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守和专利>正文

太阳能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061 阅读:5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既可以加热空气、提高室内温度同时又可以提供热水的太阳能取暖器。其外壳1和透光材料蒙面4构成一密封不透气的空腔箱体,阳光捕捉网6和水循环管7的循环体部分设置于空腔箱体内部。空腔箱体中的热空气通过出气孔2、进气孔3、进气管道5与室内的冷空气对流交换;循环体内的热水通过冷进水管11、热出水管12与水箱10中的冷水对流交换,可广泛用于室内取暖及提供热水。(*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利用装置。现有的太阳能利用装置一般只能利用太阳能加热起储能作用的水,再利用热水作其他工作,所以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功能比较单一。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加热空气、提高室内温度同时又可以提供热水的太阳能取暖器。本技术包括外壳1、出气孔2、进气孔3、透光材料曚面4、进气管道5、阳光捕捉网6;其中外壳1和透光材料曚面4构成一密封不透气的空腔箱体,出气孔2、进气孔3、进气管道5设置在外壳1上,阳光捕捉网6设置于空腔箱体内部。本技术还包括水循环管7、水箱10、冷进水管11、热出水管12;其中水循环管7的循环体部分设置于空腔箱体内部,水循环管7输入端和输出端设置于水箱10腔体内,冷进水管11、热出水管12和水循环管7的输入端设置在一起。其中空腔箱体内外壳(1)的内壁、阳光捕捉网(6)、水循环管(7)的循环体部分均用吸热材料加粘合剂涂抹为黑色。进气管道5的两端构成两个进气孔3,这两个进气孔3开口方向相反,一个通向空腔箱体内部,另一个通向空腔箱体外部。本技术还包括触点8、指示灯9、浮子13、电池14;其中浮子13设置在水箱10上,触点8、指示灯9、电池14由导电线串联连接,当水箱中的水注满时浮子13漂起触点8连通。该技术的出气孔2通往室内,有一个进气孔3也通往室内,另一个进气孔3通往空腔箱体。工作时,被阳光捕捉网吸入的太阳辐射能迅速加热空腔箱体内的空气,热空气出气孔2对流进入室内上部空间并迫使冷空气向下对流,室内下部空间的冷空气被连通室内的进气孔迅速吸入空腔箱体内进行加热,从而完成热交换功能。带有水循环系统时,空腔箱体内的空气热能被水循环管7中的水传导吸收,热水通过水循环管7的输出管对流到水箱10上部并将冷水压下,冷水通过水循环管7的输入管进入空腔箱体内的水循环体部分,从而也完成热交换功能。本技术是根据温室效应原理研制,其优点是可根据向阳面积灵活设计制作,节约能源无污染;增设太阳能捕捉网后,太阳辐射能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既能提供室内取暖功能又能提供热水器功能,节约能源,方便使用;造价低、适应面广、不影响美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A-A剖面示意图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耐热保温材料外壳1、出气孔2、进气孔3、有机玻璃曚面4、金属进气管道5、多层染黑金属阳光捕捉网6;其中耐热保温材料外壳1和有机玻璃曚面4构成一密封不透气的空腔箱体。出气孔2、进气孔3、金属进气管道5设置在外壳1上,多层染黑金属阳光捕捉网6设置于空腔箱体内部。空腔箱体厚240mm、宽3000mm、高1000mm、箱体壁厚30mm、进、出气孔均为130×120mm。本技术还包括染黑的金属水循环管7、金属水箱10、金属冷进水管11、金属热出水管12;其中水循环管7的循环体部分设置于空腔箱体内部,水循环管7输入端和输出端设置于水箱10腔体内,冷进水管11、热出水管12和水循环管7的输入端设置在一起。其中空腔箱体内外壳(1)的内壁、阳光捕捉网(6)、水循环管(7)的循环体部分均用活性碳粉加粘合剂涂抹为黑色。进气管道5的两端构成两个进气孔3,这两个进气孔3开口方向相反,一个通向空腔箱体内部,另一个通向空腔箱体外部。本技术还包括触点8、指示灯9、浮子13、电池14;其中浮子13设置在水箱10上,触点8、指示灯9、电池14由导电线串联连接,当水箱中的水注满时浮子13漂起触点8连通。该技术设置于阳光充足处,一般设在南向的窗下,出气孔2通往室内,有一个进气孔3也通往室内,另一个进气孔3通往空腔箱体。工作时,被阳光捕捉网吸入的太阳辐射能迅速加热空腔箱体内的空气,热空气出气孔2对流进入室内上部空间并迫使冷空气向下对流,室内下部空间的冷空气被连通室内的进气孔迅速吸入空腔箱体内进行加热,从而完成热交换功能。带有水循环系统时,空腔箱体内的空气热能被水循环管7中的水传导吸收,热水通过水循环管7的输出管对流到水箱10上部并将冷水压下,冷水通过水循环管7的输入管进入空腔箱体内的水循环体部分,从而也完成热交换功能。本技术还可装有加湿器和空气净化器,可自动循环也可加小风扇加快循环。权利要求1.太阳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出气孔(2)、进气孔(3)、透光材料曚面(4)、进气管道(5)、阳光捕捉网(6);其中外壳(1)和透光材料曚面(4)构成一密封不透气的空腔箱体,出气孔(2)、进气孔(3)、进气管道(5)设置在外壳(1)上,阳光捕捉网(6)设置于空腔箱体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循环管(7)、水箱(10)、冷进水管(11)、热出水管(12);其中水循环管(7)的循环体部分设置于空腔箱体内部,水循环管(7)输入端和输出端设置于水箱(10)腔体内,冷进水管(11)、热出水管(12)和水循环管(7)的输入端设置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空腔箱体内外壳(1)的内壁、阳光捕捉网(6)、水循环管(7)的循环体部分均用吸热材料加粘合剂涂抹为黑色。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进气管道(5)的两端构成两个进气孔(3),这两个进气孔(3)开口方向相反,一个通向空腔箱体内部,另一个通向空腔箱体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点(8)、指示灯(9)、浮子(13)、电池(14);其中浮子(13)设置在水箱(10)上,触点(8)、指示灯(9)、电池(14)由导电线串联连接,当水箱中的水注满时浮子(13)漂起使触点(8)连通。专利摘要一种能既可以加热空气、提高室内温度同时又可以提供热水的太阳能取暖器。其外壳1和透光材料蒙面4构成一密封不透气的空腔箱体,阳光捕捉网6和水循环管7的循环体部分设置于空腔箱体内部。空腔箱体中的热空气通过出气孔2、进气孔3、进气管道5与室内的冷空气对流交换;循环体内的热水通过冷进水管11、热出水管12与水箱10中的冷水对流交换,可广泛用于室内取暖及提供热水。文档编号F24J2/04GK2467967SQ0121601公开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守和 申请人:张守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太阳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出气孔(2)、进气孔(3)、透光材料*面(4)、进气管道(5)、阳光捕捉网(6);其中外壳(1)和透光材料*面(4)构成一密封不透气的空腔箱体,出气孔(2)、进气孔(3)、进气管道(5)设置在外壳(1)上,阳光捕捉网(6)设置于空腔箱体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和
申请(专利权)人:张守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