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露天煤矿放射性环境地质综合调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地质调查以及环境评价技术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能含有少量放射性元素的露天煤矿放射性环境地质综合调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矿产开发产生的污染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矿产资源产生的放射性危害也逐步进入公众的视野。因此,开展露天煤矿(尤其是含有少量放射性元素的矿产资源)开发的放射性环境地质评价,即是保证环境质量防止放射性污染、保障人员健康的必要工作,也是消除公众放射性恐慌保证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措施。目前尚缺少系统的露天煤矿放射性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评价方法,而本方法以人员在环境中的辐射环境安全为主要考虑对象,从露天煤矿的辐射环境外在表现、本质、影响三个方面为出发点,进行系统调查评价:首先综合评价环境伽马吸收剂量率、以及氡子体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氡、氡析出率、空气氡浓度等)的危害程度并分级;兼顾调查异常区岩土水的核素含量,查明放射性异常原因并评价辐射环境影响;对开采区周边区域地下水放射性进行调查,评价煤矿开采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露天煤矿放射性环境地质综合调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露天煤矿重点区及主要影响区内开展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调查,包括开采区(采坑、剥离平面)、排土堆、尾矿堆、煤矿运输道路、工矿企业污水排放口、煤矿开采影响区等,查明区域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并根据测量结果评价分级,圈定安全区、偏高区、危险区。/nS2:在露天煤矿重点区及主要影响区内开展土壤氡浓度、土壤氡析出率测量,结合土壤氡浓度测量、岩土氡析出测量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按照安全区、轻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重度危险区进行分区。/nS3:根据S1和S2步骤结果,针对环境γ辐射剂量率达到危险区的调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露天煤矿放射性环境地质综合调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露天煤矿重点区及主要影响区内开展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调查,包括开采区(采坑、剥离平面)、排土堆、尾矿堆、煤矿运输道路、工矿企业污水排放口、煤矿开采影响区等,查明区域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并根据测量结果评价分级,圈定安全区、偏高区、危险区。
S2:在露天煤矿重点区及主要影响区内开展土壤氡浓度、土壤氡析出率测量,结合土壤氡浓度测量、岩土氡析出测量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按照安全区、轻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重度危险区进行分区。
S3:根据S1和S2步骤结果,针对环境γ辐射剂量率达到危险区的调查点、土壤氡浓度及岩土氡析出率达到重度危险区的调查点进行空气中氡浓度测量,对空气氡浓度测量结果超标点位开展大气中氡浓度长期监测,以5日周期,每5日监测1次,防止空气氡浓度超标直接对区域内人员造成辐射伤害。
S4:根据S1和S2步骤结果,针对环境γ辐射剂量率达到危险区的调查点、土壤氡浓度及岩土氡析出率达到重度危险区的调查点,开展放射性岩土测试样品采取和测试工作,评价岩土放射性核素含量,样品性质以测点现场实际土壤、岩性为准,包括土壤、覆岩、煤及矸石等。同时在煤矿周边区域煤矿排水口、矿坑水等地表水体及底泥开展放射性测试样品采取分析工作,以排除由于含放射性元素粉尘沉积导致的放射性污染;在煤矿临近区域应开展浅层地下水样品采取工作,排除煤矿开采对浅层地下水的放射性环境影响。
S5:依据S1、S2、S3步骤结果,系统开展数据整理及分析工作,根据调查区面积选择合适比例尺绘制放射性测量成果图件,圈定环境γ辐射剂量率危险区、土壤氡浓度氡析出重度污染区,以图件方式进行成果表达。
S6:收集煤矿区域已有资料,结合本次工作进展及前述S1-S5的工作内容编写煤矿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成果报告,报告在详细叙述工作过程、结果后,并提出下面6个方面(但不局限于)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为煤矿放射性环境现状防护以及后续开采提供参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露天煤矿放射性环境地质综合调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调查在露天煤矿重点区及主要影响区内开展,根据测量结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王文旭,孟利山,柳富田,陈社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