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反接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976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反接电容器,包括电解电容主体、防反接套件,防反接套件的固定柱的下端面与连接铜片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铜片相对应的另一端斜向上折弯形成钩部,防反接套件的连接铜片中部的下侧面设有导电触点,连接铜片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永磁铁,盖子的内上面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电磁铁设置在永磁铁的正上方,连接铜片与正极接线端子电连接,负极引出端子与负极接线端子电连接,永磁铁设为S极在上而N极在下,电磁铁的线圈设为逆时针卷绕,电磁铁的线圈的始引线与正极接线端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防反接电容器,它能在反接时保持连接电容的线路断开,防反接效果好。

A kind of anti reverse capac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反接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反接电容器。
技术介绍
有些电容器是有极性的,例如电解电容器,电解电容器正极的金属氧化膜具有单向导电性,只有在电解电容器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负极接电源的负极时,金属氧化膜才能起到绝缘介质的作用,如果将电解电容器的极性反接,金属氧化膜就变成了导体,电解电容器不但不能发挥作用,还会因有较大的电流通过而造成过热而损坏电容器,尤其是采用电解液作为介电材料的电解电容器,此类电解电容器会因极性反接而使电解液高温蒸发,导致电容器壳体爆炸。现时很多电焊机都安装有用于滤波的电解电容器,这些电容器由于容量大,故体积较大,因反接而发生爆炸的危害性更大;为了防止反接,现时技术的电容器一般会在其外壳上制成极性标记,但是由于使用者的专业知识参差,尤其是电焊机维修更换电容器的时候,容易出现反接的情况,所以现时技术的电容器的防反接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反接电容器,它能在反接时保持连接电容的线路断开。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公开的防反接电容器,包括电解电容主体,所述电解电容主体设有正极引出端子及负极引出端子,其中,包括防反接套件,所述防反接套件包括盖子、固定柱及连接铜片,所述盖子与所述电解电容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盖子的内上面与所述固定柱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下端面与所述连接铜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铜片相对应的另一端斜向上折弯形成钩部,所述盖子的内壁形成有扣子,所述扣子与所述钩部位置对应设置,所述连接铜片中部的下侧面设有导电触点,所述导电触点设置在所述正极引出端子的正上方,所述连接铜片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永磁铁,所述永磁铁位于所述导电触点与所述钩部之间;所述盖子的内上面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永磁铁的正上方;所述盖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正极接线端子及负极接线端子,所述正极接线端子及所述负极接线端子穿过所述盖子的顶部,所述连接铜片与所述正极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负极引出端子与所述负极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永磁铁设为S极在上而N极在下,所述电磁铁的线圈设为逆时针卷绕,所述电磁铁的线圈的始引线与所述正极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电磁铁的线圈的末引线与所述负极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电磁铁能够通过磁斥力驱动所述连接铜片向下弹性弯曲而使所述导电触点与所述正极引出端子接触导通及使所述钩部固定扣在所述扣子的下部,所述导电触点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铜片的弹性力而压在所述正极引出端子上;所述盖子和所述固定柱设为绝缘体。优选地,所述正极接线端子及所述负极接线端子之间并联连接有用于分配电压的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串联连接有第二电阻,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优选地,所述盖子的外形设为呈圆柱状,所述盖子的下端部适配套接在所述电解电容主体的外壁上。优选地,所述盖子上形成有用于检查所述导电触点与所述正极引出端子接触状态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正对所述导电触点。优选地,所述盖子的顶部穿有尼龙螺钉,所述电磁铁的上端部与所述尼龙螺钉螺接固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有防反接套件,防反接套件的固定柱的下端面与连接铜片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铜片相对应的另一端斜向上折弯形成钩部,盖子的内壁形成有扣子,扣子与钩部位置对应设置,防反接套件的连接铜片中部的下侧面设有导电触点,导电触点设置在正极引出端子的正上方,连接铜片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永磁铁,盖子的内上面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电磁铁设置在永磁铁的正上方,盖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正极接线端子及负极接线端子,连接铜片与正极接线端子电连接,负极引出端子与负极接线端子电连接,永磁铁设为S极在上而N极在下,电磁铁的线圈设为逆时针卷绕,电磁铁的线圈的始引线与正极接线端子电连接,电磁铁的线圈的末引线与负极接线端子电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当正极接线端子与电源负极接通且负极接线端子与电源正极接通,即极性反接时,由于电磁铁相对靠近永磁铁的一端产生N极磁性,电磁铁的N极吸引永磁铁的S极,使导电触点上移,于是导电触点维持与正极引出端子分离,即保持了连接电解电容主体的线路断开;而当正极接线端子与电源正极接通且负极接线端子与电源负极接通时,由于电磁铁相对靠近永磁铁的一端产生S极磁性,电磁铁的S极因极性相同而对永磁铁产生斥力,电磁铁能够通过磁斥力驱动连接铜片向下弹性弯曲而使导电触点与正极引出端子接触导通及使钩部固定扣在扣子的下部,在钩部固定扣在扣子的下部的时,由于连接铜片处于弹性弯曲状态,所以导电触点能够通过连接铜片的弹性力而压在正极引出端子上,即使电压周期性降低或电磁铁意外失电,也能使导电触点与正极引出端子保持接通。