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合分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980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4:35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合分闸机构,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合分闸机构和触头机构,合分闸机构驱动触头机构在第一、第二触头闭合位置之间转换,合分闸机构包括与触头机构联动的主轴单元、对称设置在主轴单元两侧且与主轴单元相连的结构相同的第一、合分闸组件,特点是:合分闸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第二合分闸组件之间的驱动板,驱动板包括一对的驱动臂,转动驱动板,使得驱动板的一对驱动臂分别对应驱动第一、第二合分闸组件转动,从而带动主轴单元转动进而使触头机构在第一、第二触头闭合位置之间转动。优点:直接实现对合分闸机构的操作,实现两路电源的切换,无需多次插拔,结构简单,零件少,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On off mechanism of dual power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合分闸机构
本技术属于低压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合分闸机构。
技术介绍
在诸多场合,例如医院、金融、广播电视、电台、军事基地和设施、机场、车站、港口、码头、海关、商场、高层建筑以及化工医药、电子和冶金等生产行业,通常需要确保供电的连续性,因此在上述场合的电气控制设备上配置有双电源转换开关,由双电源转换开关将一个或多个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切换到另一个电源,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生产的连续性。而合分闸机构也称操作机构是整个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结构体系中的重要机构,其功用是:用于开关的合、分闸操作,当一路电源出现故障时通过手动或电动操作使开关分闸,转换至另一路电源供电,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以及用电设施的工作连续性。现有技术中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合分闸机构主要的缺点是机构复杂程度大,动作可靠性差强人意。例如,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332723U公开了一种开关电器的手动操作机构,其采用齿轮传动实现手动三位置开关合分闸操作,手动操作机构较复杂,传动部件较多,成本较高,不利于生产、装配。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487797U所公开的一种转换开关手动操作装置,其三位置转换的操作方式比较麻烦,操作手柄需进行两次插入换向操作才能实现开关的合分闸,且两个操作孔之间的联锁较复杂,可靠性低。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合分闸机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合分闸机构,其可通过手柄,利用驱动板两端的驱动面,直接实现对合分闸机构的操作,实现两路电源之间的切换,且手柄通过一次插拨就可实现对开关的分闸和合闸的全部操作,无需多次插拔,结构简单,零件少,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合分闸机构,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合分闸机构和触头机构,所述的触头机构具有对应第一电源接通且第二电源断开的第一触头闭合位置和对应第一电源断开且第二电源接通的第二触头闭合位置,所述的合分闸机构驱动触头机构在第一触头闭合位置和第二触头闭合位置之间转换,所述的合分闸机构包括与触头机构联动的主轴单元、对称设置在主轴单元两侧且与主轴单元相连的彼此结构相同的第一合分闸组件和第二合分闸组件,当所述的第一合分闸组件处于合闸位置且第二合分闸组件处于分闸位置时,所述触头机构处于第一触头闭合位置;当所述的第一合分闸组件处于分闸位置且第二合分闸组件处于合闸位置时,所述触头机构处于第二触头闭合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分闸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合分闸组件和第二合分闸组件之间的驱动板,所述的驱动板包括一对分别向第一合分闸组件和第二合分闸组件延伸的驱动臂,转动驱动板,使得驱动板的一对驱动臂分别对应驱动第一合分闸组件和第二合分闸组件转动,从而带动主轴单元转动进而使触头机构在第一触头闭合位置和第二触头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合分闸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杠杆、第一上转动连杆、第一下连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上转动连杆与第一下连杆铰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