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超宽带吸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613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超宽带吸收器,包括若干个周期阵列排布的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层金属、中间介质层和顶层金属,底层金属、中间介质层和顶层金属的几何中心重合,中间介质层和顶层金属的结构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收器能够实现从紫外到近红外波段的超宽带吸收,结构简单,易于大规模的生产,与偏振无关,并且在大角度斜入射时仍然有较高的吸收率。

An ultra wide band absorber in the ultraviolet visible near infrared b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超宽带吸收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材料和电磁波吸收器
,涉及一种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超宽带吸收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吸收器在光电探测器、热发射器、紫外防护以及军事隐身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表面等离激元是指入射的电磁波和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电磁振荡现象,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沿金属表面传播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其具有波长小,电磁场分布高度局域化的特点;二是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SPs),通常出现在亚波长金属颗粒中,是一种非传导的形式。近年来,利用表面等激元共振的机理设计吸收器被众多研究人员所关注,这种机制吸收率高、结构单元小且角度不敏感。特别是利用超材料激发表面等离激元,超材料是指经过人工设计单元结构来改变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所得的一种复合材料,它与自然界中的传统材料有着十分不同的性质,可以通过调节结构单元的形状和材料性质进而对电磁波进行人为调控。由于超材料具有奇特的、可调控的电磁性质,因此超材料成为电磁吸收器领域研究的热点。r>传统的宽带吸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超宽带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周期阵列排布的单元(1),每个所述单元(1)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层金属(2)、中间介质层(3)和顶层金属(4),所述底层金属(2)、中间介质层(3)和顶层金属(4)的几何中心重合,所述中间介质层(3)和顶层金属(4)的结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超宽带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周期阵列排布的单元(1),每个所述单元(1)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层金属(2)、中间介质层(3)和顶层金属(4),所述底层金属(2)、中间介质层(3)和顶层金属(4)的几何中心重合,所述中间介质层(3)和顶层金属(4)的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超宽带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介质层(3)和顶层金属(4)的结构为花瓣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超宽带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瓣状结构包括一个正方形和四个直径与该正方形边长相等的半圆,且四个半圆的直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军吴必园翟治珠魏亚飞王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