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深海潜标能源补充的微弱海流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9214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深海潜标能源补充的微弱海流发电系统,包括叶轮结构和发电结构。其中,叶轮结构包括:中轴、第一导流罩、第二导流罩和叶轮轮毂;第一导流罩和第二导流罩固定在中轴上;叶轮轮毂位于第一导流罩和第二导流罩间,且转动固定在中轴上绕中轴转动;叶轮轮毂上设置有多个叶片,叶轮轮毂面向第一导流罩一侧,设置有棘轮;发电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摆锤和至少一个线圈;线圈固定在第一导流罩内侧,摆锤转动固定在中轴上绕中轴转动;其中,摆锤包括摆臂和锤头,锤头上设置有磁极,摆臂上设置有棘爪。该系统适用于深海较低流速环境,为观测设备、探测设备或通信设备提供小功率能量补充应用,具有自行启动,可靠性高,吸收转换效率高的特点。

A weak current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for energy supplement of deep sea submar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深海潜标能源补充的微弱海流发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深海探测潜标和海流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深海潜标能源补充的微弱海流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深海观测潜标是对海洋环境进行观测的常用设备,在探测、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海潜标布放回收成本较高,而能源是限制其长期布置的关键因素之一。海流发电类似于风力发电,是通过收集海流能发电的装置。而深海海流微弱,且具有较高的海水盐度和水压,工作环境苛刻。将海流发电用于深海潜标能源补给上是值得研究的领域。现代的海洋观测主要针对海流、温度、盐度、浊度和深度等物理参数进行研究,未来还会加入水质检测、生物群体观测等,观测数据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给岸站进行数据汇总和处理。有线方案铺设和维护成本都很高,且技术复杂;带浮标方案的容易受表面海况和行船等影响,且深海浮标成本也不菲。无线节点式潜标目前应用最为广泛,能在任意节点快速布放回收,但受限于自身能源需要定期更换能源。海流发电研究已经历经30年,如今,部分海流发电项目上已经取得较好成效并开始商业化运行。如英国MarineCurre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深海潜标能源补充的微弱海流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结构和发电结构;其中,/n叶轮结构包括:中轴(5)、第一导流罩(21)、第二导流罩(22)和叶轮轮毂(8);第一导流罩(21)和第二导流罩(22)固定在中轴(5)上;叶轮轮毂(8)位于第一导流罩(21)和第二导流罩(22)之间,且转动固定在中轴(5)上绕中轴(5)转动;叶轮轮毂(8)上设置有多个叶片(1),叶轮轮毂(8)面向第一导流罩(21)一侧,设置有棘轮(3);/n发电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摆锤(6)和至少一个线圈(4);线圈(4)固定在第一导流罩(21)内侧,摆锤(6)转动固定在中轴(5)上绕中轴(5)转动;其中,摆锤(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深海潜标能源补充的微弱海流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结构和发电结构;其中,
叶轮结构包括:中轴(5)、第一导流罩(21)、第二导流罩(22)和叶轮轮毂(8);第一导流罩(21)和第二导流罩(22)固定在中轴(5)上;叶轮轮毂(8)位于第一导流罩(21)和第二导流罩(22)之间,且转动固定在中轴(5)上绕中轴(5)转动;叶轮轮毂(8)上设置有多个叶片(1),叶轮轮毂(8)面向第一导流罩(21)一侧,设置有棘轮(3);
发电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摆锤(6)和至少一个线圈(4);线圈(4)固定在第一导流罩(21)内侧,摆锤(6)转动固定在中轴(5)上绕中轴(5)转动;其中,摆锤(6)包括摆臂(61)和锤头(62),锤头(62)上设置有磁极(7),摆臂(61)上设置有棘爪(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3)与摆臂(61)上的棘爪(63)配合形成单向间歇运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海流的流速和叶轮轮毂(8)的转速,设置所述叶片(1)的翼型根部采用厚弦比为10-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兴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