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坝侧止水钢板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支撑加固体系预设,该支撑加固体系预设包括止水钢板槽钢焊接、迎水侧钢筋预埋和背水侧钢筋预埋;S2、止水钢板吊装,该止水钢板吊装包括测量放线和起重吊装;S3、支撑加固体系完善,该支撑加固体系完善包括止水钢板迎水侧焊接加固和迎水钢板背水侧焊接加固;S4、一次性浇筑施工。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打破了止水钢板二次浇筑和钢板打孔对拉加固一次性浇筑法的传统施工方法,止水钢板一次性浇筑施工只需使用槽钢、钢筋辅以基本测量工具控制施工质量即可完成全部施工,一次性浇筑施工简单高效;同时对同类水利工程施工及工期控制具有指导意义,实现绿色施工,节本增效。
One time pouring construction method of water stop steel plate on the side of hydraulic d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坝侧止水钢板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坝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坝侧止水钢板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液压坝侧止水钢板的施工有两种方法,分别为:两次浇筑法和钢板打孔对拉加固一次性浇筑法,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弊端。两次浇筑法其施工工艺复杂、成本高;钢板打孔对拉加固一次性浇筑法其对钢板的完整性造成了破坏,特别是打孔部位在水环境影响下不仅会发生锈蚀,而且通过缝隙进入混凝土的水还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我们设计一种液压坝侧止水钢板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液压坝侧止水钢板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法,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成型,施工简单,操作简便,能够爱缩短工期,减少成本。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液压坝侧止水钢板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支撑加固体系预设,该支撑加固体系预设包括止水钢板槽钢焊接、迎水侧钢筋预埋和背水侧钢筋预埋;止水钢板槽钢焊接:对止水钢板背水侧进行微打磨清洁,并采用槽钢与止水钢板背水侧焊接,其中横向每隔900mm-1100mm焊接一道竖直设置的槽钢,纵向每隔1400mm-1600mm焊接一道水平设置的槽钢;迎水侧钢筋预埋:在控制段底板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距离预埋止水钢板迎水侧110mm-130mm和230mm-250mm位置预埋钢筋;背水侧钢筋预埋:在控制段挡墙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挡墙底板处预埋设计钢筋;且该设计钢筋统一偏移止水钢板背水侧150mm-170mm;S2、止水钢板吊装,该止水钢板吊装包括测量放线和起重吊装;测量放线:在支撑加固体系完成且控制段混凝土底板强度达到规范表混后,对止水钢板预装位置进行放样,并根据已施工完成各主体结构位置参数对止水钢板位置进行校核,校核无误进行喷漆标记,保证预装位置放线准确;起重吊装:根据测量放线结果,对止水钢板吊装施工进行规划,选定已浇筑施工完成的上游铺盖段作为起重吊装作业区;准备工作完成后,对止水钢板进行吊装,安排专业人员与测量人员配合进行止水钢板放置,到达指定位置后,经现场技术人员符合无误后,起重吊装进行制动,保证止水钢板不会发生位移;S3、支撑加固体系完善,该支撑加固体系完善包括止水钢板迎水侧焊接加固和迎水钢板背水侧焊接加固;止水钢板迎水侧焊接加固:止水钢板迎水侧采用槽钢支撑,其中槽钢的一端与止水钢板迎水侧焊接加固,另一端支于预埋的钢筋上;止水钢板背水侧焊接加固:采用钢筋对止水钢板背水侧排列的槽钢与控制段混凝土挡墙主筋进行焊接加固,其中钢筋沿着横向排列的槽钢以380mm-420mm的间距分布,沿着纵向排列的槽钢以180mm-220mm的间距分布;S4、一次性浇筑施工:按照180mm-220mm一层进行浇筑施工,左右两侧挡墙轮换浇筑施工,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施工,振捣施工需深入底层混凝土,避免产生施工缝。