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对应简谱转换翻译的传统工尺谱编码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87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记录传统工尺谱的计算机编码方式及工尺谱转换简谱的算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一个具体工尺,包括至少三个编码区段,即音高区段、腔格区段和音长区段,可通过机器自动翻译转换为简谱。对于每一个唱词单字,采用逐个具体工尺的三个编码区依次重复方式编录。自动翻译特征在于,翻译过程为对每一个音高、音长和装饰音通过条件判断和映射运算获得结果,其简要过程包括读取板眼、判断节拍特征、记位器定位和运行,周期性板眼校对、循环运算(读取音高符、音高赋值、音长运算、音长赋值、音符输出或记录、记位器前进、运行腔格转换运算)等。

A traditional coding method of scale spectrum which can be used to translate the corresponding simplified spectr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对应简谱转换翻译的传统工尺谱编码方式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记录编码方式,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对应简谱转换翻译的传统工尺谱编码方式。
技术介绍
我国传统戏曲(如昆曲)一般采用中国特有的工尺谱方式进行音乐记谱,该记谱方式由于过于古老,当代许多音乐爱好者无法阅读,同时,由于工尺谱的记谱方式,思路与简谱迥然不同,因此,时至今日也没有比较快捷方便的一一对应的自动翻译方法,只能通过内行从业者进行人工翻译。也由于其记谱方式的特殊,比较通用的电子化编码方式也极为匮乏,因此,传统曲谱仍采用纸质方式或图像扫描方式传播,离统一标准的数码化实现,还有很大的距离。如采用一种特殊的编码方式记录传统工尺谱,可带来以下巨大优势:(1)大量传统戏剧将可以从文献纸堆中重生出来,进入大众视野,继而通过自动转换翻译为简谱的方式,重新活跃在舞台或戏曲实践中;(2)通过编码文本化方式,而非纸质方式或图像方式,一个单位剧本量的信息体积可以得到极大程度的压缩,有利于传播、存储和普及;(3)通过编码文本化方式,可促进大量仍停留在纸面上的古戏曲乐谱数码化的进程,有利于避免因年代久远,许多纸质残本朽烂或遗失,对挽救非物质遗产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为了使传统戏曲尽可能的获得真实演奏的可能,在现实层面,简谱化的翻译转化是不可缺少的步骤。为填补传统工尺谱尚无通用编码的空白、以及传统工尺谱无法直接机器自动翻译为简谱的技术空白,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一种可用于对应简谱转换翻译的传统工尺谱编码方式,具有编码信息精简经济、冗余信息少、覆盖面全、并且可以用于机器自动翻译成简谱的特点,同时,提供一套与之配套的算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对应简谱转换翻译的传统工尺谱编码方式,并提供相应转换翻译的算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工尺谱编码,对于每一个具体工尺,包括至少三个编码区段,即音高区段、腔格区段和音长区段;对于每一个唱词单字,采用逐个具体工尺的三个编码区依次重复方式编录,以音高区段、腔格区段和音长区段依次为第一编码区段、第二编码区段和第三编码区段为例,即,某字的工尺编码位:【第一工尺的音高区段】【第一工尺的腔格区段】【第一工尺的音长区段】【第二工尺的音高区段】【第二工尺的腔格区段】【第二工尺的音长区段】……依次类推,直到该单字的工尺结束。进一步地,所述编码方式中,音高区段至少1位,不超过4位,优选为1位,优选采用字母(a-t或A-T)方式编码,或次优选择采用2位阿拉伯数字或阿拉伯数字与字母组合方式编码,编码音域范围至少从低音3(即工尺谱的低音“工”)到高音3(即工尺谱的“仜”),最大音域范围不超过低音1(即工尺谱的低音“上”)到高音6(即工尺谱的“伍”),优选音域范围从低音1(即工尺谱的低音“上”)到高音3(即工尺谱的“仜”)。进一步,所述编码方式中,腔格区段至少为1位,不超过2位,优选为1位,优选采用剩余字母如(x-z或X-Z),次优选采用标点符号编码。腔格编码数至少包含:撮腔/迭腔(此两腔在昆曲中为近似腔格,本专利视为相同腔格,因为编码本质相同,下文均称为撮腔)、擞腔、豁腔,优选也为以上三个腔格编码。进一步,所述编码方式中,音长区段至少可包含4位,采用静态位数则至少为4位,采用动态位数则应可达到4位;优选位数为采用静态位数4位,优选编码方式为阿拉伯数字(如1-8),编码范围至少为:板、小眼、中眼、腰板(或底板,书写和编码等同于腰板,下文均称腰板)、侧小眼、侧中眼;优选编码范围为:板、小眼、中眼、赠板、侧小眼、侧中眼、腰板、和赠腰板8个。进一步地,以上音高区段、音长区段和腔格区段可以为空值,或者用0等代码表示空值。所述工尺谱编码,在自动翻译转换简谱时的算法逻辑为:转换为简谱的元素包括音高、音长和装饰音,翻译过程为对每一个音高、音长和装饰音通过条件判断和映射运算获得结果并逐一输出(对于实时展现则为输出,对于简谱的计算结果则为记录),其简要过程为,首先整体读取板眼,判断4/4拍或2/4拍,根据第一版记位器定位并开始运行,每到一定周期进行板眼位校对,确保通过音长计算出下一个音符的定位与工尺谱的记录相一致,每一个循环步骤中包括:读取音高符、音高赋值、读取板眼编码后进行音长运算、根据运算结果进行音长赋值、对每一个音符输出简谱相应音高音长的表达符(对于实时展现则为输出,对于简谱的计算结果则为记录)、记位器根据音长规则前进相应距离、运行腔格转换表达运算,以上步骤循环直至无音高符可读,则翻译终止。