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级利用温差发电的太阳能-燃气复合三联供系统
本技术涉及到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复合利用领域,特别是一种太阳能燃气
,尤其是一种梯级利用温差发电的太阳能燃气复合三联供系统。
技术介绍
煤炭、石油的大量使用和过度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已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目前的光伏发电中仅对不到20%的太阳能进行了有效利用,而剩余将近80%的太阳能是以热能方式耗散至环境中,如能对这部分光伏发电废热实现有效利用则将大幅提升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收益。太阳能由于受天气影响大、连续性差,在阴雨天和夜间无法正常运行,因而限制了太阳能在供暖或制取热水中的应用。与燃气三联供系统进行复合可以克服太阳能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缺陷,保障系统连续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综合能效比。在三联供系统中存在着余热废热大量浪费的现象,因此利用温差发电装置能有效利用各种热能。温差发电器件是利用塞贝克效应(Seebeckcoefficient),直接利用温差产生电能的器件,发电效率与器件的两端温差成正比,即要使温差发电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级利用温差发电的太阳能-燃气复合三联供系统,其特征是:本系统包括太阳能三联供光伏光热组件(14)、第一电磁闸阀(13)、逆变并网装置(15)、燃气热电机组(16)、SCR脱硝装置(17)、吸附式制冷机组(19)、温差发电装置(4)、空调末端单元(1)、第二电磁闸阀(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一水泵(10)、第三电磁闸阀(18)、第二温度传感器(20)、第二水泵(3)、中温蓄热水箱(8)、太阳能聚光板(6)、高温蓄热水箱(5)、热水单元(2)、第三水泵(9)、低温储水箱(7)供热进水管(45)、供热回水管(46)、保温层(41)、温差发电模块(42)、供冷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级利用温差发电的太阳能-燃气复合三联供系统,其特征是:本系统包括太阳能三联供光伏光热组件(14)、第一电磁闸阀(13)、逆变并网装置(15)、燃气热电机组(16)、SCR脱硝装置(17)、吸附式制冷机组(19)、温差发电装置(4)、空调末端单元(1)、第二电磁闸阀(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一水泵(10)、第三电磁闸阀(18)、第二温度传感器(20)、第二水泵(3)、中温蓄热水箱(8)、太阳能聚光板(6)、高温蓄热水箱(5)、热水单元(2)、第三水泵(9)、低温储水箱(7)供热进水管(45)、供热回水管(46)、保温层(41)、温差发电模块(42)、供冷回水管(43)、供冷进水管(44)、进水管(47)、回水管(48);
所述太阳能三联供光伏光热组件(14)与逆变并网装置(15)通过线路连接;所述逆变并网装置(15)与市政电网连接;
所述太阳能三联供光伏光热组件(14)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水泵(10)与中温蓄热水箱(8)的进水口管路连接;所述中温蓄热水箱(8)再通过管路分别与吸附式制冷机组(19)太阳能聚光板(6)连接,所述太阳能聚光板(6)的出水口与高温蓄热水箱(5)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高温蓄热水箱(5)的通过管路与热水单元(2)的热水进口连接;
所述热水单元(2)的热水出口通过回水管路连通低温储水箱(7)的回水口,所述低温储水箱(7)的出水口通过第三水泵(9)分别与太阳能三联供光伏光热组件(14)和燃气热电机组(16)的回水口连接;
所述燃气热电机组(16)的高温烟气管道出口与SCR脱硝装置(17)连接,所述SCR脱硝装置(17)通过管路与吸附式制冷机组(19)连接;所述燃气热电机组(16)或通过管路直接与吸附式制冷机组(19)连接;
所述吸附式制冷机组(19)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空调末端单元(1)进水口连接,所述空调末端单元(1)的回水口通过管路与吸附式制冷机组(19)连接;
所述温差发电装置(4)设置于空调末端单元(1)的换热管路、热水单元(2)的换热管路以及吸附式制冷机组(19)的换热管路,温差发电装置(4)的输出端通过线路与逆变并网装置(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利用温差发电的太阳能-燃气复合三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温蓄热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刚,公维轩,姚万祥,席悦,李子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城建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