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供电的变色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731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供电的变色玻璃,包括电致变色玻璃和为电致变色玻璃提供电能的透明发电玻璃,还包括第一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粘结在第二钢化玻璃靠近第一钢化玻璃的一侧,所述透明发电玻璃粘结在第一钢化玻璃靠近第二钢化玻璃一侧,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之间固定连接且平行设置,透明发电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且能够为电致变色玻璃提供电能,无需额外提供能源,透明发电玻璃与电致变色玻璃能够替换现有的玻璃,无需增加额外装置,简洁美观,太阳光强较弱时能够恢复为普通玻璃的效果。

A kind of color changing glass with self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自供电的变色玻璃
本技术涉及变色玻璃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供电的变色玻璃。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带电离子与材料发生掺杂和去掺杂,导致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材料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进而光学性能在可见光及红外区域内发生可逆变化的现象,利用该原理制备的电致变色玻璃能对太阳光辐射的可见光透过该玻璃时的透过率进行调节。现有技术中进行遮阳一般采用增加窗帘、百叶窗等方式实现,进行节能则采用低辐射玻璃实现,或使用额外电源提供电能给电致变色玻璃,实现太阳光光透过率的调节,但窗帘和百叶窗都是额外增加的,降低了使用环境的美观度,采用低辐射玻璃后只能被动接受低辐射玻璃的效果,无法在太阳光强不大时恢复正常玻璃的效果,增加额外的电源则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供电的变色玻璃,透明发电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且能够为电致变色玻璃提供电能,无需额外提供能源,透明发电玻璃与电致变色玻璃能够替换现有的玻璃,无需增加额外装置,简洁美观,太阳光强较弱时能够恢复为普通玻璃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自供电的变色玻璃,包括电致变色玻璃和为电致变色玻璃提供电能的透明发电玻璃,还包括第一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粘结在第二钢化玻璃靠近第一钢化玻璃的一侧,所述透明发电玻璃粘结在第一钢化玻璃靠近第二钢化玻璃一侧,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固定连接且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发电玻璃包括第一正极和第一负极,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第二正极和第二负极,所述第一正极与第二正极之间采用第一导线连接,所述第一负极和第二负极之间采用第二导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变色玻璃还包括与第一导线、第二导线连接的充放电控制电路,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连接有锂电池,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将透明发电玻璃产生的电能为锂电池充电,且将锂电池中的电能提供给电致变色玻璃进行变色。进一步地,所述变色玻璃还包括与充放电控制电路连接的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压控制电路通过控制锂电池提供给电致变色玻璃的电压来调节电致变色玻璃的变色深度。进一步地,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包括依次叠置的玻璃基板、离子阻挡层、第一导电层、EC堆叠层以及第二导电层。进一步地,所述EC堆叠层包括依次叠置的电致变色层、离子传导层以及对电极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透明发电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且能够为电致变色玻璃提供电能,无需额外提供能源,透明发电玻璃与电致变色玻璃的结合能够替换现有的玻璃,无需增加额外装置,简洁美观,太阳光强较弱时能够恢复为普通玻璃的效果。2.本技术设有充放电控制电路和锂电池,透明发电玻璃产生电能的电压不稳,且当太阳光强度不够时会停止发电,充放电控制电路能够将透明发电玻璃产生的电能转化为合适的电压为锂电池充电,且将锂电池中电能转化为合适的电压提供给电致变色玻璃进行变色,及时太阳光强度不够时,仍然能够为电致变色玻璃提供电能,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了变色玻璃的变色稳定性。3.本技术设置有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压控制电路能够控制锂电池提供给电致变色玻璃的电压,电致变色玻璃的电压发生改变时,其变色深度发生改变,通过设置电压控制电路,能够手动或自动控制变色玻璃的变色深度,提升了变色玻璃的可控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变色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正极、第二正极、第一负极和第二负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充放电控制电路和电压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致变色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透明发电玻璃为一种光透过率良好,且能进行发电的玻璃,本实施例中的透明发电玻璃采用ClearVue玻璃,该种透明发电玻璃相较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光透率更高,能够与电致变色玻璃结合,替换现有的普通玻璃。