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矿焦槽、矿焦槽中的料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9160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矿焦槽、矿焦槽中的料仓施工方法,属于料仓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每一个料仓的施工过程中,在料仓的底部搭建有上下两层平台,同时在相应平台上通过钢管进行支撑,当混凝土浇筑时,相应部件承受的作用力会沿着钢管传递至相应的平台上,并最终传递至地基,整个过程将力均匀化,在保证支撑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极大的减少支撑体系所消耗的钢管数量,降低整个施工成本。

A kind of bin construction method in large-scale ore and cok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矿焦槽、矿焦槽中的料仓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料仓施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型矿焦槽、矿焦槽中的料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矿焦槽为高炉上料系统最为重要的单体结构,是一种大型高空锥形钢筋砼料仓结构。一般情况下,每座矿焦槽至少含20个及以上料仓,料仓结构为两排并列设置,单个料仓的上口平面尺寸为10m×7m,下口平面尺寸为0.9m×0.9m,锥形段仓壁高度为5.45m,竖直段仓壁高度为7.45m,仓体的下口垂直高度为10.6m。仓体壁厚为400mm。料仓结构下有两层结构平台,其标高分别为6.6m和3.1m。在矿焦槽的施工过程中,其最大的施工难点就是料仓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较为困难,其单个料仓结构的投影面积为70m2,实际表面积约为120m2,砼量约为48m2,其砼自重达120t,且整个料仓高度较高,因此,对料仓进行支撑较为困难,施工成本高。传统施工工艺中,采用大量型钢对料仓进行支撑,由于型钢自重较大,费用较高,单靠人力很难就位,往往依靠吊车、卷扬机等辅助安装。从而使得整体施工过程的成本较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大型矿焦槽施工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大型矿焦槽、矿焦槽中的料仓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在每一个料仓的施工过程中,在料仓的底部搭建有上下两层平台,同时在相应平台上通过钢管进行支撑,当混凝土浇筑时,相应部件承受的作用力会沿着钢管传递至相应的平台上,并最终传递至地基,整个过程将力均匀化,在保证支撑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极大的减少支撑体系所消耗的钢管数量,降低整个施工成本。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型矿焦槽中的料仓施工方法,其步骤为:步骤a、对矿焦槽施工处的土方进行挖除,采用性粉质粘土或级配碎石等填充物进行填充,夯实至距离地表-1m,作为地基,且地基承载力fak≥150kpa;步骤b、搭建下平台的支撑体系,并对下平台进行混凝土浇筑;步骤c、搭建上平台的支撑体系,并对上平台进行混凝土浇筑;步骤d、在上平台上放出料仓口中心线及悬挂梁中心线;步骤e、根据料仓口中心线的位置,搭建上平台至料仓口的支撑架,该支撑架采用钢管进行搭建,且钢管在水平方向上的纵向和横向均为0.290m,步距为1.500m;步骤f、根据悬挂梁中心线,先搭设悬挂梁下方的连梁支撑体系,并浇筑料仓立柱和连梁,之后在连梁上继续向上搭设悬挂梁支撑体系,对料仓立柱继续向上浇筑;步骤g、根据料仓口的支撑架和悬挂梁的标高,搭建斜壁下竖直支撑体系;步骤h、在斜壁下竖直支撑体系的上端铺设小梁及斜壁的底模,并通过多排斜支撑机构对料仓斜壁进行斜向支撑;步骤i、在底模上板扎钢筋,封上内模,之后浇筑料仓斜壁;步骤j、在悬挂梁上继续向上搭建,并对料仓上部直壁进行浇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b和步骤c中,各平台的支撑体系采用钢管进行支撑,且钢管与钢管之间在水平方向的距离均为1.000m,步距为1.500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e中,其支撑架的钢管采用Ф48的钢管进行支撑,且钢管的壁厚大于等于3.0mm;所述钢管在水平方向上的纵向和横向均小于等于0.290m,步距为1.500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设有一块上钢板,便于后续对料仓口进行支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e中支撑架的底端设有一块下钢板,该下钢板位于地基上;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上设有相应的预留孔,供料仓口支撑架的钢管穿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g中,其斜壁下竖直支撑体系采用钢管进行搭建,且钢管与钢管之间横向与纵向的距离为0.65m,步距为1.5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h中,所述小梁固定安装在底模的下表面上,且小梁沿着底模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斜壁下竖直支撑体系中位于同一排的钢管顶端安装有一水平连杆,所述水平连杆与小梁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h中,多排斜支撑机构沿着料仓斜壁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且相邻两排斜支撑机构之间的距离为1.000m;所述斜支撑机构包括三道斜支撑杆,且斜支撑杆的底端都安装于连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i中,在每块内模上的相应位置上预留有三个或四个下料口,且多个下料口沿着内模的长度方向上等间隔设置;通过下料口实现料仓斜壁的多层浇筑。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型矿焦槽中的施工方法,矿焦槽中的每一个料仓的施工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大型矿焦槽中的料仓施工方法,在整个浇筑的过程中采用V形的方式进行跳仓浇筑。