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料发酵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823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肥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肥料发酵槽,包括发酵槽体、排水槽、供氧管,所述的排水槽间隔设置在发酵槽体的底部,排水槽的顶部设置隔板,隔板上均布有通孔;所述的排水槽内设置供氧管,供氧管的底部间隔设置出气孔,供氧管的两端设置支撑柱;每个排水槽内供氧管的入气端均设置一个压力阀。

A fertilizer fermentation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肥料发酵槽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肥料发酵槽。
技术介绍
在肥料生产过程中,多采用开放式的发酵槽对原料进行发酵,在发酵槽体上部用翻料装置对物料进行翻料搅拌,翻料装置对上部物料搅拌较充分,而发酵槽体底部物料由于翻料几率较小缺氧,导致发酵槽体内的物料发酵不均匀;在肥料的生产过程中,发酵是否均匀对肥料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现有技术为了避免发酵槽体底部物料缺氧,在槽体底部设置供氧管,然而由于供氧管分布不合理,或者每根供氧管的氧气压力不相同,导致发酵槽体底部不同位置充气不均匀,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发酵槽体内物料发酵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肥料发酵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肥料发酵槽,包括发酵槽体、排水槽、供氧管,所述的排水槽间隔设置在发酵槽体的底部,排水槽的顶部设置隔板,隔板上均布有通孔;所述的排水槽内设置供氧管,供氧管的底部间隔设置出气孔,供氧管的两端设置支撑柱;每个排水槽内供氧管的入气端均设置一个压力阀。所述供氧管的入气端设置与之垂直的输氧管,输氧管与每一根供氧管连通,输氧管通过主管道与空压机连接。所述的排水槽内的供氧管间隔设置与之垂直贯通的支管,每根支管的底部设置出气孔。所述排水槽之间由挡板隔开,所述的挡板上间隔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排水槽远离输氧管的一端设置集水槽,排水槽从输氧管一端向下倾斜,排水槽的底端与集水槽连通。所述集水槽的一端设置集水池,集水槽向集水池的一端倾斜向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酵槽,在每根供氧管的入气端设置压力阀,压力阀检测到预设的压力值后打开,使供氧管内有适量的氧气向发酵槽体供氧,设置压力阀可起到监测供氧压力的作用,避免供氧管之前的管道堵塞或者泄气导致没有足够的氧气通向发酵槽体底部,确保发酵槽底部不同部位均有足够的供氧量,解决发酵槽底部因翻料几率低或充气不均匀而与其它部位的物料发酵不均匀的问题,同时,相邻排水槽之间的挡板上设置通气孔,使每个排水槽之间相互通气,使得每个排水槽内的气压均匀,进一步使发酵槽体底部不同部位的物料发酵更均匀。2.由于排水槽倾斜设置,可将发酵产生的水及时排出发酵槽体的外部,避免发酵槽体底部由于含水量过多而产生厌氧发酵,导致恶臭和腐熟不充分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发酵槽俯视图;图2为所述发酵槽立体结构图;图3为所述发酵槽槽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述发酵槽垂直于供氧管的朝向视图;图5为所述供氧管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及对应的结构名称如下:1-发酵槽体,2-排水槽,3-供氧管,31-出气孔,32-支管,4-隔板,5-通孔,6-支撑柱,7-压力阀,8-输气管,9-主管道,10-空压机,11-挡板,12-通气孔,13-集水槽,14-集水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肥料发酵槽,包括发酵槽体1、排水槽2、供氧管3,所述的排水槽2间隔设置在发酵槽体1的底部,排水槽2的顶部设置隔板4,隔板4上均布有通孔5;所述的排水槽2内设置供氧管3,供氧管3的底部间隔设置出气孔31,供氧管3的两端设置支撑柱6;每个排水槽2内供氧管3的入气端均设置一个压力阀7。