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箱门、控制室,控制室设于箱体的上端,箱门与箱体铰接,箱体内底部并列均匀设置有四个分隔板,两两相邻分隔板之间的箱体内底部对应的正上方均设有培养室;培养室为由三个侧板、一个顶板和一个底板围成的空间,三个侧板分别为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顺序连接,底板滑动连接于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之间,顶板通过伸缩装置与箱体内顶部固定连接;培养室第一侧板及第三侧板上均匀开设有复数个第一散热孔,分隔板上均匀开设有复数个第三散热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箱门开启时外界温度对箱体内温度的影响及外界对箱体内的污染,为培养箱内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提高了培养质量。
Constant temperature incub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温培养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培养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恒温培养箱。
技术介绍
恒温培养箱主要供医疗卫生、医药工业、生物化学、工业生产及农业科学等科研部门作细菌培养、育种、发酵及其他恒温试验用。恒温培养箱内温度的恒定与否直接影响后续试验的成败。现有技术中,由于箱门频繁打开,恒温培养箱内部温度易受外界温度影响而骤冷或骤热,且培养箱内部容易被外界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恒温培养箱,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恒温培养箱内部温度易受外界温度影响而骤冷或骤热,且培养箱内部容易被外界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箱门、控制室,所述控制室设于所述箱体的上端,所述箱门与所述箱体铰接,所述控制室内设有智能控制器,所述箱体内底部并列均匀设置有四个分隔板,两两相邻分隔板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箱体内底部垂直,两两相邻分隔板之间相对应的箱门上均设有取料门,两两相邻分隔板之间的箱体内底部对应的正上方均设有培养室,所述培养室通过伸缩装置与所述箱体内顶部连接;所述培养室为由三个侧板、一个顶板和一个底板围成的空间,三个侧板分别为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顺序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垂直于所述第二侧板且相对平行设置,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从上而下平行设置,且顶板底部与三个侧板上端面固定连接、底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所述培养室的顶板通过伸缩装置与所述箱体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第三侧板一侧的侧壁与所述第三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一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两相邻分隔板之间的距离;两两相邻培养室之间的距离等于分隔板的厚度;所述培养室第一侧板及第三侧板上均匀开设有复数个第一散热孔,所述培养室底板上均匀开设有复数个第二散热孔,所述分隔板上均匀开设有复数个第三散热孔,所述培养室第一侧板及第三侧板与所述分隔板贴合时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第三散热孔无交叠区及重叠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恒温培养箱箱体内设有3个培养室,培养室与箱体内之间及相邻培养室之间通过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及第三散热孔连通,当需要打开任何一个培养室进行取放时,通过伸缩装置将培养室下降直至所述培养室底板与箱体内底部贴合,此时培养室第一侧板及第三侧板均与分隔板相贴合,且第一侧板及第三侧板上的第一散热孔与分隔板上的第三散热孔无交叠区及重叠区,使培养室内的空腔与箱体内其他部分隔断,防止外界的污染及外界温度对箱体内温度的影响,然后再通过箱门上对应的取料门取出培养室内的培养物。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四根伸缩杆及固定伸缩杆的底座,四根伸缩杆对应设置于所述培养室顶板上,且四根伸缩杆通过固定座与所述箱体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智能控制器控制伸缩杆,从而控制培养室的升降运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培养室第一侧板及第三侧板相对两侧的底端固定设有一对导轨,所述培养室底板滑动插入所述导轨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板在导轨之间的滑动,可方便的推进与拉出底板,方便培养瓶的放置与取出。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取料门宽度大于所述培养室底板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底板滑出,进而使工作人员更方便的取出或放置培养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箱门上还设有3个观察窗,分别与3个培养室相对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箱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陶瓷纤维层、中间层和保温层,所述箱体侧壁及底板的中间层内均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电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箱体内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避免了恒温培养箱在开启箱门时外界温度对箱体内温度的影响及外界对箱体内的污染,为培养箱内的待培养生物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提高了培养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培养室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培养室中底板拉