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兰萍专利>正文

一种影像诊断对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72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影像诊断对比设备,包括支撑柱,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柱螺纹连接螺杆,所述螺杆固定连接转盘,所述螺杆铰接支撑板的下侧中心,所述支撑板的下侧固定连接对称的圆杆一,对称的所述圆杆一分别穿过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凸形圆槽,所述支撑板铰接对比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支撑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影像诊断对比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影像诊断对比设备,有利于实现影像诊断对比。

An image diagnosis and comparis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影像诊断对比设备
本技术涉及支撑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影像诊断对比设备。
技术介绍
影像诊断是医生诊断患者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也是医生给患者讲解病情的主要依据。为了给患者讲解清楚患者的病情,医生需要将前后两次的影像片对比给患者看。以往的时候,主要依靠医生手持前后两次给患者讲解。浪费了医生大量的时间跟精力。目前,还缺少一种设备实现两张影像片同时对比观察。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影像诊断对比设备,有利于实现影像诊断对比。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影像诊断对比设备,包括支撑柱,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柱螺纹连接螺杆,所述螺杆固定连接转盘,所述螺杆铰接支撑板的下侧中心,所述支撑板的下侧固定连接对称的圆杆一,对称的所述圆杆一分别穿过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凸形圆槽,所述支撑板铰接对比机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对比机构包括对称圆杆二,对称的所述圆杆二分别铰接所述支撑板,对称的所述圆杆二分别固定连接观察框,对称的所述观察框分别固定连接方板,对称的所述方板分别对应所述支撑板螺纹连接顶丝。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对称的所述观察框分别固定连接凸形圆块,对称的所述凸形圆块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凸形圆槽内,对称的所述观察框分别固定连接对称的U形杆,每个所述U形杆分别固定连接圆杆四的两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圆杆四分别穿过方杆二的一端,每个所述方杆二分别固定连接圆杆三,每个所述圆杆三分别设置在圆环底板上的弧形轨道内,每个所述圆杆三分别固定连接止动块,每个所述止动块分别设置在圆环的凹槽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板的上侧中心固定连接方杆一,所述方杆一穿过所述圆环的中心,所述支撑板的中心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圆环的底板中心,所述弹簧环套所述方杆一。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对称的所述观察框分别设置有半球槽,对称的所述观察框分别铰接盖板,对称的所述盖板分别固定连接半球,对称的所述半球分别匹配对应的所述半球槽,对称的所述盖板分别固定连接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装置设置有方杆二,通过移动方杆二的位置,将方杆二放到影像片适当位置,方便医生与患者观察两张影像片的不同之处;(2)本装置的两个观察框可以转动,通过摆动观察框的位置,方便医生与患者观察;(3)本装置设置有弹簧,方便方杆二的自动复位。本技术为影像诊断对比设备,有利于实现影像诊断对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的圆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中:1、方杆一,2、支撑板,3、圆杆一,4、螺杆,5、转盘,6、支撑柱,7、凸形圆槽,8、圆环,9、弹簧,11、圆杆二,12、止动块,13、弧形轨道,14、圆杆三,15、方杆二,16、盖板,17、半球,18、凸形圆块,19、观察框,20、圆杆四,21、U形杆,22、把手,23、半球槽,24、顶丝、25、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8所示,本技术包括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螺纹连接螺杆4,所述螺杆4固定连接转盘5,所述螺杆4铰接支撑板2的下侧中心,所述支撑板2的下侧固定连接对称的圆杆一3,对称的所述圆杆一3分别穿过所述支撑柱6,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凸形圆槽7,所述支撑板2铰接对比机构。