作为本案重要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止水钢板加固监测复核,在止水钢板迎水侧和背水侧焊接加固的同时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监测,其中止水钢板迎水侧和背水侧焊接加固工作时间为8小时,上午8:00-12:00,下午14:00-16:00,每30min分钟对止水钢板垂直度及钢板间距进行复核,保证焊接加固完成止水钢板各项工程参数满足设计要求。作为优选,S1中止水钢板迎水侧预埋的钢筋长320mm,伸入混凝土240mm,外露80mm,用以支撑止水钢板迎水侧的槽钢。作为优选,S4中,一次性浇筑施工完成之后,至少7天养护一次。作为优选,所采用的槽钢均为C10型槽钢。作为优选,S1中止水钢板背水侧焊接的槽钢横向每隔1000mm焊接一道竖直设置的槽钢,纵向每隔1500mm焊接一道水平设置的槽钢。作为优选,S1中迎水侧钢筋预埋:在控制段底板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距离预埋止水钢板迎水侧120mm和240mm位置预埋钢筋。作为优选,S3中,止水钢板背水侧排列的槽钢与控制段混凝土挡墙主筋进行焊接加固所采用的钢筋沿着横向排列的槽钢以400mm的间距分布,沿着纵向排列的槽钢以200mm的间距分布。作为优选,S4一次性浇筑施工中,按200mm一层进行浇筑施工。作为优选,S1中止水钢板迎水侧预埋的钢筋采用直径16mm的HRB400钢筋;背水侧钢筋预埋的设计钢筋偏移止水钢板背水侧160mm;S2中止水钢板背水侧焊接加固采用22mm的HRB400钢筋。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打破了止水钢板二次浇筑和钢板打孔对拉加固一次性浇筑法的传统施工方法,止水钢板一次性浇筑施工只需使用槽钢、钢筋辅以基本测量工具控制施工质量即可完成全部施工,一次性浇筑施工简单高效;同时对同类水利工程施工及工期控制具有指导意义,实现绿色施工,节本增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止水钢板迎水侧支撑加固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坝侧止水钢板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支撑加固体系预设,该支撑加固体系预设包括止水钢板2槽钢焊接、迎水侧钢筋预埋和背水侧钢筋预埋;止水钢板2槽钢焊接:对止水钢板2背水侧进行微打磨清洁,并采用C10型槽钢与止水钢板2背水侧焊接,其中横向每隔900mm-1100mm焊接一道竖直设置的槽钢,纵向每隔1400mm-1600mm焊接一道水平设置的槽钢;优选横向相隔1000mm,纵向相隔1500mm;迎水侧钢筋预埋:在控制段底板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距离预埋止水钢板2迎水侧110mm-130mm和230mm-250mm位置预埋直径16mm的HRB400钢筋,优选距离迎水侧120mm和240mm位置预埋钢筋;预埋直径16mm的HRB400钢筋长320mm,伸入混凝土240mm,外露80mm,用以支撑止水钢板2迎水侧的槽钢,作为支撑点,能够对止水钢板迎水侧进行稳定的支撑。背水侧钢筋预埋:在控制段挡墙1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挡墙1底板处预埋设计钢筋,其中预埋设计钢筋应与设计单位进行够沟通,设计钢筋统一偏移止水钢板2背水侧150mm-170mm,优选150mm,为止水钢板2背水侧槽钢与挡墙钢筋焊接加固提供工作空间,并且不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稳定性。