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编码转化翻译为简谱的总体算法流程。图2是4/4拍音长运算的详细算法流程图。图3是腔格转换表达运算详细算法流程图。具体实施例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重点在于阐述本编码方式和算法的呈现和计算及编程逻辑,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下,本实施例为工尺谱编码的直接格式举例。以音高区段1位为优选,采用字母a-t方式编码,对应音域从低音1到高音3;腔格区段1位为优选,采用字母x-z编码,分别为撮腔、擞腔、豁腔;音长区段采用静态位4位编码方式,每一位除空值外,为阿拉伯数字1-8,对应:板、小眼、中眼、赠板、侧小眼、侧中眼、腰板、和赠腰板。输入后以0为空值存储。按以上方式以6位为一个音符时,6位中第一位为音高区段、第2位为腔格区段、第3-6位为音长区段。现举一例:工尺谱的“工(右上角板)六(无标记)五(右上角小眼、由侧中眼)”则对应编码:“j01000l00000m02300”,最终可翻译为“(小节第一拍开始)356-”。实施例2如下。本实施例旨在阐述编码转化翻译为简谱的总体算法流程。流程图见图1,具体细节如下。第一步,判断四二拍或四四拍,通过读取一段完整工尺谱编码,在存在小眼的小节范围,视为四四拍,没有小眼的小节视为4/4拍,如一整段都没有小眼,则整段为4/2拍,如个别地方出现小眼,计算连续出现小眼的小节数,如小节数超过2个,则视为局部变化,将出现小眼的小节算为4/4拍,否则算为错误编码,提示编写或审阅者校正。本实施例中以简谱的编码模式如下:为对应本工尺谱编码,简谱的编码模式为1位音高编码(与工尺谱一一对应),1位腔格编码(仅包括豁腔),1位音长编码(采用16进制编码,共16个值)。将每拍划分为4个音长位,对于四四拍,每小节共分为16基本音长位,即距离小节起始,共有0拍、0.25拍、0.5拍、0.75拍、1拍、1.25拍……依次类推,直至4.75拍等16个位置。以音长=1视为0.25拍,相应的,音长=2位0.5拍,音长=3位0.75拍,音长=4位1拍,以此类推。通过记位器变量的不断变化赋值记录位置,记位器变量也为16进制编码,最后一位为小节中的位置,倒数第二位为小节数,例如093为第9小节的小节起始0.75拍位置。通过记位器变量不断的加减计算,移动从上板后第一拍的记位器位置。定期与工尺的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记录传统工尺谱的计算机编码方式,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一个具体工尺,包括至少三个编码区段,即音高区段、腔格区段和音长区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记录传统工尺谱的计算机编码方式,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一个具体工尺,包括至少三个编码区段,即音高区段、腔格区段和音长区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方式,其特征在于,目的或用途之一在于可通过机器自动翻译转换为简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方式,其特征在于,目的或用途之一在于记录传统昆曲音乐曲谱,对于每一个唱词单字,采用逐个具体工尺的三个编码区依次重复方式编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昆曲音乐记录方式,以音高区段、腔格区段和音长区段依次为第一编码区段、第二编码区段和第三编码区段,即,某字的工尺编码位:第一工尺的音高区段第一工尺的腔格区段第一工尺的音长区段第二工尺的音高区段第二工尺的腔格区段第二工尺的音长区段……依次类推,直到该单字的工尺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昆曲音乐记录方式,以音高区段、音长区段和腔格区段依次为第一编码区段、第二编码区段和第三编码区段为例,即,某字的工尺编码位:第一工尺的音高区段第一工尺的音长区段第一工尺的腔格区段第二工尺的音高区段第二工尺的音长区段第二工尺的腔格区段……依次类推,直到该单字的工尺结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方式,音高区段至少1位,不超过4位,优选为1位,优选采用字母(a-t或A-T)方式编码,或次优选择采用2位阿拉伯数字或阿拉伯数字与字母组合方式编码,编码音域范围至少从低音3(即工尺谱的低音“工”)到高音3(即工尺谱的“仜”),优选音域范围从低音1(即工尺谱的低音“上”)到高音3(即工尺谱的“仜”);腔格区段至少为1位,不超过2位,优选为1位,优选采用剩余字母如(x-z或X-Z),次优选采用标点符号编码,腔格编码至少包含3种昆曲腔格:撮腔(等同迭腔)、擞腔、豁腔;音长区段采用静态位数则至少为4位,采用动态位数则应可达到4位,优选位数为4位静态位数,优选编码方式为阿拉伯数字,编码范围至少为:板、小眼、中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墩庐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