所述对比机构包括对称圆杆二11,对称的所述圆杆二11分别铰接所述支撑板2,对称的所述圆杆二11分别固定连接观察框19,对称的所述观察框19分别固定连接方板25,对称的所述方板25分别对应所述支撑板2螺纹连接顶丝24。对称的所述观察框19分别固定连接凸形圆块18,对称的所述凸形圆块18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凸形圆槽7内,对称的所述观察框19分别固定连接对称的U形杆21,每个所述U形杆21分别固定连接圆杆四20的两端。每个所述圆杆四20分别穿过方杆二15的一端,每个所述方杆二15分别固定连接圆杆三14,每个所述圆杆三14分别设置在圆环8底板上的弧形轨道13内,每个所述圆杆三14分别固定连接止动块12,每个所述止动块12分别设置在圆环8的凹槽内。所述支撑板2的上侧中心固定连接方杆一1,所述方杆一1穿过所述圆环8的中心,所述支撑板2的中心通过弹簧9固定连接所述圆环8的底板中心,所述弹簧9环套所述方杆一1。对称的所述观察框19分别设置有半球槽23,对称的所述观察框19分别铰接盖板16,对称的所述盖板16分别固定连接半球17,对称的所述半球17分别匹配对应的所述半球槽23,对称的所述盖板16分别固定连接把手22。所述支撑框19及所述盖板16的材料为透明亚克力板。所述螺杆4具有自锁功能。所述半球17的材料为橡胶。本技术工作流程为:初始状态方杆二15接触U形杆21的下侧,向外拉把手22,把手22带动盖板16转动,盖板16带动半球17从半球槽23中脱出,将影像片正对观察框19,推动把手22,使半球17进入半球槽23,盖板16和观察框19夹紧影像片。转动转盘5,转盘5带动螺杆4转动,螺杆4沿支撑柱6移动,螺杆4带动支撑板2移动,支撑板2带动方杆一1、圆杆一3、弹簧9、及圆杆二11移动,圆杆二11带动观察框19移动,支撑框19带动凸形圆块18、U形杆21、圆杆四20、盖板17、半球17及方板25移动,弹簧9带动圆环8移动,圆环8带动止动块12移动,止动块12带动圆杆三14及方杆二15移动,支撑框19及盖板17带动影像片移动,直到影像片移动到合适位置,停止转动转盘5。根据医生和患者的位置,拧松顶丝24,转动观察框19,观察框19带动圆杆二11转动,观察框19带动凸形圆块18沿凸形圆槽7移动,观察框19带动U形杆21、圆杆四20、盖板17、半球17及方板25摆动,圆杆四20带动方杆二15摆动,方杆二15带动圆杆三14沿弧形轨道13移动,圆杆三14带动止动块12摆动,支撑框19及盖板17带动影像片移动,直到影像片摆动到合适位置,拧紧顶丝24。当需要找到两张影像片不同之处时,向上拉圆环8,圆环8沿方杆一1移动,圆环8拉伸弹簧9,圆环8带动止动块12及圆杆三14移动,圆杆三14带动方杆二15沿圆杆四20移动,直到方杆二15移动到合适位置,停止移动圆环8,医生对患者进行讲解,讲解完毕,松开手,弹簧9恢复,方杆二15恢复原位。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影像诊断对比设备,包括支撑柱(6),其特征是:/n所述支撑柱(6)螺纹连接螺杆(4);/n所述螺杆(4)固定连接转盘(5);/n所述螺杆(4)铰接支撑板(2)的下侧中心;/n所述支撑板(2)的下侧固定连接对称的圆杆一(3);/n对称的所述圆杆一(3)分别穿过所述支撑柱(6);/n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凸形圆槽(7);/n所述支撑板(2)铰接对比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诊断对比设备,包括支撑柱(6),其特征是:
所述支撑柱(6)螺纹连接螺杆(4);
所述螺杆(4)固定连接转盘(5);
所述螺杆(4)铰接支撑板(2)的下侧中心;
所述支撑板(2)的下侧固定连接对称的圆杆一(3);
对称的所述圆杆一(3)分别穿过所述支撑柱(6);
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凸形圆槽(7);
所述支撑板(2)铰接对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诊断对比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对比机构包括对称圆杆二(11),对称的所述圆杆二(11)分别铰接所述支撑板(2),对称的所述圆杆二(11)分别固定连接观察框(19),对称的所述观察框(19)分别固定连接方板(25),对称的所述方板(25)分别对应所述支撑板(2)螺纹连接顶丝(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诊断对比设备,其特征是:对称的所述观察框(19)分别固定连接凸形圆块(18),对称的所述凸形圆块(18)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凸形圆槽(7)内,对称的所述观察框(19)分别固定连接对称的U形杆(21),每个所述U形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兰萍
申请(专利权)人:吴兰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