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试验腔体以及设于试验腔体内的绕组,绕组上设有局部放电缺陷,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端穿过试验腔体并与绕组的一端连接,绕组的另一端接地;试验腔体的内壁上还设有用于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局部放电传感器;其中,试验腔体内填充有变压器油。通过在绕组上设置局部放电缺陷,并在试验腔体内设置局部放电传感器,使得能够通过局部放电传感器检测绕组在冲击电压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局部放电信号,从而实现通过检测到的局部放电信号获得变压器在冲击电压下各个位置的局部放电特性以及局部放电源的位置。
A test system for partial discharge detection and location of transformer w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试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变电站内的核心设备,其通过变换交流电压、电流而传输交流电能,因而其安全运行关系着整个电网的安全。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除了会经受工频电压之外,还可能遭受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对于雷电冲击电压,其是由自然界雷雨天气所导致的;而对于操作冲击电压,其是由断路器动作等所产生的。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的波形均是迅速上升,然后逐渐下降,它们均具有电压幅值高,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在冲击电压的作用下,变压器绕组极易产生局部放电,而掌握冲击电压下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特性,对于掌握其整体绝缘性能,改善其绝缘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工频电压作用下局部放电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冲击电压下局部放电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于变压器绕组这种具有分布式结构的设备,在冲击电压下的局部放电检测及分析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能够检测变压器在冲击电压下各个位置的局部放电特性,并且能够确定局部放电源的位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试验腔体以及设于所述试验腔体内的绕组,所述绕组上设有局部放电缺陷,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试验腔体并与所述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试验腔体的内壁上还设有用于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局部放电传感器;其中,所述试验腔体内填充有变压器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局部放电传感器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局部放电传感器均匀地分布在所述试验腔体的内侧壁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局部放电传感器的频率为300MHz-3GMHz。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绕组包括多个绕组段,且多个所述绕组段依次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绕组段上设有所述局部放电缺陷。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局部放电缺陷包括尖端缺陷和沿面缺陷。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还包括示波器,所述局部放电传感器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试验腔体的内壁并与所述示波器的输入端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还包括分压器,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端还与所述分压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分压器的另一端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还包括高压套管,所述高压套管设于所述试验腔体的顶部;则,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试验腔体与所述绕组的一端连接,具体为: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高压套管与所述绕组的一端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试验腔体内的匹配电阻;则,所述绕组的另一端接地,具体为:所述绕组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匹配电阻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试验腔体的材料为金属,且所述试验腔体的顶部为锥形。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试验腔体以及设于所述试验腔体内的绕组,所述绕组上设有局部放电缺陷,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试验腔体并与所述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试验腔体的内壁上还设有用于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局部放电传感器;其中,所述试验腔体内填充有变压器油。通过在所述绕组上设置所述局部放电缺陷,并使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试验腔体与所述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的另一端接地,使得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所产生的冲击电压能够传输至所述试验腔体内的所述绕组上,以使所述绕组在冲击电压的作用下产生局部放电信号,同时通过在所述试验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所述局部放电传感器,使得能够通过所述局部放电传感器检测所述局部放电信号,以实现通过检测到的所述局部放电信号获得变压器在冲击电压下的局部放电特性以及局部放电源的位置,从而实现了检测变压器在冲击电压下各个位置的局部放电特性,并且实现了对变压器中局部放电源的定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冲击电压发生器;2、试验腔体;3、绕组;31、绕组段;4、局部放电传感器;5、分压器;6、高压套管;7、匹配电阻;8、显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说明中,上、下、左、右、顶部和底部等方位的描述都是针对图1进行限定的,当所述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的放置方式发生改变时,其相应的方位的描述也将根据放置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本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1、试验腔体2以及设于所述试验腔体2内的绕组3,所述绕组3上设有局部放电缺陷(图中未示出),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1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试验腔体2并与所述绕组3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试验腔体2的内壁上还设有用于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局部放电传感器4;其中,所述试验腔体2内填充有变压器油。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1用于产生雷电冲击电压或操作冲击电压,且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1的参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制;另外,通过在所述试验腔体2内设置所述绕组3,并在所述试验腔体2内填充满变压器油,以模拟实际变压器的结构。优选地,为了使所述试验腔体2最大程度地与实际的变压器吻合,本实施例中所述试验腔体2的材料为金属,且所述试验腔体2的顶部为锥形。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绕组2上设置所述局部放电缺陷,并使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1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试验腔体2并与所述绕组3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3的另一端接地,使得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1所产生的雷电冲击电压或操作冲击电压能够传输至所述试验腔体2内的所述绕组3上,以使所述绕组3在冲击电压的作用下产生局部放电信号,同时通过在所述试验腔体2的内壁上设置所述局部放电传感器4,使得能够通过所述局部放电传感器4检测所述局部放电信号,以实现通过检测到的所述局部放电信号来获得变压器在冲击电压下的局部放电特性以及局部放电源的位置,从而实现了检测变压器在冲击电压下各个位置的局部放电特性,并且实现了对变压器中局部放电源的定位。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所述绕组3的另一端接地,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试验腔体2接地,且所述绕组3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试验腔体2的内底壁上。通过使所述试验腔体2接地,并使所述绕组3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试验腔体2的内底壁上,从而实现了所述绕组3的另一端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局部放电传感器4的数量和位置均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设置,只需满足确保能够检测到所述绕组3在冲击电压的作用下产生的局部放电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试验腔体以及设于所述试验腔体内的绕组,所述绕组上设有局部放电缺陷,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试验腔体并与所述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试验腔体的内壁上还设有用于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局部放电传感器;其中,所述试验腔体内填充有变压器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试验腔体以及设于所述试验腔体内的绕组,所述绕组上设有局部放电缺陷,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试验腔体并与所述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试验腔体的内壁上还设有用于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局部放电传感器;其中,所述试验腔体内填充有变压器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放电传感器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局部放电传感器均匀地分布在所述试验腔体的内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放电传感器的频率为300MHz-3GMHz。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包括多个绕组段,且多个所述绕组段依次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绕组段上设有所述局部放电缺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放电缺陷包括尖端缺陷和沿面缺陷。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杨芸,蒲金雨,王国利,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