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的锅炉装置,包括烟气进口、换热系统和烟气出口;所述换热系统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蒸发器I、蒸发器II、蒸发器III、省煤器I和省煤器II;所述烟气进口设置在所述锅炉装置的顶部,与高温过热器连通;所述烟气出口设置在所述锅炉装置底部,与省煤器II连通;所述换热系统为2套,每套分别对应设置一个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和独立的烟气通道;每套换热系统对应一个矿热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一台矿热炉停运、一台矿热炉运行时情况下长期稳定运转;另外简化烟风管道,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方便、投资节省。
A boiler device suitable for the 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of submerged arc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的锅炉装置
本技术涉及铁合金生产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的锅炉装置。
技术介绍
矿热炉在工业炉窑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世界第一铁合金生产大国,2013年全国铁合金产量突破3000万吨,占世界铁合金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我国铁合金行业90%左右产品采用矿热炉电热法生产,能源消耗比较高,是国家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矿热炉的用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2%,电力消耗备受关注。矿热炉余热利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尤其是利用矿热炉生产过程中排放烟气余热进行发电,发出的电力再回用于生产,既可以降低生产电耗,节约企业的冶炼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可以提高企业的环保水平,因此,矿热炉余热发电技术是一项国家积极鼓励人力推广的节能技术,不仅节约能源,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在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中,余热锅炉是余热回收的第一道门槛。余热锅炉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余热发电工程的成败,余热锅炉效率的高低,则直接影响余热发电量,从而关系到余热发电工程投资的可行性。目前矿热炉余热锅炉型式较多,立式、卧式、L型等各种型式余热锅炉均有采用,并不是选用哪一种型式的锅炉,就一定能长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锅炉装置的选择需要合理的结构设计、适合烟气特性的高效清灰方式、精心的运行操作、严密的维护保养等。目前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的锅炉装置存在烟风管道长、占地面积大、系统复杂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矿热炉余热发电改造系统,项目现场锅炉布置存在空间受限的情况,如何解决成为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br>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的锅炉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的锅炉装置,包括烟气进口、换热系统和烟气出口;所述换热系统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蒸发器I、蒸发器II、蒸发器III、省煤器I和省煤器II;所述烟气进口设置在所述锅炉装置的顶部,与高温过热器连通;所述烟气出口设置在所述锅炉装置底部,与省煤器II连通;所述换热系统为2套,每套分别对应设置一个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和独立的烟气通道;每套换热系统对应一个矿热炉。进一步的,所述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蒸发器I、蒸发器II、蒸发器III、省煤器I和省煤器II的换热面均为管箱式结构;所述每层换热面由管箱底部通风梁支撑。进一步的,还设置一个汽包,所述2套换热系统共用所述汽包。进一步的,还设置一套钢珠清灰装置和锅炉灰斗,钢珠清灰装置还设有挡板,挡板设置在锅炉灰斗内。进一步的,所述烟气通道为全钢内护板通道。进一步的,还包括炉墙,所述炉墙为轻型保温炉墙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锅炉装置为立式钢架结构。