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14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其包括连接部件和安装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设置于预制外墙部件的施工缝中,所述连接部件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预制外墙部件的外表面并与所述安装部件相连接,所述安装部件用于与装饰线条相连接。通过将连接部件预埋于施工缝中,利用与预制外墙部件完全连接的连接部件所伸出的部分与安装部件相连接,进而通过安装部件与装饰线条相连接。实现装饰线条的安装,从而保证了预制外墙部件中外页板的完整性,有效避免了在外页板上凿洞开槽。同时,有效加强了装饰线条的连接强度,且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效果突出且明显,为建筑装配式工艺的提升与推广应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ecorative line connecting device of assembly building fac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以其多方面的优势在我国成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各地得到政府管理部门的鼓励,发展迅速。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发展中正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但装配式建筑,尤其是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由于现有技术手段的局限,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相比也有其短板之处。外立面单调、造型千篇一律是目前暴露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外墙部件均为工厂预制,至现场后通过套筒灌浆或二次浇注连接安装,预制外墙部件出厂前集成保温构造(三明治式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夹芯PC板),也就是预制外墙部件包括由内至外相连的混凝土墙体、保温层和外页板,保温层外侧的外页板厚度仅为60mm厚,不允许凿洞开槽,以防破坏外页板的完整性。如需安装传统GRC装饰线条或EPS装饰线条均需以粘锚结合的技术手段。一旦进行锚固则会破坏预制外墙部件的外页板,甚至是保温层,存在漏水隐患。后期安装外装饰材料采用粘接而不采用传统机械连接或锚固手段,则会存在极大的脱落风险。从而导致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外立面无法采用传统GRC装饰线条或EPS装饰线条进行装饰,外立面单调、造型不丰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其包括连接部件和安装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设置于预制外墙部件的施工缝中,所述连接部件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预制外墙部件的外表面并与所述安装部件相连接,所述安装部件用于与装饰线条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件中远离所述安装部件的一端具有卡勾部,所述卡勾部用于与所述预制外墙部件内的固定部件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卡勾部用于勾住所述预制外墙部件内的钢筋或者灌浆套筒。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的一端伸入所述预制外墙部件内并连接于所述卡勾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部件并与所述螺母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件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并沿所述连接部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件贴合抵靠于外页板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件的材料为保温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件的材料为硅墨烯保温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件与所述装饰线条之间采用锚固连接和/或粘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连接部件预埋于施工缝中,利用与预制外墙部件完全连接的连接部件所伸出的部分与安装部件相连接,进而通过安装部件与装饰线条相连接。实现装饰线条的安装,从而保证了预制外墙部件中外页板的完整性,有效避免了在外页板上凿洞开槽。同时,有效加强了装饰线条的连接强度,且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效果突出且明显,为建筑装配式工艺的提升与推广应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的连接部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连接部件1卡勾部11螺杆12螺母13安装部件2预制外墙部件10混凝土墙体101保温层102外页板103施工缝104装饰线条2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该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包括连接部件1和安装部件2,连接部件1的一端设置于预制外墙部件10的施工缝104中,连接部件1的另一端延伸出预制外墙部件10的外表面并与安装部件2相连接,安装部件2用于与装饰线条20相连接。通过将连接部件1预埋于施工缝104中,利用与预制外墙部件10完全连接的连接部件1所伸出的部分与安装部件2相连接,进而通过安装部件2与装饰线条20相连接。实现装饰线条20的安装,从而保证了预制外墙部件10中外页板103的完整性,有效避免了在外页板103上凿洞开槽。同时,装饰线条20将不用直接装在预制外墙部件10上而是直接安装设置在安装部件2上,有效加强了装饰线条20的连接强度,且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效果突出且明显,为建筑装配式工艺的提升与推广应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安装部件2与装饰线条20之间可以采用锚固连接和/或粘接。安装部件2与装饰线条20之间通过锚固连接,有效加强了装饰线条20的安装连接强度,避免了装饰线条20产生脱离风险。其中,在装饰线条20与预制外墙部件10之间接触部分可以施以一定的建筑胶粘剂。连接部件1中远离安装部件2的一端具有卡勾部11,卡勾部11用于与预制外墙部件10内的固定部件相连接。卡勾部11置于两块预制外墙部件10的施工缝104内,通过卡勾部11将会有效加强连接部件1与预制外墙部件10之间的连接强度,大大提高了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的稳定性。预制外墙部件10的内部具有钢筋,且在两个预制外墙部件10之间的施工缝104内也就有灌浆套筒,灌浆套筒将套设于两个预制外墙部件10的钢筋,之后在灌浆施工时使得灌浆套筒与两个预制外墙部件10连为一体预制于施工缝104中。固定部件可以为钢筋或者灌浆套筒。卡勾部11用于勾住预制外墙部件10内的钢筋或者灌浆套筒。通过卡勾部11勾住钢筋或者灌浆套筒,使得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使用非常方便,且稳定性高。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件1还可以包括螺杆12和螺母13,螺杆12的一端伸入预制外墙部件10内并连接于卡勾部11,螺杆12的另一端穿过安装部件2并与螺母13相连接。安装部件2上具有穿孔,螺杆12穿过安装部件2的穿孔与螺母13相连接,将实现连接部件1与安装部件2相连接。通过旋转螺母13就能够实现连接部件1与安装部件2之间可拆卸地连接,连接使用非常方便,且通过旋转螺母13将紧密抵靠于安装部件2上,实现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的稳定性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件1与安装部件2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相连接,只要保证连接部件1与安装部件2之间能够相连接即可。安装部件2贴合抵靠于外页板103的外侧。通过拧紧螺母13,使得安装部件2将紧密贴合抵靠于外页板103的外侧,安装部件2将能够堵塞在预制外墙部件10上的混凝土墙体101、保温层102和外页板103上具有的通孔,加强对预制外墙部件10的防护作用,有效避免了存在漏水隐患。安装部件2连接于连接部件1并沿连接部件1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安装部件2通过沿预制外墙部件10的外表面向外延伸,能够有效增加安装部件2的防护面积,进一步加强防护作用。其中,安装部件2的材料为保温材料。通过安装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连接部件和安装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设置于预制外墙部件的施工缝中,所述连接部件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预制外墙部件的外表面并与所述安装部件相连接,所述安装部件用于与装饰线条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连接部件和安装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设置于预制外墙部件的施工缝中,所述连接部件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预制外墙部件的外表面并与所述安装部件相连接,所述安装部件用于与装饰线条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中远离所述安装部件的一端具有卡勾部,所述卡勾部用于与所述预制外墙部件内的固定部件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部用于勾住所述预制外墙部件内的钢筋或者灌浆套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的一端伸入所述预制外墙部件内并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丙强季良刘念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圣奎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