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碳增强Mo-Cu-Zr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碳增强Mo-Cu-Zr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钼(Mo)和铜(Cu)两种金属既不相互反应也不互溶,一般只能形成假合金。假合金同时兼具了Mo和Cu两种金属材料的特性,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主要表现为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较低且可调的热膨胀系数、高硬度以及高强度等优点。自科学家开始对Mo-Cu复合材料研究以来,Mo-Cu复合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电极、电触头材料,电子封装材料和高温结构材料等方面。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钼矿资源,这为我国大力发展金属Mo及其合金制品提供了有利环境。但是由于Mo与Cu熔点相差很大,且互不相溶,即使在熔融状态下也难以互溶,采用传统熔炼法,粉末冶金液相烧结或熔渗都难以获得完全致密的Mo-Cu复合材料,并且所制得的材料常存在微观组织不均匀等问题,因而无法充分发挥Mo-Cu复合材料的潜力,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探索制备Mo-Cu复合材料的新工艺新技术不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而且有着良好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碳增强Mo-Cu-Zr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钼、铜、锆粉末,三者的重量比为(50-60):30:(10-20),还包括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和/或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所述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的质量占钼、铜、锆粉末总质量的0-1.5%,所述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的质量占钼、铜、锆粉末总质量的0-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碳增强Mo-Cu-Zr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钼、铜、锆粉末,三者的重量比为(50-60):30:(10-20),还包括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和/或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所述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的质量占钼、铜、锆粉末总质量的0-1.5%,所述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的质量占钼、铜、锆粉末总质量的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增强Mo-Cu-Zr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是将碳纳米管采用没食子酸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碳纳米管,所述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是将石墨烯采用芦丁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石墨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碳增强Mo-Cu-Zr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经以下方法制成:将碳纳米管加入到没食子酸水溶液中,超声分散,静置,过滤,取滤渣进行真空干燥,获得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
所述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经以下方法制成:将石墨烯加入到芦丁水溶液中,超声分散,静置,过滤,取滤渣进行真空干燥,获得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碳增强Mo-Cu-Zr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没食子酸水溶液的浓度为3-11.5μg/mL;所述芦丁水溶液的浓度为0.02μg/m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碳增强Mo-Cu-Zr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的质量与没食子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0.1g:40mL;所述石墨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小松,吕星星,孙大明,杨刘,高奇,孙红亮,舒锐,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