所以本技术在错误反接的时候能保持电解电容主体的线路断开,防反接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正接电源时的接通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正接电源时的接通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的正接电源时的接通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示意简图。图8为本技术的电磁铁的卷绕方向示意图。标号说明:1-电解电容主体;101-正极引出端子;102-负极引出端子;2-防反接套件;201-盖子;2011-扣子;2012-观察孔;202-固定柱;203-连接铜片;2031-钩部;2032-导电触点;204-永磁铁;205-电磁铁;2051-始引线;2052-末引线;206-第一电阻;207-第二电阻;208-正极接线端子;209-负极接线端子;210-尼龙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方式描述的防反接电容器,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电解电容主体1,电解电容主体1设有正极引出端子101及负极引出端子102,电解电容主体1是现有技术,它的内部具有金属箔作为正极,该金属箔形成金属氧化膜作为电介质,电解电容主体1的阴极由另一金属箔及电解质(电解质可以是液体或固体)组成。如图2所示,防反接电容器还包括防反接套件2,防反接套件2包括盖子201、固定柱202及连接铜片203,盖子201与电解电容主体1固定连接,盖子201的内上面与固定柱202的上端面通过材料为尼龙的螺钉固定连接,固定柱202的下端面通过另一个尼龙螺钉与连接铜片203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铜片203的厚度设为0.2毫米至0.5毫米,当电解电容主体1的应用额定电压较高且体积较大时,连接铜片203的厚度可以取大值,连接铜片203相对应的另一端斜向上折弯形成钩部2301,盖子201的内壁形成有扣子2011,扣子2011最好是形成图2那样的楔形,扣子2011的尖端部可以设置圆角,扣子2011与钩部2301位置对应设置且彼此靠近,在初始状态下,钩部2301的上端设置在扣子2011尖端的上方,连接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反接电容器,包括电解电容主体(1),所述电解电容主体(1)设有正极引出端子(101)及负极引出端子(102),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反接套件(2),所述防反接套件(2)包括盖子(201)、固定柱(202)及连接铜片(203),所述盖子(201)与所述电解电容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盖子(201)的内上面与所述固定柱(20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202)的下端面与所述连接铜片(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铜片(203)相对应的另一端斜向上折弯形成钩部(2301),所述盖子(201)的内壁形成有扣子(2011),所述扣子(2011)与所述钩部(2301)位置对应设置,所述连接铜片(203)中部的下侧面设有导电触点(2302),所述导电触点(2302)设置在所述正极引出端子(101)的正上方,所述连接铜片(203)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永磁铁(204),所述永磁铁(204)位于所述导电触点(2302)与所述钩部(2301)之间;/n所述盖子(201)的内上面固定连接有电磁铁(205),所述电磁铁(205)设置在所述永磁铁(204)的正上方;/n所述盖子(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正极接线端子(208)及负极接线端子(209),所述正极接线端子(208)及所述负极接线端子(209)穿过所述盖子(201)的顶部,所述连接铜片(203)与所述正极接线端子(208)电连接,所述负极引出端子(102)与所述负极接线端子(209)电连接;/n所述永磁铁(204)设为S极在上而N极在下,所述电磁铁(205)的线圈设为逆时针卷绕,所述电磁铁(205)的线圈的始引线(2051)与所述正极接线端子(208)电连接,所述电磁铁(205)的线圈的末引线(2052)与所述负极接线端子(209)电连接;/n所述电磁铁(205)能够通过磁斥力驱动所述连接铜片(203)向下弹性弯曲而使所述导电触点(2302)与所述正极引出端子(101)接触导通及使所述钩部(2301)固定扣在所述扣子(2011)的下部,所述导电触点(2302)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铜片(203)的弹性力而压在所述正极引出端子(101)上;/n所述盖子(201)和所述固定柱(202)设为绝缘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反接电容器,包括电解电容主体(1),所述电解电容主体(1)设有正极引出端子(101)及负极引出端子(102),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反接套件(2),所述防反接套件(2)包括盖子(201)、固定柱(202)及连接铜片(203),所述盖子(201)与所述电解电容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盖子(201)的内上面与所述固定柱(20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202)的下端面与所述连接铜片(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铜片(203)相对应的另一端斜向上折弯形成钩部(2301),所述盖子(201)的内壁形成有扣子(2011),所述扣子(2011)与所述钩部(2301)位置对应设置,所述连接铜片(203)中部的下侧面设有导电触点(2302),所述导电触点(2302)设置在所述正极引出端子(101)的正上方,所述连接铜片(203)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永磁铁(204),所述永磁铁(204)位于所述导电触点(2302)与所述钩部(2301)之间;
所述盖子(201)的内上面固定连接有电磁铁(205),所述电磁铁(205)设置在所述永磁铁(204)的正上方;
所述盖子(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正极接线端子(208)及负极接线端子(209),所述正极接线端子(208)及所述负极接线端子(209)穿过所述盖子(201)的顶部,所述连接铜片(203)与所述正极接线端子(208)电连接,所述负极引出端子(102)与所述负极接线端子(209)电连接;
所述永磁铁(204)设为S极在上而N极在下,所述电磁铁(205)的线圈设为逆时针卷绕,所述电磁铁(205)的线圈的始引线(2051)与所述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文清梁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开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