R1与第二分压电阻R2分压后会小于12V,因此三极管Q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K继电线圈kv中没有电流可以通过,继电器K的切换开关k与常闭触点输出端k2相接;也就是说,充电器与蓄电池之间形成了充电器正极-蓄电池正极、蓄电池负极-常闭触点输出端k2-切换开关k-充电器负极的回路,此时充电器正常向蓄电池充电。而当蓄电池充满电时,蓄电池会因充电而产生电压升高现象(此时蓄电池正负极两端电压约为15.5V),三极管的发射极(e极)、三极管基级(b极)加载电压亦会升高;而由于三极管的发射极(e极)接连的稳压电阻R3的存在,势必导致三极管的发射极(e极)的升高较迟缓于三极管基级(b极)的升高(具体体现为三极管基级(b极)处加载电压会略高于三极管的发射极(e极)处加载电压约0.7V左右)。此时三极管Q导通,蓄电池流出电路会流经继电线圈kv(具体回路为:蓄电池正极-继电线圈kv-三极管集电极(c极)-三极管基级(b极)-三极管发射极(e极)-稳压电阻R3-充电器负极)。由于继电线圈kv的通电,使得继电器K的切换开关k断开与常闭触点输出端k2连接关系,而变为继电器K的切换开关k与常开触点输出端k1相连接;此时,蓄电池的负极无法再与充电器的负极构成回路,也就确保了充电器不再继续给蓄电池进行充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该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包括有继电器、三极管以及分压电路等电路结构单元。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其可在蓄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断开充电器的充电回路,从而起到防止蓄电池长时间过充的现象,避免了蓄电池发生燃烧或爆炸的风险,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继电器、三极管以及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由第一分压电阻与第二分压电阻串联形成;/n所述继电器由继电线圈、切换开关、常开触点输出端、常闭触点输出端构成;其中,继电线圈的一端分别与蓄电池的正极、充电器的正极相连接,继电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接;继电器切换开关的公共端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接;/n三极管的基级设置在第一分压电阻与第二分压电阻之间位置处;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继电线圈的另一端、常闭触点输出端相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稳压电阻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继电器、三极管以及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由第一分压电阻与第二分压电阻串联形成;
所述继电器由继电线圈、切换开关、常开触点输出端、常闭触点输出端构成;其中,继电线圈的一端分别与蓄电池的正极、充电器的正极相连接,继电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接;继电器切换开关的公共端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接;
三极管的基级设置在第一分压电阻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谭小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