杠杆连接,另一端与将第一上转动连杆与第一下连杆铰接的铰接轴连接;所述的第二合分闸组件包括第二转动杠杆、第二上转动连杆、第二下连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的第二上转动连杆与第二下连杆铰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杠杆连接,另一端与将第二上转动连杆与第二下连杆铰接的铰接轴连接;所述的合分闸机构还包括一对平行间隔布置的侧板,所述主轴单元铰接在一对侧板上,所述的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分别铰接在一对侧板上,在两侧板的内侧设置有对称分布在主轴单元两侧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上转动连杆和第二上转动连杆、第一下连杆和第二下连杆,所述的驱动板转动设置在其中一侧板的背向另一侧板的侧面上。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合分闸机构还包括电磁驱动器,所述的电磁驱动器包括第一电磁驱动器、第二电磁驱动器,所述第一电磁驱动器与第一转动杠杆相连且固定在第一转动杠杆下方的侧板上,所述的第二电磁驱动器与第二转动杠杆相连且固定在第二转动杠杆下方的侧板上,所述第一电磁驱动器得电后驱动第一转动杠杆转动,从而带动主轴单元转动使触头机构到达第一触头闭合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一转动杠杆带动驱动板随之转动,最终到达对应第一触头闭合位置的驱动板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电磁驱动器得电后驱动第二转动杠杆转动,从而带动主轴单元转动使触头机构到达第二触头闭合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二转动杠杆带动驱动板随之转动,最终到达对应第二触头闭合位置的驱动板的第二位置。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磁驱动器还包括一个双分电磁驱动器,其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侧板的背向另一侧板的侧面上,与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均关联,双分电磁驱动器得电后驱动第一转动杠杆或第二转动杠杆动作,从而带动主轴单元转动使触头机构到达第一触头闭合位置和第二触头闭合位置的两个位置中间的双分位置。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合分闸组件的第一转动杠杆与第二合分闸组件的第二转动杠杆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实现开关两位置转换。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板呈“T”形,包括经过驱动板转动中心的底壁,以及从底壁上分别向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延伸的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合闸驱动面和第一分闸驱动面,所述第二驱动臂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合闸驱动面和第二分闸驱动面,所述底壁上设有手动操作驱动臂。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均设有与第一合闸驱动面或第二合闸驱动面配合的合闸驱动轴和与第一分闸驱动面或第二分闸驱动面配合的分闸驱动轴,所述的合闸驱动轴和分闸驱动轴均位于第一转动杠杆或第二转动杠杆在侧板上的铰接点的同一侧。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上均设有合闸限位轴和分闸限位轴,所述的侧板上设有合闸限位面和分闸限位面,当第一合分闸组件或第二合分闸组件到达合闸位置时,所述的合闸限位轴被合闸限位面限位,对合闸过程到位进行限位;当第一合分闸组件或第二合分闸组件到达分闸位置时,所述的分闸限位轴被分闸限位面限位,对分闸过程到位进行限位。在本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包括一合分闸支架,所述合分闸支架通过一个零件折弯形成两杠杆侧板和一横板,所述的横板将两杠杆侧板对称连接在一起,所述横板的两侧边形成杠杆分闸限位面和杠杆合闸限位面,所述的侧板上设有合闸限位面和分闸限位面,当第一合分闸组件或第二合分闸组件到达合闸位置时,所述的杠杆合闸限位面被合闸限位面限位,对合闸过程到位进行限位;当第一合分闸组件或第二合分闸组件到达分闸位置时,所述的杠杆分闸限位面被分闸限位面限位,对分闸过程到位进行限位。