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756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内壳体,且外壳体和内壳体均为圆筒形,并且外壳体的内壁和内壳体的外壁为滑动连接,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的侧壁上均竖向等距开设有条形通孔,且外壳体上条形通孔的宽度小于内壳体上条形通孔的宽度,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的底部设置有支板,支板的一侧安装有温湿度监控器主体,所述内壳体的底部内壁通过横杆连接有轴杆,轴杆的下端连接有电机。该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装置采用内壳体和外壳体相配合的结构设计,既能够保证温湿度监控器主体的正常使用,且使得湿度监控器主体在喷灌期间能够得到遮挡保护,从而可防止水分入侵的问题。

A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nitoring device for Agricultural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设备
,具体为一种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传统的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器缺少保护装置,在喷灌时水分会洒到和滴到其上,导致设备有损坏的风险,有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温湿度监控器受到喷灌时水分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内壳体,且外壳体和内壳体均为圆筒形,并且外壳体的内壁和内壳体的外壁为滑动连接,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的侧壁上均竖向等距开设有条形通孔,且外壳体上条形通孔的宽度小于内壳体上条形通孔的宽度,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的底部设置有支板,支板的一侧安装有温湿度监控器主体,所述内壳体的底部内壁通过横杆连接有轴杆,轴杆的下端连接有电机。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胶垫,胶垫与外壳体通过胶合固定。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四角对称设置有支脚,支脚与外壳体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优选的,所述横杆关于轴杆外环绕设置有多根,且横杆与轴杆和内壳体均通过螺丝连接。优选的,所述顶盖为圆形,且顶盖与外壳体的上端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顶盖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把手与顶盖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装置采用内壳体和外壳体相配合的结构设计,既能够保证温湿度监控器主体的正常使用,且使得湿度监控器主体在喷灌期间能够得到遮挡保护,从而可防止水分入侵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装置内部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装置内壳体和外壳体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装置外壳体正视图。图中:1、支板,2、内壳体,3、胶垫,4、外壳体,5、支脚,6、温湿度监控器主体,7、轴杆,8、横杆,9、电机,10、顶盖,11、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装置,包括外壳体4,外壳体4内设置有内壳体2,且外壳体4和内壳体2均为圆筒形,并且外壳体4的内壁和内壳体2的外壁为滑动连接,外壳体4和内壳体2的侧壁上均竖向等距开设有条形通孔,且外壳体4上条形通孔的宽度小于内壳体2上条形通孔的宽度,当外壳体4和内壳体2的条形通孔重叠时,则内壳体2内部的空间能够处于敞开状态,让温湿度监控器主体6能够稳定的发挥其作用,而当外壳体4和内壳体2的条形通孔错开时,则内壳体2内部的空间能够处于封闭状态,在此期间进行喷灌则不会对温湿度监控器主体6造成影响,有效的对温湿度监控器主体6形成了保护,外壳体4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0,顶盖10为圆形,且顶盖10与外壳体4的上端为螺纹连接,该结构使得顶盖10可方便的拆装,顶盖10的顶部设置有把手11,把手11与顶盖10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该结构能够增加顶盖10的着力位置,更便于操作者对顶盖10控制,顶盖10的底部设置有支板1,支板1与顶盖10通过焊接固定,支板1的一侧安装有温湿度监控器主体6,温湿度监控器主体6通过螺丝连接,该结构使得温湿度监控器主体6可安装进入内壳体2中,且能够随着顶盖10一并取出,十分方便维修和维护,内壳体2的底部内壁通过横杆8连接有轴杆7,轴杆7的下端连接有电机9,轴杆7与电机9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9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外壳体4底部,该结构使得内壳体2能够由电机9带动旋转,让内壳体2内腔的启闭可自动进行,横杆8关于轴杆7外环绕设置有多根,且横杆8与轴杆7和内壳体2均通过螺丝连接,横杆8的数量如图2中所示,该结构使得轴杆7和内壳体2连接处的作用力更加均匀,从而更加稳定,外壳体4的内壁上设置有胶垫3,胶垫3与外壳体4通过胶合固定,胶垫3具有弹性,能够提高外壳体4和内壳体2连接时的紧密性,进而可提高两者错开后的密封性,外壳体4的底部四角对称设置有支脚5,支脚5与外壳体4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支脚5能够将该装置架起,使得该装置保持稳定。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装置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当喷灌即将开始时,电机9启动,电机9带动轴杆7旋转,轴杆7通过横杆8与内壳体2连接,使得内壳体2能够被带动旋转,外壳体4和内壳体2的侧壁上均竖向等距开设有条形通孔,且外壳体4上条形通孔的宽度小于内壳体2上条形通孔的宽度,当外壳体4和内壳体2的条形通孔重叠时,则内壳体2内部的空间能够处于敞开状态,让温湿度监控器主体6能够稳定的发挥其作用,而当外壳体4和内壳体2的条形通孔错开时,则内壳体2内部的空间能够处于封闭状态,在此期间进行喷灌则不会对温湿度监控器主体6造成影响,有效的对温湿度监控器主体6形成了保护,这就是该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装置的工作原理。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装置,包括外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4)内设置有内壳体(2),且外壳体(4)和内壳体(2)均为圆筒形,并且外壳体(4)的内壁和内壳体(2)的外壁为滑动连接,所述外壳体(4)和内壳体(2)的侧壁上均竖向等距开设有条形通孔,且外壳体(4)上条形通孔的宽度小于内壳体(2)上条形通孔的宽度,所述外壳体(4)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0),顶盖(10)的底部设置有支板(1),支板(1)的一侧安装有温湿度监控器主体(6),所述内壳体(2)的底部内壁通过横杆(8)连接有轴杆(7),轴杆(7)的下端连接有电机(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装置,包括外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4)内设置有内壳体(2),且外壳体(4)和内壳体(2)均为圆筒形,并且外壳体(4)的内壁和内壳体(2)的外壁为滑动连接,所述外壳体(4)和内壳体(2)的侧壁上均竖向等距开设有条形通孔,且外壳体(4)上条形通孔的宽度小于内壳体(2)上条形通孔的宽度,所述外壳体(4)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0),顶盖(10)的底部设置有支板(1),支板(1)的一侧安装有温湿度监控器主体(6),所述内壳体(2)的底部内壁通过横杆(8)连接有轴杆(7),轴杆(7)的下端连接有电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物联网用温湿度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4)的内壁上设置有胶垫(3),胶垫(3)与外壳体(4)通过胶合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永杰孙丽媛姜福宏骆强周万禹于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