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篦冷机风量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395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篦冷机风量调节装置,属于篦冷机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下方的送风系统,所述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和送风管,送风机固定在地面上,送风管一端与送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壳体的底部连通,在送风管伸入壳体内的一端设置有对送风管内的风量进行分割的分割板,分割板与送风管内壁固定连接,在分割板与送风管内壁之间设有对风量进行调控的调节装置,达到提高风量的利用率的效果。

Air volume regulating device of grate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篦冷机风量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篦冷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篦冷机风量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篦冷机是水泥厂熟料烧成系统中的重要主机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对水泥熟料进行冷却、输送,同时为回转窑及分解炉等提供热空气,是烧成系统热回收的主要设备。篦冷机工作是,出窑熟料经窑口卸落到篦冷机的热端篦床上,被倾斜10度并作往复运动的活动篦板推向卸料端,热熟料在推送过程中受来自篦下各冷风室的冷风连续冷却,在篦床末端,小块熟料通过栅条装置落入篦冷机的熟料输送机中,大块熟料则被快速回转的熟料破碎机的锤头所击碎,并被抛回篦床上再冷却,这样反复击打直至粒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落入熟料输送机内。现有的生产过程中,在篦冷机的高温区设置有两组送风系统,送风系统包括风机和送风管,送风管与篦冷机壳的底部进行连通,从而对熟料进行冷却。现有的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从回转窑落到篦床上的熟料粗细颗粒是分开的,粗料侧阻力小,通风容易,需要风量小,吸料侧阻力大,通风能力差,需要较大风量,同时在运动过程中,厚薄不均,厚的地方阻力大,需要有较大的风量,薄的地方风阻小,而大量的风在此不需要的地方就会流失,利用率低,造成浪费,导致加工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篦冷机风量调节装置,达到提高风量的利用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篦冷机风量调节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下方的送风系统,所述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和送风管,送风机固定在地面上,送风管一端与送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壳体的底部连通,在送风管伸入壳体内的一端设置有对送风管内的风量进行分割的分割板,分割板与送风管内壁固定连接,在分割板与送风管内壁之间设有对风量进行调控的调节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熟练从窑口落到篦床上后,篦床在移动的过程中,粗料被推送的速度大于细料被推送的速度,所以壳体远离窑口部分通风容易,需要的风量小,通风容易,所以将调节装置设置在分割板靠近壳体末端的一侧,从而能够对壳体远离窑口端的的风量进行调控,提高风量的利用率。此外,分割板与调节装置的设置,使得高温冷却区设置一组送风系统即可,减少空间占用率,同时也降低加工成本。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板和驱动组件,调节板设置在送风管置于壳体内的一端,并与送风管转动连接,驱动组件与调节板连接驱动调节板在送风管内摆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板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能够在送风管内进行摆动,当调节板向靠近分割板的方向摆动时,调节板对风量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使得风量向靠近窑口的方向吹送,从而能够对靠近窑口的高温区进行充分散热,同时在调节板转动的过程中,还有一部分热量直接吹向壳体远离窑口的部分,既能够达到对窑口的熟料提供充足的风量的效果,同时也能对壳体内远离窑口的粗料也进行充分冷却,有效提高风量的利用率。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扇形齿条和电机,电机输出轴与调节板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齿轮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齿条与送风管外壁转动连接,并与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调节板上的转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调节板在送风管内进行摆动,同时扇形齿条的设置,对调节板的转动起到一定的限定作用,使得调节板能够在送风管内来回摆动,提高风的利用率。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条的弧长小于分割板到送风管内壁间的水平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条的弧长小于分割板到送风管内壁间的水平距离时,有效防止调节板与分割板以及送风管内壁发生碰撞,从而有效提高调节板的使用寿命。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板的高度大于分割板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板的高度大于分割板的高度时,在摆动的过程中,对向远离窑口吹动的风量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保证对高温区的充分冷却。