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的锅炉装置,包含两个独立的烟气通道,可以在一台矿热炉停运、一台矿热炉运行时情况下长期稳定运转;只配置一台钢珠清灰装置,减少系统的复杂性;两台矿热炉对应一台余热锅炉在空间紧凑情况下,可简化烟风管道,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方便、投资节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钢珠清灰装置;2、汽包;3、烟气进口;4、高温过热器;5、低温过热器;6、蒸发器I;7、蒸发器II;8、蒸发器III;9、省煤器I;10、省煤器II;11、烟气出口;12、锅炉灰斗;13、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的锅炉装置,整体设计为立式钢架结构,该锅炉装置设置有换热系统,换热系统从上至下依次设有5层换热器,分别是:高温过热器4、低温过热器5、蒸发器16、蒸发器II7、蒸发器III8、省煤器I9、省煤器II10,烟气进口3设置在锅炉装置顶部,与高温过热器连通,烟气出口11设置在锅炉装置底部,与省煤器II连通。上述换热器的换热面均为管箱式结构;每层换热面由管箱底部通风梁支撑。该锅炉装置可以设置2套换热系统,每套换热系统均包括一个烟气进口3和一个烟气出口11,每套换热系统的换热面为独立的烟气通道。所以,当该锅炉装置包含有2套换热系统时,该锅炉装置即设置两个烟气进口3,两个烟气出口11和两套换热系统。一套换热系统对应一台矿热炉。该锅炉装置的炉墙(附图中未显示)为轻型保温炉墙结构,锅炉装置的烟气通道为全钢内护板通道。该锅炉装置为单压式,设置一个汽包2,2套换热系统共用一个汽包2。余热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灰尘,灰尘附着在换热面上的粉尘不仅能降低锅炉的热效率,而且使烟气的通过面积减少、气流速度增大、对锅炉的冲刷磨损加大,从而降低锅炉的寿命,所以清灰在余热锅炉余热利用系统中是相当重要。故该锅炉装置还包括钢珠清灰装置1,钢珠清灰装置1还设有挡板13,挡板设置在锅炉灰斗12内。该钢珠清灰装置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整个除灰系统仅在一个电机的作用下,能够完成钢珠循环运输、自动卸料、自动翻倒钢珠、自动珠灰分离、自动播撒、自动清洗钢珠,可实现余热锅炉自动除灰的目的。该锅炉装置有如下优点:1、锅炉装置设置两个独立的烟气通道,可以在一台矿热炉停运、一台矿热炉运行时情况下长期稳定运转。2、该锅炉装置只配置一台钢珠清灰装置,减少系统的复杂性。3、两台矿热炉对应一台余热锅炉在空间紧凑情况下,可简化烟风管道,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方便、投资节省。该锅炉装置具体操作步骤为:一台矿热炉的高温含尘烟气从一侧烟气进口3水平引入锅炉装置,经过高温过热器4、低温过热器5、蒸发器I6、蒸发器II7、蒸发器III8、省煤器I9、省煤器II10后从锅炉下部的灰斗转向经底部的烟气出口11水平引出。另一台矿热炉的高温含尘烟气从另一侧的烟气进口3引入该锅炉装置,同样经过另一套换热系统的高温过热器4、低温过热器5、蒸发器I6、蒸发器II7、蒸发器III8、省煤器19、省煤器II10,换热后从对应的烟气出口11引出。锅炉给水经过真空除氧后,冷凝水通过给水泵送入两级省煤器即省煤器I9和省煤器II10后,送往炉顶的汽包2,和汽包2内已有的水混合成炉水,通过下降管和分配管路送往3个蒸发器即蒸发器I6、蒸发器II7和蒸发器III8,生成的汽水混合物从上集箱的汽水连通管送入汽包2,汽包2内的汽水分离器中分离出蒸汽后送往过热器过热后送汽轮机发电,从而实现矿热炉余热回收利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的锅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进口、换热系统和烟气出口;所述换热系统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蒸发器I、蒸发器II、蒸发器III、省煤器I和省煤器II;所述烟气进口设置在所述锅炉装置的顶部,与高温过热器连通;所述烟气出口设置在所述锅炉装置底部,与省煤器II连通;所述换热系统为2套,每套分别对应设置一个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和独立的烟气通道;每套换热系统对应一个矿热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的锅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进口、换热系统和烟气出口;所述换热系统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蒸发器I、蒸发器II、蒸发器III、省煤器I和省煤器II;所述烟气进口设置在所述锅炉装置的顶部,与高温过热器连通;所述烟气出口设置在所述锅炉装置底部,与省煤器II连通;所述换热系统为2套,每套分别对应设置一个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和独立的烟气通道;每套换热系统对应一个矿热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的锅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蒸发器I、蒸发器II、蒸发器III、省煤器I和省煤器II的换热面均为管箱式结构;所述每层换热面由管箱底部通风梁支撑。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明,孙新红,陈慧,朱方青,刘亚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