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光学透镜,主要涉及一种具有多个环形槽纹的新型透镜,用于太阳灶和大型望远镜头。现有的凸透镜当其采光面较大时,其厚度和重量都需增加许多,因此而影响其透光性能和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的中心采用平凸透镜,周围分布多个环形槽纹的结构,使其透镜的大小、厚度、重量都可据需要来设计决定,并具备透光性能好、制造成本较低的特点,从而解决了现有透镜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玻璃、塑料制造。(*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学透镜,主要涉及一种具有多个环形槽纹的新型透镜,用于太阳灶和大型望远镜镜头,其可用玻璃或塑料制造。现有的凸透镜其聚集光线的特性广泛运用于科研、生产、国防及其它许多方面,但其结构的设计使得其厚度、重量随面积的增大而增加,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用于太阳灶的聚光镜时不能满足采光面大,又不致使厚度增加许多的要求,作为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对天体的观察也局限于一定的范围,同时存在透明度降低且成本昂贵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凸透镜,使其采光面积可以任意放大而其厚度能保持在1厘米以下,重量也不增加很多,并具备透光性能好、成本造价较低的特点,从而解决现有凸透镜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完成本专利技术目的其一面为一平面,另一面的中心为一平凸透镜,周围分布多个环形槽纹,其环形槽纹的一个侧面和底面相垂直,另一个侧面呈弧形,为一个球面的一条弧带,环形槽纹和中心凸透镜的弧面的曲率半径都完全相等。本技术具有以下附图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结构A-A剖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环形槽纹弧面宽度设计原理图。附图4为本技术透镜工作原理图。其中(1)为中心平凸透镜,(2)环形槽纹。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具体描述如附图所示本技术透镜的一面为一平面,其另一面中心为一平凸透镜,可采用普通的平凸透镜,平凸镜(1)周围分布多个环形槽纹(2),如附图2所示,环形槽纹的一个侧面垂直于底面,另一侧面呈弧形,即一个球面的一条弧带,多个环形槽纹、中心平凸透镜的弧面的曲率半径都相等,其厚度也都完全相同。每一条环形槽纹的弧面宽度都不相等,其弧面宽度根据厚度和弧面半径的大小用绘图法通过位移来确定,如果本技术透镜的厚度为3毫米(不包括底面厚度),那么就根据所选取的透镜焦距,再根据透明体的折射率确定弧面半径,划一园弧,再在园弧上划一直线,使之和这一园弧的顶点距3毫米,再作与这一直线平行的数条直线(数量根据需要而定),使每条直线间的距离都为3毫米,使这些直线和园弧相交,在每一个交点上作相应直线的垂线,最后把园弧轨迹和垂线进行切割,将切块垂直位移使每一切块下端在一条直线上,缺陷部分即为图2剖视图所看到的形状(此法可作为实际制造的一个步骤)。如附图4所示当外来的平行光线照射到透镜的平面一侧后,由于光线是垂直于透明体射进的,所以光线方向不变,但当光线射出透明体的界面时,因折射作用,所以产生聚焦,将需加热的物体置于焦点附近即可。本技术透镜的大小、厚薄、焦距均可据需要而设计。本技术透镜可采用玻璃或有机玻璃制造,采用注塑法、浇铸法、模压法制做。本技术透镜的厚薄可据设计需要而定,因此其重量较轻,制造成本较低,适宜普遍采用。权利要求1.一种透镜,尤其是多环形透镜,可用于太阳灶、大型望远镜等,其特征在于本技术透镜的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中心为一平凸透镜(1),周围分布多个环形槽纹(2),环形槽纹(2)、平凸透镜(1)的弧面的曲率半径都相等,其厚度也都相同。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环形透镜,其特征在于环形槽纹(2)的一个侧面垂直于底面,另一侧面呈弧形,每一条环形槽纹的弧面宽度都不相等。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环形透镜,其特征在于环形槽纹(2)的弧面宽度据厚度和弧面半径的大小,用绘图法通过位移进行确定。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环形透镜,其特征在于其可用玻璃、有机玻璃、塑料制造。专利摘要本技术为光学透镜,主要涉及一种具有多个环形槽纹的新型透镜,用于太阳灶和大型望远镜头。现有的凸透镜当其采光面较大时,其厚度和重量都需增加许多,因此而影响其透光性能和成本。本技术采取的中心采用平凸透镜,周围分布多个环形槽纹的结构,使其透镜的大小、厚度、重量都可据需要来设计决定,并具备透光性能好、制造成本较低的特点,从而解决了现有透镜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可用玻璃、塑料制造。文档编号F24J2/08GK2041791SQ88220739公开日1989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2日专利技术者万胜美 申请人:万胜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镜,尤其是多环形透镜,可用于太阳灶、大型望远镜等,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透镜的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中心为一平凸透镜(1),周围分布多个环形槽纹(2),环形槽纹(2)、平凸透镜(1)的弧面的曲率半径都相等,其厚度也都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胜美,
申请(专利权)人:万胜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