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马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133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马桶通过消毒液盒和引水管的配合使用,实现对用户在使用马桶后,对其进行消毒;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去感应用户的位置,自动开启马桶盖,便于用户使用;通过第二红外传感器去检测用户的需纸量,防止用户对纸的过度浪费。

A multifunctional intelligent toi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智能马桶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马桶。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马桶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现有马桶存在很多不便,不够智能。在公共场所,马桶是公用的,在多人使用的情况下存在很多细菌,容易传播病菌。且现有的马桶,桶盖均需手动开启,造成生活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马桶解决了现有马桶缺乏杀菌功能和使用不便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智能马桶,包括:马桶主体、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压力感应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抽纸盒、消毒液盒、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桶盖电机;所述马桶主体包括:水箱、马桶盖、大引水管、小引水管和马桶座;所述消毒液盒固定安装水箱正对马桶盖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用于输送消毒液盒的消毒液的管道上;所述大引水管一端与水箱底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第二电磁阀延伸至马桶主体的排污管道接口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智能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马桶主体、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压力感应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第一红外传感器(2)、第二红外传感器、抽纸盒(7)、消毒液盒(3)、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三电磁阀(6)和桶盖电机;/n所述马桶主体包括:水箱、马桶盖(1)、大引水管(8)、小引水管(9)和马桶座(10);/n所述消毒液盒(3)固定安装水箱正对马桶盖(1)的侧壁上;/n所述第一电磁阀(4)设置在用于输送消毒液盒(3)的消毒液的管道上;/n所述大引水管(8)一端与水箱底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第二电磁阀(5)延伸至马桶主体的排污管道接口处;/n所述小引水管(9)一端与水箱底部连接,其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马桶主体、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压力感应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第一红外传感器(2)、第二红外传感器、抽纸盒(7)、消毒液盒(3)、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三电磁阀(6)和桶盖电机;
所述马桶主体包括:水箱、马桶盖(1)、大引水管(8)、小引水管(9)和马桶座(10);
所述消毒液盒(3)固定安装水箱正对马桶盖(1)的侧壁上;
所述第一电磁阀(4)设置在用于输送消毒液盒(3)的消毒液的管道上;
所述大引水管(8)一端与水箱底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第二电磁阀(5)延伸至马桶主体的排污管道接口处;
所述小引水管(9)一端与水箱底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第三电磁阀(6)与马桶座(10)内的管道连接;
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固定安装在马桶盖(1)的前端;
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抽纸盒(7)上;
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压力感应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第一红外传感器(2)、第二红外传感器、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和第三电磁阀(6)通信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压力感应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第一红外传感器(2)、第二红外传感器、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和第三电磁阀(6)电连接;
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与桶盖电机电连接;
所述桶盖电机与马桶盖(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的处理器采用STM89C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纸盒(7)包括:抽纸壳体、第一固定件(71)、第二固定件(72)、第一滚筒(73)、第二滚筒(74)、卷纸支撑筒、连接轴(75)、齿轮(76)、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电机齿轮和第二电机齿轮;
所述第一固定件(71)固定安装于抽纸壳体内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件(72)固定安装于抽纸壳体内的另一侧;
所述卷纸支撑筒用于穿过卷纸,并将其两端分别放在第一固定件(71)和第二固定件(72)的半圆弧凹糟内;
所述第一滚筒(73)的两端各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轴(75);且该每根所述连接轴(75)与抽纸壳体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滚筒(74)的两端各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轴(75),且该每根所述连接轴(75)与抽纸壳体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滚筒(73)的一端的连接轴(75)上设置有齿轮(76);
所述第二滚筒(74)的一端的连接轴(75)上设置有齿轮(76);
所述第一电机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上,且与第一滚筒(73)的一端的连接轴(75)上的齿轮(76)啮合;
所述第二电机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上,且与第二滚筒(74)的一端的连接轴(75)上的齿轮(76)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12V电源模块和5V电源模块;所述12V电源模块包括:整流桥H1、电容C1、电阻R1、稳压二极管D1、电容C2、二极管SR1、二极管SR2、电容C3、二极管N1、三极管V1、电阻R2、电阻R3、稳压二极管D2、接地电阻R4、电池E1、接地电阻R32、二极管SR3、电容C4、电容C5、二极管SR4、三极管V2、电阻R7、三极管V3、电阻R6、电阻R5和稳压二极管D3;
所述整流桥H1的第一输入端分别电阻R1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其第二输入端与220V交流电连接;
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并与220V交流电连接;
所述整流桥H1的第一输出端分别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电容C2的正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其第二输出端分别与二极管SR1的负极和二极管SR2的负极连接;
所述三极管V1的发射极分别电容C3的正极和二极管SR1的正极连接,其基极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和二极管N1的正极连接;
所述电容C3的负极与二极管SR2的受控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N1的负极与二极管SR1的受控端连接;
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和接地电阻R4连接;
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池E1的正极、电阻R7的一端、三极管V3的发射极和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并作为12V电源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电池E1的负极接地;
所述三极管V3的集电极分别与电容C4的正极和接地电阻R23连接;
所述电容C4的负极与二极管SR3的受控端连接;
所述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与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其发射极分别电容C5的正极和二极管SR3的正极连接,其基极分别与三极管V3的基极和电阻R6的一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SR3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SR4的负极接地;
所述二极管SR4的正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
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电阻R5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5V电源模块包括:稳压芯片U1、电源开关S1、接地电容C6、电阻R8、二极管LED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王丽珍安婷莉李海红陈春虹刘寒青翟家齐秦长海何凡朱永楠王庆明姜珊何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义源上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