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部结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三侧板与分隔板贴合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各标记与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1、箱体;11、陶瓷纤维层;12、中间层;13、保温层;14、电加热丝;2、箱门;21、观察窗;3、控制室;31、智能控制器;32、操作控制面板;4、分隔板;41、第三散热孔;5、取料门;6、培养室;61、顶板;62、底板;63、第一侧板;64、第二侧板;65、第三侧板;66、第一散热孔;67、第二散热孔;7、伸缩杆;8、固定座;9、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1、箱门2、控制室3,控制室3设于箱体1的上端,箱门2与箱体1铰接,控制室3内设有智能控制器31,箱体1内底部并列均匀设置有四个分隔板4,两两相邻分隔板4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分隔板4与箱体1内底部垂直,两两相邻分隔板4之间相对应的箱门2上均设有取料门5,两两相邻分隔板4之间的箱体1内底部对应的正上方均设有培养室6,培养室6通过伸缩装置与箱体1内顶部连接。如图4及图5所示、培养室6为由三个侧板、一个顶板61和一个底板62围成的空间,三个侧板分别为第一侧板63、第二侧板64、第三侧板65,第一侧板63、第二侧板64、第三侧板65顺序连接,第一侧板63与第三侧板65垂直于第二侧板64且相对平行设置,顶板61和底板62从上而下平行设置,且顶板61底部与三个侧板上端面固定连接、底板62滑动连接于第一侧板63与第三侧板65之间,培养室6的顶板通过伸缩装置与箱体1内顶部固定连接。其中,伸缩装置包括四根伸缩杆7及固定伸缩杆的底座8,四根伸缩杆7对应设置于培养室6顶板上,且四根伸缩杆7通过固定座8与箱体1内底部固定连接,伸缩杆7与智能控制器31电连接。如图5及图6所示,培养室6第一侧板63及第三侧板65相对两侧的底端固定设有一对导轨9,培养室6底板滑动插入导轨9之间。其中,取料门5宽度大于培养室底板62宽度。第一侧板63背离第三侧板65一侧的侧壁与第三侧板65背离第一侧板63一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两相邻分隔板4之间的距离;两两相邻培养室6之间的距离等于分隔板4的厚度。分隔板4高度大于培养室第一侧板63、第二侧板64及第三侧板65的高度。箱体1内高度大于分隔板4的高度与培养室6高度之和。如图5、图6及图7所示,培养室6第一侧板63及第三侧板65上均匀开设有18个第一散热孔66,培养室6底板上均匀开设有36个第二散热孔67,分隔板4上均匀开设有21个第三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箱门、控制室,所述控制室设于所述箱体的上端,所述箱门与所述箱体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室内设有智能控制器,所述箱体内底部并列均匀设置有四个分隔板,两两相邻分隔板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箱体内底部垂直,两两相邻分隔板之间相对应的箱门上均设有取料门,两两相邻分隔板之间的箱体内底部对应的正上方均设有培养室,所述培养室通过伸缩装置与所述箱体内顶部连接;/n所述培养室为由三个侧板、一个顶板和一个底板围成的空间,三个侧板分别为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顺序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垂直于所述第二侧板且相对平行设置,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从上而下平行设置,且顶板底部与三个侧板上端面固定连接、底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所述培养室的顶板通过伸缩装置与所述箱体内顶部固定连接;/n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第三侧板一侧的侧壁与所述第三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一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两相邻分隔板之间的距离;两两相邻培养室之间的距离等于分隔板的厚度;/n所述培养室第一侧板及第三侧板上均匀开设有复数个第一散热孔,所述培养室底板上均匀开设有复数个第二散热孔,所述分隔板上均匀开设有复数个第三散热孔,所述培养室第一侧板及第三侧板与所述分隔板贴合时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第三散热孔无交叠区及重叠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箱门、控制室,所述控制室设于所述箱体的上端,所述箱门与所述箱体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室内设有智能控制器,所述箱体内底部并列均匀设置有四个分隔板,两两相邻分隔板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箱体内底部垂直,两两相邻分隔板之间相对应的箱门上均设有取料门,两两相邻分隔板之间的箱体内底部对应的正上方均设有培养室,所述培养室通过伸缩装置与所述箱体内顶部连接;
所述培养室为由三个侧板、一个顶板和一个底板围成的空间,三个侧板分别为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顺序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垂直于所述第二侧板且相对平行设置,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从上而下平行设置,且顶板底部与三个侧板上端面固定连接、底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所述培养室的顶板通过伸缩装置与所述箱体内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第三侧板一侧的侧壁与所述第三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一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两相邻分隔板之间的距离;两两相邻培养室之间的距离等于分隔板的厚度;
所述培养室第一侧板及第三侧板上均匀开设有复数个第一散热孔,所述培养室底板上均匀开设有复数个第二散热孔,所述分隔板上均匀开设有复数个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清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清强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