在本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板为一对,各自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合分闸机构,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合分闸机构(1)和触头机构(2),所述的触头机构(2)具有对应第一电源接通且第二电源断开的第一触头闭合位置和对应第一电源断开且第二电源接通的第二触头闭合位置,所述的合分闸机构(1)驱动触头机构(2)在第一触头闭合位置和第二触头闭合位置之间转换,所述的合分闸机构(1)包括与触头机构(2)联动的主轴单元(40)、对称设置在主轴单元(40)两侧且与主轴单元(40)相连的彼此结构相同的第一合分闸组件和第二合分闸组件,当所述的第一合分闸组件处于合闸位置且第二合分闸组件处于分闸位置时,所述触头机构(2)处于第一触头闭合位置;当所述的第一合分闸组件处于分闸位置且第二合分闸组件处于合闸位置时,所述触头机构(2)处于第二触头闭合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分闸机构(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合分闸组件和第二合分闸组件之间的驱动板(100),所述的驱动板(100)包括一对分别向第一合分闸组件和第二合分闸组件延伸的驱动臂,转动驱动板(100),使得驱动板(100)的一对驱动臂分别对应驱动第一合分闸组件和第二合分闸组件转动,从而带动主轴单元(40)转动进而使触头机构(2)在第一触头闭合位置和第二触头闭合位置之间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合分闸机构,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合分闸机构(1)和触头机构(2),所述的触头机构(2)具有对应第一电源接通且第二电源断开的第一触头闭合位置和对应第一电源断开且第二电源接通的第二触头闭合位置,所述的合分闸机构(1)驱动触头机构(2)在第一触头闭合位置和第二触头闭合位置之间转换,所述的合分闸机构(1)包括与触头机构(2)联动的主轴单元(40)、对称设置在主轴单元(40)两侧且与主轴单元(40)相连的彼此结构相同的第一合分闸组件和第二合分闸组件,当所述的第一合分闸组件处于合闸位置且第二合分闸组件处于分闸位置时,所述触头机构(2)处于第一触头闭合位置;当所述的第一合分闸组件处于分闸位置且第二合分闸组件处于合闸位置时,所述触头机构(2)处于第二触头闭合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分闸机构(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合分闸组件和第二合分闸组件之间的驱动板(100),所述的驱动板(100)包括一对分别向第一合分闸组件和第二合分闸组件延伸的驱动臂,转动驱动板(100),使得驱动板(100)的一对驱动臂分别对应驱动第一合分闸组件和第二合分闸组件转动,从而带动主轴单元(40)转动进而使触头机构(2)在第一触头闭合位置和第二触头闭合位置之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合分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合分闸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杠杆(200)、第一上转动连杆(20)、第一下连杆(30)和第一弹簧(10),所述的第一上转动连杆(20)与第一下连杆(30)铰接,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杠杆(200)连接,另一端与将第一上转动连杆(20)与第一下连杆(30)铰接的铰接轴连接;所述的第二合分闸组件包括第二转动杠杆(200’)、第二上转动连杆(20’)、第二下连杆(30’)和第二弹簧(10’),所述的第二上转动连杆(20’)与第二下连杆(30’)铰接,所述第二弹簧(10’)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杠杆(200’)连接,另一端与将第二上转动连杆(20’)与第二下连杆(30’)铰接的铰接轴连接;所述的合分闸机构还包括一对平行间隔布置的侧板(400),所述主轴单元(40)铰接在一对侧板(400)上,所述的第一转动杠杆(200)和第二转动杠杆(200’)分别铰接在一对侧板(400)上,在两侧板(400)的内侧设置有对称分布在主轴单元(40)两侧的第一弹簧(10)和第二弹簧(10’)、第一上转动连杆(20)和第二上转动连杆(20’)、第一下连杆(30)和第二下连杆(30’),所述的驱动板(100)转动设置在其中一侧板(400)的背向另一侧板(400)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合分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分闸机构还包括电磁驱动器,所述的电磁驱动器包括第一电磁驱动器(700)、第二电磁驱动器(700’),所述第一电磁驱动器(700)与第一转动杠杆(200)相连且固定在第一转动杠杆(200)下方的侧板(400)上,所述的第二电磁驱动器(700’)与第二转动杠杆(200’)相连且固定在第二转动杠杆(200’)下方的侧板(400)上,所述第一电磁驱动器(700)得电后驱动第一转动杠杆(200)转动,从而带动主轴单元(40)转动使触头机构(2)到达第一触头闭合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一转动杠杆(200)带动驱动板(100)随之转动,最终到达对应第一触头闭合位置的驱动板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电磁驱动器(700’)得电后驱动第二转动杠杆(200’)转动,从而带动主轴单元(40)转动使触头机构(2)到达第二触头闭合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二转动杠杆(200’)带动驱动板(100)随之转动,最终到达对应第二触头闭合位置的驱动板的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合分闸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惠新顾怡文丁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