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割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引导板,引导板向背离调节装置的方向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板的设置,对进入分割板与窑口之间的风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有效减少风向远离窑口的方向吹送,从而有效提高风量的利用率。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板与调节板之间的夹角在150°-180°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板与调节板间的夹角在150°-180°之间时,能够有效起到阻挡的作用,提高风的利用率。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风管上设有风量控制装置,风量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板、插接口、连接框和控制丝杠,插接口开设在送风管上,连接框置于送风管内并与送风管固定连接,控制板设置在连接框内并与连接框滑移连接,控制丝杠水平设置并与连接框螺纹连接,控制丝杠的一端与控制板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送风管上设置有控制板后,当转动丝杠,能够调节控制板与送风管之间的重合面积,从而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调节送风管的出风量,提高风量的利用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分割板与调节装置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调节进入壳体内的风量,提高风量的利用率;2、调节板与驱动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调节板能够在送风管内的来回摆动,既能对壳体内远离窑口的熟料进行冷却,也能够对靠近窑口的熟料进行冷却,提高风量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旨在显示调节装置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旨在显示驱动组件时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壳体;2、送风系统;21、送风机;22、送风管;3、分割板;31、引导板;4、调节装置;41、调节板;42、驱动组件;421、齿轮;422、齿条;423、电机;5、风量控制装置;51、控制板;52、插接口;53、连接框;54、控制丝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篦冷机风量调节装置4,如图1和图2,包括壳体1,在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送风系统2,送风系统2包括送风机21和送风管22,送风机21固定在地面上,送风管22一端与送风机21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壳体1的底部连通,在送风管22伸入壳体1内的一端设置有对送风管22内的风量进行分割的分割板3,分割板与送风管22内壁固定连接,在分割板与送风管22内壁之间设有对风量进行调控的调节装置4。如图3所示,将壳体1呈矩形状,壳体1长度方向的一端安装在窑口处。分割板3将送风管22分割成两部分,且分割后的两部分在水平方向上左右对称,调节装置4设置在分割板3远离窑口的一侧,调节装置4包括调节板41和驱动组件42,调节板41设置在送风管22置于壳体1内的一端,并与送风管22转动连接,调节板41与分割板3平行设置,且调节板41的高度大于分割板3的高度,驱动组件42与调节板41连接驱动调节板41在送风管22内摆动;结合图4,驱动组件42包括齿轮421、扇形齿条422和电机423,电机423输出轴与调节板41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且电机423与送风管22外壁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篦冷机风量调节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下方的送风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2)包括送风机(21)和送风管(22),送风机(21)固定在地面上,送风管(22)一端与送风机(21)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壳体(1)的底部连通,在送风管(22)伸入壳体(1)内的一端设置有对送风管(22)内的风量进行分割的分割板(3),分割板(3)与送风管(22)内壁固定连接,在分割板(3)与送风管(22)内壁之间设有对风量进行调控的调节装置(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篦冷机风量调节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下方的送风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2)包括送风机(21)和送风管(22),送风机(21)固定在地面上,送风管(22)一端与送风机(21)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壳体(1)的底部连通,在送风管(22)伸入壳体(1)内的一端设置有对送风管(22)内的风量进行分割的分割板(3),分割板(3)与送风管(22)内壁固定连接,在分割板(3)与送风管(22)内壁之间设有对风量进行调控的调节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篦冷机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调节板(41)和驱动组件(42),调节板(41)设置在送风管(22)置于壳体(1)内的一端,并与送风管(22)转动连接,驱动组件(42)与调节板(41)连接驱动调节板(41)在送风管(22)内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篦冷机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2)包括齿轮(421)、扇形齿条(422)和电机(423),电机(423)输出轴与调节板(41)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齿轮(421)与电机(423)输出轴固定连接,齿条(422)与送风管(22)外壁转动连接,并与齿轮(421)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健曹振华李旭王寿封张忠雷梁学然
申请(专利权)人:涞水金隅冀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