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892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包括:主液压路段,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出液口、中部具有分流口,且出液口与所述分流口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阀;第一节流阀,进液口与所述分流口连通;减压阀,用于将液压路液压降低至预定值,进液口与所述第一节流阀的出液口连通,出液口用于与控制液压路的控制供给口连通。在该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中,优选通过流量调节阀,根据需要隔开出液口和分流口之间的压力变化,以保证无论主液压路中的液压元件是否工作,均能够向分流口引出流量、压力均满足需要的液体。所以该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不方便的问题。

A hydraulic circuit system of main hydraulic circuit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
本技术涉及液压控制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液压系统经常会有主回路和控制回路,主回路是各执行元件动作的液压回路,一般压力比较高,流量比较大。控制回路是控制主回路阀的开闭,执行元件先导开启等动作的液路,一般压力比较小,流量也非常小。现在常见的控制回路设计方案是主液路和控制液路完全分开,控制液路单独设计一个排量较小的液泵,通过先导液源阀组,设定较低的压力和较小的流量,为所有的控制提供压力液。在凿岩钻机液压系统中,单独的液压泵提供控制液路有两个问题,一是发动机设定有两个可以用于安装液压泵的地方,当主回路要使用的泵较多时,可能会不方便再单独设定一个泵用于控制。另一个是相对而言成本较高。尤其是优化原有液压回路时,如果需要使用控制液,再增加一套新的回路就相对比较复杂。综上所述,如何能够有效地解决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不方便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该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可以能够有效地解决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不方便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包括:主液压路段,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出液口、中部具有分流口,且出液口与所述分流口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阀;第一节流阀,进液口与所述分流口连通;减压阀,用于将液压路液压降低至预定值,进液口与所述第一节流阀的出液口连通,出液口用于与控制液压路的控制供给口连通。在该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中,在应用时,将主液压路段串联在主液压路上,即以主液压路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实现串联,其中控制供给口连通控制油路系统。在应用时,当主液压路的液压元件工作时,此时流量调节阀调整通流口,以使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畅通,保证液压元件正常工作,同时通过分流口,经过第一节流阀、减压阀调整流量和压力后,向控制供给口提供控制液体。而当主液压路的液压元件不工作时,此时流量调节阀调整通流口,降低通流量,以使得主液压路段的出液口泄压,不会导致其进液口过分泄压,进而保证进入到分流口的液压也不过分泄压,进而保证能够向控制供给口提供流量、液压均满足要求的控制液路。在该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中,优选通过流量调节阀,根据需要隔开出液口和分流口之间的压力变化,以保证无论主液压路中的液压元件是否工作,均能够向分流口引出流量、压力均满足需要的液体。且引出的液路中,通过第一节流阀调整流量,通过减压阀调整液体压力,以使得控制供给口处的液压满足要求。综上所述,该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不方便的问题。优选地,所述流量调节阀为二位二通换向阀,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在第一位时用于使两液压口直接流通,在第二位时,用于使两液压口通过第二节流阀连通。优选地,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设置有液压控制口,且液压控制口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出液口连通,以在出液口压力不小于第一预定值时推动阀芯移动至第一位,而在出液口压力小于第二预定值时推动阀芯移动至第二位。优选地,所述流量调节阀的液压控制口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出液口之间通过第三节流阀连通。优选地,所述分流口与所述第一节流阀之间设置有管路过滤器。优选地,所述减压阀与所述控制供给口之间连接有开关阀。优选地,所述开关阀为两位三通换向阀,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在第一位时,用于将所述控制供给口接通回油箱且将所述减压阀的出液口出液堵截,在第二位时,用于将控制供给口与所述减压阀的出液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减压阀为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溢流口连通出液口,以根据出液口压力大小推动阀芯开闭程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的液路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主液压路段1、第一节流阀2、减压阀3、流量调节阀4、第二节流阀5、第三节流阀6、管路过滤器7、开关阀8。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以能够有效地解决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不方便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的液路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以用于将主液压液路分出一部分液路出来以向控制液压路供给高压液。具体的,该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包括主液压路段1、第一节流阀2和减压阀3。其中主液压路段1,用于串联在主液路上,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出液口、中部具有分流口,其中进液口用于连通供液泵,出液口用于连通各个液压元件,主液压路段1可以是一个三通接口。其中主液压路段1的出液口与分流口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阀4,即从进液口进入的高压液体会通过该流量调节阀4后,再流入至出液口处,而从进液口进入的高压液体,有一小部分能够直接流入至分流口中。其中流量调节阀4,可以是开关阀件,当开关阀件打开时,此时流量为百分之一百,当开关阀件关闭时,此时流量调整为零。具体的,以在使用时,当出液口连接的液压元件工作时,此时流量调节阀4调节流量为大流量,当出液口连接的液压元件不工作时,此时出液口可能连接回油箱,此时使流量调节阀4的调节流量为小流量,甚至是零流量,以避免进液口泄压,以保证分流口的压力。其中第一节流阀2的进液口与分流口连通,以对分流口分流出的液压体,节流通过,以保证流量基本满足控制液路的需要。其中节流阀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以能够满足控制液路需要为准。其中减压阀3的进液口与第一节流阀2的出液口连通,以对第一节流阀2流出的液压路液压降低至预定值,而减压阀3的出液口用于与控制液压路的控制供给口连通。以使得从分流口流出的液压体,经过第一节流阀2限制流量后,再经过减压阀3限制压力后,再供给于控制供给口,以使得进入控制供给口的控制液压体在流量和压力均满足要求。其中的减压阀3,以能够控制流出液体压力为准,具体的,可以使减压阀3为溢流阀,其中溢流阀的溢流口连通出液口,以根据出液口压力大小推动阀芯开闭程度。在该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中,在应用时,将主液压路段1串联在主液压路上,即以主液压路段1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实现串联,其中控制供给口连通控制油路系统。在应用时,当主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液压路段,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出液口、中部具有分流口,且出液口与所述分流口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阀;/n第一节流阀,进液口与所述分流口连通;/n减压阀,用于将液压路液压降低至预定值,进液口与所述第一节流阀的出液口连通,出液口用于与控制液压路的控制供给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液压路段,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出液口、中部具有分流口,且出液口与所述分流口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第一节流阀,进液口与所述分流口连通;
减压阀,用于将液压路液压降低至预定值,进液口与所述第一节流阀的出液口连通,出液口用于与控制液压路的控制供给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为二位二通换向阀,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在第一位时用于使两液压口直接流通,在第二位时,用于使两液压口通过第二节流阀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液压路引控制液压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设置有液压控制口,且液压控制口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出液口连通,以在出液口压力不小于第一预定值时推动阀芯移动至第一位,而在出液口压力小于第二预定值时推动阀芯移动至第二位。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日平王凯焱杨湘龙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黑金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