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型矿焦槽中的料仓施工方法,在料仓的施工过程中,其料仓的底部搭建有上下两层平台,同时在相应平台上通过钢管进行支撑,当混凝土浇筑时,相应部件承受的作用力会沿着钢管、料仓立柱依次传递至相应的平台上,并最终传递至地基,整个过程将作用力均散到各个部件上,进行多层传递,实现力的均匀化,在保证支撑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极大的减少支撑体系所消耗的钢管数量,降低整个施工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型矿焦槽中的料仓施工方法,通过对各支撑体系或支撑架中的钢管进行布局,在保证支撑体系稳定支撑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支撑钢管所消耗的数量,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此外,在料仓口的支撑架中钢管的顶端和底端各设有一钢板,通过钢板将载荷转变为均布载荷,有利于钢管支撑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所需钢管的数量;(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型矿焦槽中的料仓施工方法,通过小梁和水平连杆实现钢管对底模的支撑,便于后续浇筑料仓斜壁时,混凝土产生的作用力沿着底模均摊到小梁和连杆上,从而均匀的分布到每一根钢管上,便于后续作用力的传递,同时,也有利于作用力的均匀化;此外,通过多排斜支撑机构对料仓斜壁进行支撑,抵消浇筑时混凝土、斜壁等部件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保证浇筑混凝土时的稳定性;(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型矿焦槽中的料仓施工方法,在每块内模上的相应位置上预留有三个或四个下料口,且多个下料口沿着内模的长度方向上等间隔设置,从而便于料仓斜壁进行多层浇筑;该结构设计相对于一次浇筑而言,避免混凝土在浇筑时流向料仓斜壁底部的过程中受到钢筋等部件的阻碍而影响料仓斜壁出现空鼓等质量问题的发生。(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型矿焦槽施工方法,采用V形的跳仓的方式进行浇筑,且在浇筑的同时,与周围其他的料仓一起按照上述料仓施工方法的步骤进行浇筑,这样才能将载荷均匀分散到架体、平台和地基上,保证整个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型矿焦槽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型矿焦槽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型矿焦槽纵向剖面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型矿焦槽的纵向剖面上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钢管在上钢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矿焦槽中的料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n步骤a、对矿焦槽施工处的土方进行挖除,采用性粉质粘土或级配碎石等填充物进行填充,夯实至距离地表-1m,作为地基(20),且地基(20)承载力fak≥150kpa;/n步骤b、搭建下平台(30)的支撑体系,并对下平台(30)进行混凝土浇筑;/n步骤c、搭建上平台(50)的支撑体系,并对上平台(50)进行混凝土浇筑;/n步骤d、在上平台(50)上放出料仓口中心线及悬挂梁中心线;/n步骤e、根据料仓口中心线的位置,搭建上平台(50)至料仓口的支撑架,该支撑架采用钢管(40)进行搭建,且钢管(40)在水平方向上的纵向和横向均为0.290m,步距为1.500m;/n步骤f、根据悬挂梁中心线,先搭设悬挂梁(62)下方的连梁支撑体系,并浇筑料仓立柱(60)和连梁(61),之后在连梁(61)上继续向上搭设悬挂梁支撑体系,对料仓立柱(60)继续向上浇筑;/n步骤g、根据料仓口的支撑架和悬挂梁(62)的标高,搭建斜壁下竖直支撑体系;/n步骤h、在斜壁下竖直支撑体系的上端铺设小梁(76)及斜壁的底模(74),并通过多排斜支撑机构对料仓斜壁(70)进行斜向支撑;/n步骤i、在底模(74)上板扎钢筋,封上内模(75),之后浇筑料仓斜壁(70);/n步骤j、在悬挂梁(62)上继续向上搭建,并对料仓上部直壁(80)进行浇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矿焦槽中的料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步骤a、对矿焦槽施工处的土方进行挖除,采用性粉质粘土或级配碎石等填充物进行填充,夯实至距离地表-1m,作为地基(20),且地基(20)承载力fak≥150kpa;
步骤b、搭建下平台(30)的支撑体系,并对下平台(30)进行混凝土浇筑;
步骤c、搭建上平台(50)的支撑体系,并对上平台(50)进行混凝土浇筑;
步骤d、在上平台(50)上放出料仓口中心线及悬挂梁中心线;
步骤e、根据料仓口中心线的位置,搭建上平台(50)至料仓口的支撑架,该支撑架采用钢管(40)进行搭建,且钢管(40)在水平方向上的纵向和横向均为0.290m,步距为1.500m;
步骤f、根据悬挂梁中心线,先搭设悬挂梁(62)下方的连梁支撑体系,并浇筑料仓立柱(60)和连梁(61),之后在连梁(61)上继续向上搭设悬挂梁支撑体系,对料仓立柱(60)继续向上浇筑;
步骤g、根据料仓口的支撑架和悬挂梁(62)的标高,搭建斜壁下竖直支撑体系;
步骤h、在斜壁下竖直支撑体系的上端铺设小梁(76)及斜壁的底模(74),并通过多排斜支撑机构对料仓斜壁(70)进行斜向支撑;
步骤i、在底模(74)上板扎钢筋,封上内模(75),之后浇筑料仓斜壁(70);
步骤j、在悬挂梁(62)上继续向上搭建,并对料仓上部直壁(80)进行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矿焦槽中的料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和步骤c中,各平台的支撑体系采用钢管(40)进行支撑,且钢管(40)与钢管(40)之间在水平方向的距离均为1.000m,步距为1.50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矿焦槽中的料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其支撑架的钢管(40)采用Ф48的钢管(40)进行支撑,且钢管(40)的壁厚大于等于3.0mm;所述钢管(40)在水平方向上的纵向和横向均小于等于0.290m,步距为1.500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靖吴金录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