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电缆用接线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073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线电缆用接线头,包括接头保护套和连接座,所述接头保护套底部内侧设置有连接套,且连接套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接头,同时第一接头与连接缆芯相连接,所述接头保护套顶部设置有金属套,所述应力锥顶部设置有绝缘保护管,所述连接缆芯设置在接头保护套内,所述接头保护套底部内壁设置有限位条,所述固定座设置在线缆套管顶部,所述连接槽与连接套相连接,且连接槽与电缆管相连接,且电缆管设置在线缆套管内部,所述连接座设置在固定座外侧,且固定座与接头保护套底部外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线电缆用接线头具有较高的保护性和较高的拆装便捷性,有效提高电线与接头之间连接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A kind of connector for wire and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电缆用接线头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电线电缆用接线头。
技术介绍
在电线电缆的使用中,经常需要将电线电缆进行分接,电缆在使用中会流通电流,因此就需要使用到电线电缆接头。现有的电线电缆接头结构简单,通常使用包缠的方法对接头进行安装,针对不同电压的电缆需要选用不同的缠绕带,在安装时缠绕过程较长,且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材料老化,接头在弯曲过程中容易造成接头出现缝隙,造成空气游离,局部形成电场,存在触电危险,因此使用起来不够便捷,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接头进行改进。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线电缆用接线头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线电缆用接线头,解决了目前现有的电线电缆接头结构简单,通常使用包缠的方法对接头进行安装,针对不同电压的电缆需要选用不同的缠绕带,在安装时缠绕过程较长,且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材料老化,接头在弯曲过程中容易造成接头出现缝隙,造成空气游离,局部形成电场,存在触电危险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电线电缆用接线头,包括接头保护套和连接座,所述接头保护套底部内侧设置有连接套,且连接套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接头,同时第一接头与连接缆芯相连接,所述接头保护套顶部设置有金属套,且金属套顶部设置有应力锥,所述应力锥顶部设置有绝缘保护管,且绝缘保护管内设置有内胆,所述连接缆芯设置在接头保护套内,且依次连接缆芯贯穿金属套应力锥和内胆与第二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头设置在绝缘保护管顶部,且绝缘保护管的表面设置有防护伞,所述接头保护套底部内壁设置有限位条,且接头保护套底部与固定座相连接,所述固定座设置在线缆套管顶部,且固定座顶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连接套相连接,且连接槽与电缆管相连接,且电缆管设置在线缆套管内部,所述连接座设置在固定座外侧,且固定座与接头保护套底部外壁相连接。优选的,连接套和第一接头均呈等角度设置有3个,且第一接头的表面呈穿孔结构。优选的,金属套和应力锥均呈等角度分布有3个,且金属套的内部呈柔软绝缘结构。优选的,绝缘保护管的表面呈等距离分布有防护伞,且防护伞的表面呈倾斜结构。优选的,固定座的竖截面呈齿轮形结构,且固定座表面的齿轮结构与限位条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同时限位条呈等角度分布。优选的,连接槽与连接套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连接槽呈等角度分布有3个。优选的,连接座与固定座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连接座与接头保护套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电线电缆用接线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线电缆用接线头,设置有接头保护套、连接套和第一接头,通过第一接头配合表面的穿孔结构,便于将需要进行分接的电线的接头保持在接头保护套内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接头处与外界发生接触,提高了使用安全性。2、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线电缆用接线头,设置有金属套应力锥、绝缘保护管、内胆、防护伞和第二接头,通过金属套提高应力锥和绝缘保护管的稳定性,避免相邻的第二接头之间发生接触,且配合内胆和绝缘保护管可以给连接缆芯提供有效的保护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线电缆用接线头,设置有固定座、线缆套管、连接槽、电缆管和连接座,螺纹连接的方式提高了固定座与接头保护套之间连接的便捷性,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为本技术正视工作结构示意图;图3为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接头保护套,2、连接套,3、第一接头,4、连接缆芯,5、金属套,6、应力锥,7、绝缘保护管,8、内胆,9、防护伞,10、第二接头,11、限位条,12、固定座,13、线缆套管,14、连接槽,15、电缆管,16、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为本技术正视工作结构示意图;图3为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电线电缆用接线头包括接头保护套1和连接座16,接头保护套1底部内侧设置有连接套2,且连接套2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接头3,同时第一接头3与连接缆芯4相连接,接头保护套1顶部设置有金属套5,且金属套5、顶部设置有应力锥6,应力锥6顶部设置有绝缘保护管7,且绝缘保护管7内设置有内胆8,连接缆芯4设置在接头保护套1内,且依次连接缆芯4贯穿金属套5、应力锥6和内胆8与第二接头10相连接,第二接头10设置在绝缘保护管7顶部,且绝缘保护管7的表面设置有防护伞9,接头保护套1底部内壁设置有限位条11,且接头保护套1底部与固定座12相连接,固定座12设置在线缆套管13顶部,且固定座12顶部开设有连接槽14,连接槽14与连接套2相连接,且连接槽14与电缆管15相连接,且电缆管15设置在线缆套管13内部,连接座16设置在固定座12外侧,且固定座12与接头保护套1底部外壁相连接。