如图1所示,一种能够自供电的变色玻璃,包括电致变色玻璃40和为电致变色玻璃提供电能的透明发电玻璃30,还包括第一钢化玻璃10和第二钢化玻璃20,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粘结在第二钢化玻璃靠近第一钢化玻璃的一侧,所述透明发电玻璃粘结在第一钢化玻璃靠近第二钢化玻璃一侧,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固定连接且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之间通过夹胶50进行粘合,使第一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成为一体式结构,透明发电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且能够为电致变色玻璃提供电能,无需额外提供能源,透明发电玻璃与电致变色玻璃的结合能够替换现有的玻璃,无需增加额外装置,简洁美观,太阳光强较弱时能够恢复为普通玻璃的效果。如图2所示,所述透明发电玻璃30包括第一正极31和第一负极32,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第二正极41和第二负极42,所述第一正极与第二正极之间采用第一导线连接33,所述第一负极和第二负极之间采用第二导线连接34,采用该方式进行连接时,透明发电玻璃产生的电能直接提供给电致变色玻璃进行变色,当太阳光的辐射较强时,透明发电玻璃提供给电致变色玻璃的电压较大,电致变色玻璃颜色较深,能够降低太阳光的透过率,当太阳光的辐射较弱时,透明发电玻璃提供给电致变色玻璃的电压较小,电致变色玻璃颜色变化较浅,对太阳光的透过率影响不大,实现对太阳光的自适应调节。如图3所示,所述变色玻璃还包括与第一导线、第二导线连接的充放电控制电路61,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连接有锂电池70,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将透明发电玻璃产生的电能为锂电池充电,且将锂电池中的电能提供给电致变色玻璃进行变色,本技术设有充放电控制电路和锂电池,透明发电玻璃产生电能的电压不稳,且当太阳光强度不够时会停止发电,充放电控制电路能够将透明发电玻璃产生电能转化为合适的电压为锂电池充电,且将锂电池中电能转化为合适的电压提供给电致变色玻璃进行变色,及时太阳光强度不够时,仍然能够为电致变色玻璃提供电能,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了变色玻璃的变色稳定性。如图4所示,所述变色玻璃还包括与充放电控制电路连接的电压控制电路62,所述电压控制电路通过控制锂电池提供给电致变色玻璃的电压来调节电致变色玻璃的变色深度,本技术设置有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压控制电路能够控制锂电池提供给电致变色玻璃的电压,电致变色玻璃的电压发生改变时,其变色深度发生改变,通过设置电压控制电路,能够手动或自动控制变色玻璃的变色深度,提升了变色玻璃的可控性。如图5所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包括依次叠置的玻璃基板81、离子阻挡层82、第一导电层83、EC堆叠层以及第二导电层87;所述EC堆叠层包括依次叠置的电致变色层84、离子传导层85以及对电极层86;所述第二正极41与第一导电层相连,所述第二负极42与第二导电层相连,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对EC堆叠层施加电场时,对电极层86中的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自供电的变色玻璃,包括电致变色玻璃(40)和为电致变色玻璃提供电能的透明发电玻璃(3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钢化玻璃(10)和第二钢化玻璃(20),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粘结在第二钢化玻璃靠近第一钢化玻璃的一侧,所述透明发电玻璃粘结在第一钢化玻璃靠近第二钢化玻璃一侧,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固定连接且平行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自供电的变色玻璃,包括电致变色玻璃(40)和为电致变色玻璃提供电能的透明发电玻璃(3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钢化玻璃(10)和第二钢化玻璃(20),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粘结在第二钢化玻璃靠近第一钢化玻璃的一侧,所述透明发电玻璃粘结在第一钢化玻璃靠近第二钢化玻璃一侧,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固定连接且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自供电的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发电玻璃(30)包括第一正极(31)和第一负极(32),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第二正极(41)和第二负极(42),所述第一正极与第二正极之间采用第一导线(33)连接,所述第一负极和第二负极之间采用第二导线(3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自供电的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玻璃还包括与第一导线、第二导线连接的充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王忠禹牛晓周凌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威迪变色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