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化、成本经济的槽式太阳能圆弧面聚光热发电装置,属于太阳能热发电
技术介绍
槽式聚光热发电系统作为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基本型式之一,是最早实现商业化运行的热发电技术。在1985-1991年间,LUZ公司在美国加州沙漠地区相继建成9座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总装机容量353.8MW,并经历了四代聚光集热器的更新换代,最终电站的发电成本已经可以与常规能源热力发电厂竞争。此类系统通常包括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的槽型曲面反射镜、借助支撑框架固定在槽型曲面反射镜焦线附近真空集热管,以及通过支撑框架驱动槽型曲面反射镜跟踪太阳的跟踪机构。工作时,槽型曲面反射镜将入射阳光反射聚焦为一条焦线,安置在这条焦线上的接收器可以吸收阳光加热工质,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组发电。在上述系统中,曲面反射镜采用抛物面玻璃背面镜,该镜利用高透过率的低铁玻璃热弯成型制得。由于制造时采用了模具成型工艺,合格的制成品精度控制较好,曲面反射镜的反射焦线质量较高,形状规则,便于接收,因此可以直接用真空集热管作为其接收器。但是另一方面,用低铁玻璃热弯成型制作抛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济型太阳能槽式圆弧面热发电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的槽型圆弧面反射镜、借助支撑框架固定在槽型圆弧面反射镜焦线附近真空集热管、通过支撑框架驱动槽型圆弧面反射镜跟踪太阳的跟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面反射镜由表面粘贴、涂覆或安装有高效反光材料的金属板构成,两边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所述支撑框架上装有可调牵拉机构,所述牵拉机构通过紧固件与金属板中部至少一处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明,张文进,张振远,孙利国,刘晓晖,
申请(专利权)人:张耀明,张振远,张文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