连接套2和第一接头3均呈等角度设置有3个,且第一接头3的表面呈穿孔结构,通过穿孔结构便于将需要电线与第一接头3相连接,且可以提高连接处的牢固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金属套5和应力锥6均呈等角度分布有3个,且金属套5的内部呈柔软绝缘结构,通过金属套5便于提高应力锥6的稳定性,有效避免绝缘保护管7之间相互发生碰撞,提高了使用安全性。绝缘保护管7的表面呈等距离分布有防护伞9,且防护伞9的表面呈倾斜结构,通过防护伞9可以有效提高绝缘保护管7的表面积,有效提高绝缘保护管7的整体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固定座12的竖截面呈齿轮形结构,且固定座12表面的齿轮结构与限位条11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同时限位条11呈等角度分布,滑动连接的方式确保固定座12和接头保护套1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从而确保在电线与第一接头3之间的连接保持稳定。连接槽14与连接套2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连接槽14呈等角度分布有3个,通过连接槽14与连接套2相互连接,便于对电线与第一接头3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包裹,防止相邻的电线之间发生短路连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连接座16与固定座12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连接座16与接头保护套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方式简单,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提高了使用便捷性。本技术提供的电线电缆用接线头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需要进行分接的电线从电缆管15内抽出,并将电线分别与三个第一接头3相连接,随后向上推动固定座12,使固定座12向上推入接头保护套1底部,此时限位条11与固定座12侧面的凹槽结构相连接,同时连接槽14与连接套2相连接,将电线与第一接头3的连接处包裹连接套2与连接槽14之间,随后转动连接座16,使连接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电缆用接线头,包括接头保护套(1)和连接座(16),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保护套(1)底部内侧设置有连接套(2),且连接套(2)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接头(3),同时第一接头(3)与连接缆芯(4)相连接,所述接头保护套(1)顶部设置有金属套(5),且金属套(5)、顶部设置有应力锥(6),所述应力锥(6)顶部设置有绝缘保护管(7),且绝缘保护管(7)内设置有内胆(8),所述连接缆芯(4)设置在接头保护套(1)内,且依次连接缆芯(4)贯穿金属套(5)、应力锥(6)和内胆(8)与第二接头(10)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头(10)设置在绝缘保护管(7)顶部,且绝缘保护管(7)的表面设置有防护伞(9),所述接头保护套(1)底部内壁设置有限位条(11),且接头保护套(1)底部与固定座(12)相连接,所述固定座(12)设置在线缆套管(13)顶部,且固定座(12)顶部开设有连接槽(14),所述连接槽(14)与连接套(2)相连接,且连接槽(14)与电缆管(15)相连接,且电缆管(15)设置在线缆套管(13)内部,所述连接座(16)设置在固定座(12)外侧,且固定座(12)与接头保护套(1)底部外壁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电缆用接线头,包括接头保护套(1)和连接座(16),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保护套(1)底部内侧设置有连接套(2),且连接套(2)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接头(3),同时第一接头(3)与连接缆芯(4)相连接,所述接头保护套(1)顶部设置有金属套(5),且金属套(5)、顶部设置有应力锥(6),所述应力锥(6)顶部设置有绝缘保护管(7),且绝缘保护管(7)内设置有内胆(8),所述连接缆芯(4)设置在接头保护套(1)内,且依次连接缆芯(4)贯穿金属套(5)、应力锥(6)和内胆(8)与第二接头(10)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头(10)设置在绝缘保护管(7)顶部,且绝缘保护管(7)的表面设置有防护伞(9),所述接头保护套(1)底部内壁设置有限位条(11),且接头保护套(1)底部与固定座(12)相连接,所述固定座(12)设置在线缆套管(13)顶部,且固定座(12)顶部开设有连接槽(14),所述连接槽(14)与连接套(2)相连接,且连接槽(14)与电缆管(15)相连接,且电缆管(15)设置在线缆套管(13)内部,所述连接座(16)设置在固定座(12)外侧,且固定座(12)与接头保护套(1)底部外壁相连接。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海门市华信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