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乳酸-聚丁内酰胺生物基可降解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合成改性
,尤其是涉及一种聚乳酸-聚丁内酰胺生物基可降解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乳酸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加工性的热塑性聚酯,因其来源于生物质,且降解产物无毒无害而被大量研究和开发,作为“环境友好型”材料用以替代传统的石油基材料,但脆性、低结晶速率和热不稳定性严重限制了聚乳酸在更多领域的应用。聚酰胺是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在家电、航空、工程等领域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其韧性好、强度高,可用于和聚乳酸共混共聚以改善聚乳酸性能。但是几乎所有商用的聚酰胺材料在自然环境下都不可降解,与聚乳酸共聚、共混后,破坏了聚乳酸材料的可降解性,仍然会造成环境文体。近年来,一种新型的聚酰胺材料——聚丁内酰胺在堆肥土壤、活性淤泥、体内等环境下的降解性能被逐一验证,成为独特的可降解聚酰胺类聚合物。另外其合成单体丁内酰胺可由生物质发酵制备,实现了全程碳循环。这些有别于其他聚酰胺材料的特性使聚丁内酰胺极具开发潜力与应用价值。利用同为生物基来源且可降解的聚乳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乳酸-聚丁内酰胺生物基可降解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巯基封端的聚乳酸和烯基或炔基封端的聚丁内酰胺通过巯烯或巯炔点击反应得到聚乳酸-聚丁内酰胺生物基可降解共聚物;所述巯基封端的聚乳酸通过对聚乳酸末端羟基进行巯基化改性而制得,所述烯基或炔基封端的聚丁内酰胺通过酰氯引发剂向聚丁内酰胺链端引入烯基或炔基而制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乳酸-聚丁内酰胺生物基可降解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巯基封端的聚乳酸和烯基或炔基封端的聚丁内酰胺通过巯烯或巯炔点击反应得到聚乳酸-聚丁内酰胺生物基可降解共聚物;所述巯基封端的聚乳酸通过对聚乳酸末端羟基进行巯基化改性而制得,所述烯基或炔基封端的聚丁内酰胺通过酰氯引发剂向聚丁内酰胺链端引入烯基或炔基而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乳酸-聚丁内酰胺生物基可降解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巯基封端的聚乳酸和烯基或炔基封端的聚丁内酰胺在避光、保护气体气氛下用共溶剂充分溶解,然后加入光敏剂,将反应体系采用保护气体纯化后,在紫外光源的照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液经过浓缩后在沉淀剂中沉淀,将沉淀物用聚乳酸的良溶剂洗涤、过滤后进行干燥处理即得到聚乳酸-聚丁内酰胺生物基可降解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乳酸-聚丁内酰胺生物基可降解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光源的波长为320~402nm,照射时间为15~30分钟;所述的光敏剂与巯基封端的聚乳酸的摩尔比为0.5~1.2;所述的光敏剂为安息香醚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或硫杂蒽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安息香醚类化合物优选为安息香双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正丁醚、安息香异丁醚,所述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优选为二苯甲酮、2-甲基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或4-苯基二苯甲酮,所述的硫杂蒽酮类化合物优选为噻吨酮、2-异丙基硫杂蒽酮或2,4-二乙基硫杂蒽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乳酸-聚丁内酰胺生物基可降解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巯基封端的聚乳酸与聚乳酸和烯基或炔基封端的聚丁内酰胺的摩尔比为1.25~2.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乳酸-聚丁内酰胺生物基可降解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溶剂选自三氟乙醇或六氟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沉淀剂选自甲醇或乙醇或二者的混合物;所述的聚乳酸的良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或氯仿二者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乳酸-聚丁内酰胺生物基可降解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巯基封端的聚乳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原料聚乳酸于反应容器内,对反应体系进行保护气体置换,然后加入干燥的溶剂溶解,在保护气体气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黎明,陈涛,王乐军,钟郭程,张媛婷,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恒天纤维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