S2、止水钢板2吊装,该止水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坝侧止水钢板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支撑加固体系预设,该支撑加固体系预设包括止水钢板槽钢焊接、迎水侧钢筋预埋和背水侧钢筋预埋;/n止水钢板槽钢焊接:对止水钢板背水侧进行微打磨清洁,并采用槽钢与止水钢板背水侧焊接,其中横向每隔900mm-1100mm焊接一道竖直设置的槽钢,纵向每隔1400mm-1600mm焊接一道水平设置的槽钢;/n迎水侧钢筋预埋:在控制段底板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距离预埋止水钢板迎水侧110mm-130mm和230mm-250mm位置预埋钢筋;/n背水侧钢筋预埋:在控制段挡墙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挡墙底板处预埋设计钢筋;且该设计钢筋统一偏移止水钢板背水侧150mm-170mm;/nS2、止水钢板吊装,该止水钢板吊装包括测量放线和起重吊装;/n测量放线:在支撑加固体系完成且控制段混凝土底板强度达到规范表混后,对止水钢板预装位置进行放样,并根据已施工完成各主体结构位置参数对止水钢板位置进行校核,校核无误进行喷漆标记,保证预装位置放线准确;/n起重吊装:根据测量放线结果,对止水钢板吊装施工进行规划,选定已浇筑施工完成的上游铺盖段作为起重吊装作业区;准备工作完成后,对止水钢板进行吊装,安排专业人员与测量人员配合进行止水钢板放置,到达指定位置后,经现场技术人员符合无误后,起重吊装进行制动,保证止水钢板不会发生位移;/nS3、支撑加固体系完善,该支撑加固体系完善包括止水钢板迎水侧焊接加固和迎水钢板背水侧焊接加固;/n止水钢板迎水侧焊接加固:止水钢板迎水侧采用槽钢支撑,其中槽钢的一端与止水钢板迎水侧焊接加固,另一端支于预埋的钢筋上;/n止水钢板背水侧焊接加固:采用钢筋对止水钢板背水侧排列的槽钢与控制段混凝土挡墙主筋进行焊接加固,其中钢筋沿着横向排列的槽钢以380mm-420mm的间距分布,沿着纵向排列的槽钢以180mm-220mm的间距分布;/nS4、一次性浇筑施工:按照180mm-220mm一层进行浇筑施工,左右两侧挡墙轮换浇筑施工,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施工,振捣施工需深入底层混凝土,避免产生施工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坝侧止水钢板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支撑加固体系预设,该支撑加固体系预设包括止水钢板槽钢焊接、迎水侧钢筋预埋和背水侧钢筋预埋;
止水钢板槽钢焊接:对止水钢板背水侧进行微打磨清洁,并采用槽钢与止水钢板背水侧焊接,其中横向每隔900mm-1100mm焊接一道竖直设置的槽钢,纵向每隔1400mm-1600mm焊接一道水平设置的槽钢;
迎水侧钢筋预埋:在控制段底板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距离预埋止水钢板迎水侧110mm-130mm和230mm-250mm位置预埋钢筋;
背水侧钢筋预埋:在控制段挡墙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挡墙底板处预埋设计钢筋;且该设计钢筋统一偏移止水钢板背水侧150mm-170mm;
S2、止水钢板吊装,该止水钢板吊装包括测量放线和起重吊装;
测量放线:在支撑加固体系完成且控制段混凝土底板强度达到规范表混后,对止水钢板预装位置进行放样,并根据已施工完成各主体结构位置参数对止水钢板位置进行校核,校核无误进行喷漆标记,保证预装位置放线准确;
起重吊装:根据测量放线结果,对止水钢板吊装施工进行规划,选定已浇筑施工完成的上游铺盖段作为起重吊装作业区;准备工作完成后,对止水钢板进行吊装,安排专业人员与测量人员配合进行止水钢板放置,到达指定位置后,经现场技术人员符合无误后,起重吊装进行制动,保证止水钢板不会发生位移;
S3、支撑加固体系完善,该支撑加固体系完善包括止水钢板迎水侧焊接加固和迎水钢板背水侧焊接加固;
止水钢板迎水侧焊接加固:止水钢板迎水侧采用槽钢支撑,其中槽钢的一端与止水钢板迎水侧焊接加固,另一端支于预埋的钢筋上;
止水钢板背水侧焊接加固:采用钢筋对止水钢板背水侧排列的槽钢与控制段混凝土挡墙主筋进行焊接加固,其中钢筋沿着横向排列的槽钢以380mm-420mm的间距分布,沿着纵向排列的槽钢以180mm-220mm的间距分布;
S4、一次性浇筑施工:按照180mm-220mm一层进行浇筑施工,左右两侧挡墙轮换浇筑施工,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施工,振捣施工需深入底层混凝土,避免产生施工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压坝侧止水钢板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永飞,张晓敏,田小清,张云鹏,刘钊钊,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