所述供氧管3的入气端设置与之垂直的输氧管8,输氧管8与每一根供氧管3连通,输氧管8通过主管道9与空压机10连接。所述的排水槽2内的供氧管3间隔设置与之垂直贯通的支管32,每根支管32的底部设置出气孔31,出气孔31设置在供氧管3和支管32的底端可避免出气孔被下落的发酵物料堵塞。所述排水槽2之间由挡板11隔开,所述的挡板11上间隔设置有通气孔12,在挡板上设置通气孔12可使每个排水槽2之间相互通气,使得每个排水槽2内的气压均匀,进而使发酵槽体1底部不同部位的物料发酵更均匀。所述的排水槽2远离输氧管8的一端设置集水槽13,排水槽2从输氧管8一端向下倾斜,排水槽2的底端与集水槽13连通,集水槽13位于发酵槽体1的外部,排水槽倾斜设置使其内部的水及时向外排出,避免发酵槽体1底部物料含水量过多导致厌氧发酵、产生恶臭和腐熟不充分等问题。所述集水槽13的一端设置集水池14,集水槽13向集水池14的一端倾斜向下,使集水槽13内的水尽快地排到集水池14内。本专利技术所示发酵槽的工作原理如下:空压机10通过主管道9向输氧管8输送氧气,输氧管8与每一根供氧管3连通,在每一根供氧管3的入气端设置一个压力阀7,待每一根供氧管3对应的压力阀7达到预设的压力值时,压力阀打开,对应的供氧管3及其支管32通氧气,供氧管3排除的氧气对隔板4上方发酵槽体1底部的物料供氧,弥补发酵槽体1底部物料因翻料几率小而缺氧的不足,物料发酵产生的水通过隔板4上的通孔5落入排水槽2,由于排水槽2倾斜设置,排水槽2内的水及时地拍向发酵槽体1外部的集水槽13内,倾斜设置的集水槽13将水及时排到集水池14内进行回收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酵槽,在每根供氧管3的入气端设置压力阀7,压力阀7检测到预设的压力值后打开,使供氧管3内有适量的氧气向发酵槽体1供氧,设置压力阀7可起到监测供氧压力的作用,避免供氧管3之前的管道堵塞或者泄气导致没有足够的氧气通向发酵槽体底部,确保发酵槽底部不同部位均有足够的供氧量,解决发酵槽底部因翻料几率低或充气不均匀而与其它部位的物料发酵不均匀的问题,同时,相邻排水槽2之间的挡板11上设置通气孔12,使每个排水槽2之间相互通气,使得每个排水槽内的气压均匀,进一步使发酵槽体1底部不同部位的物料发酵更均匀;另一方面,由于排水槽2倾斜设置,可将发酵产生的水及时排出发酵槽体1的外部,避免发酵槽体1底部由于含水量过多而产生厌氧发酵,导致恶臭和腐熟不充分等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肥料发酵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槽体(1)、排水槽(2)、供氧管(3),所述的排水槽(2)间隔设置在发酵槽体(1)的底部,排水槽(2)的顶部设置隔板(4),隔板(4)上均布有通孔(5);所述的排水槽(2)内设置供氧管(3),供氧管(3)的底部间隔设置出气孔(31),供氧管(3)的两端设置支撑柱(6);每个排水槽(2)内供氧管(3)的入气端均设置一个压力阀(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肥料发酵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槽体(1)、排水槽(2)、供氧管(3),所述的排水槽(2)间隔设置在发酵槽体(1)的底部,排水槽(2)的顶部设置隔板(4),隔板(4)上均布有通孔(5);所述的排水槽(2)内设置供氧管(3),供氧管(3)的底部间隔设置出气孔(31),供氧管(3)的两端设置支撑柱(6);每个排水槽(2)内供氧管(3)的入气端均设置一个压力阀(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发酵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管(3)的入气端设置与之垂直的输氧管(8),输氧管(8)与每一根供氧管(3)连通,输氧管(8)通过主管道(9)与空压机(10)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肥料发酵槽,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田立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