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沙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118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沙漏斗,包括进水涵洞、边墙、漏斗室、调流悬板、溢流堰和侧槽,进水涵洞连接在漏斗室的上部,且与漏斗室的外圆周相切,漏斗室的底部开有排沙底孔,排沙底孔连接有排沙廊道。边墙连接在漏斗室上部形成第一圆弧段包围结构。溢流堰连接在漏斗室上部形成第二圆弧段包围结构。调流悬板有近心端和远心端,远心端连接在溢流堰的上端,近心端靠近漏斗室的中心,近心端高于远心端。侧槽连接在溢流堰一侧与边墙形成第三圆弧段包围结构,侧槽上开有引水渠道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结构的改进,解决了漏斗室底部和悬板上泥沙淤积严重以及排沙耗水率高的问题,提高了排沙漏斗的排沙效率。

A sand f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沙漏斗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涉及泥沙二次处理设施,具体涉及一种排沙漏斗。
技术介绍
河流中往往含有较多泥沙,尤其是在北方河流中,不仅含沙量高,泥沙的颗粒也很细,悬移质泥沙含量高。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对引水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排沙漏斗(即漏斗式全沙排沙技术)属于含悬移质细颗粒泥沙的水流离心式分离和重力分离水沙技术,因其高截沙率和低排沙耗水率而被广泛应用于水力发电、排螺治湖、泥沙淘金、河道清淤疏浚等领域,成功地解决了河渠泥沙的难题。现有的排沙漏斗结构主要包括漏斗进水涵洞、在漏斗室的柱壁上设有调流悬板、调流墩、漏斗室、溢流堰、侧槽、排沙底孔和排沙廊道。含沙水流由进水涵洞进入漏斗室,在漏斗圆形边壁的约束与调流装置的综合作用下产生一稳定的螺旋流,通过螺旋流的水沙分离作用,泥沙从排沙底孔进入排沙廊道排走,清水从溢流堰进入原引水渠道。中国专利文献CN1157358A中公开了一种排沙漏斗,包括进水涵洞、漏斗室、溢流堰、回水道、排沙底孔,在漏斗室的壁上设置调流悬板,调流悬板为水平放置的90度至180度圆心角的扇形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沙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涵洞、边墙、漏斗室、调流悬板、溢流堰和侧槽,所述进水涵洞连接在所述漏斗室的上部,且与所述漏斗室的外圆周相切,所述漏斗室的底部开有排沙底孔,所述排沙底孔连接有排沙廊道,所述边墙连接在所述漏斗室上部形成第一圆弧段包围结构,所述溢流堰连接在所述漏斗室上部形成第二圆弧段包围结构,所述溢流堰的高度低于所述边墙的高度,所述调流悬板有近心端和远心端,所述远心端连接在所述溢流堰的上端,所述近心端靠近所述漏斗室的中心,所述近心端高于所述远心端,所述调流悬板的形状为圆台曲面,所述侧槽连接在所述溢流堰一侧与所述边墙形成第三圆弧段包围结构,所述侧槽由底板、侧板和侧圆弧板构成,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沙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涵洞、边墙、漏斗室、调流悬板、溢流堰和侧槽,所述进水涵洞连接在所述漏斗室的上部,且与所述漏斗室的外圆周相切,所述漏斗室的底部开有排沙底孔,所述排沙底孔连接有排沙廊道,所述边墙连接在所述漏斗室上部形成第一圆弧段包围结构,所述溢流堰连接在所述漏斗室上部形成第二圆弧段包围结构,所述溢流堰的高度低于所述边墙的高度,所述调流悬板有近心端和远心端,所述远心端连接在所述溢流堰的上端,所述近心端靠近所述漏斗室的中心,所述近心端高于所述远心端,所述调流悬板的形状为圆台曲面,所述侧槽连接在所述溢流堰一侧与所述边墙形成第三圆弧段包围结构,所述侧槽由底板、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琳谭义海王平圆赵法鑫侯杰牧振伟赵涛张小莹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