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虾虾苗繁育水体净化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78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虾虾苗繁育水体净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对虾虾苗繁育后的废水排入沉淀池中,静置3~5天;过滤除去污泥;S2:向步骤S1处理后的水体中投加枯草芽孢杆菌,搅拌处理1~2h后,加入乳酸乙酯、壳聚糖和氢氧化镁,200~500rpm搅拌2~4h;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水体用石英砂过滤;S4:步骤S3处理后的水体在处理压力为0.5~1.5MPa的条件下进行过滤,滤膜孔径为40~60um;S5:将步骤S4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树脂处理;树脂型号为D152和D001。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净化处理后的水体中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总磷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等均满足对虾虾苗繁育要求,水体透明度达到1000px左右。水体中Na

A method of water purification for prawn br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虾虾苗繁育水体净化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对虾虾苗繁育水体净化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对虾虾苗繁育过程中,水体中钠离子与钾离子的比例对虾苗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相同繁育条件下水体中Na+、K+、Ca2+的比值为400~450:10~11:0.2~0.3(mmol/L)时对虾虾苗生长速度最快,因此,为了促进虾苗的快速生长,缩短繁育周期,专利技术人通过控制水体中钾\钠\钙离子的比例实现虾苗快速繁育。虾苗繁育后排放的污水中由于含有残余饲料和对虾排泄物等污染物,且由于经过了后续一系列的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水体中钾\钠\钙离子的比例不能直接满足对虾虾苗繁育,因此,在对净化水进行循环使用时,需再次通过添加钠盐和钾盐来控制水体中Na+、K+、Ca2+,这就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为了使净化后的水体能够再次直接循环应用于对虾虾苗的繁育,专利技术人对对虾虾苗繁育污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虾虾苗繁育水体净化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虾虾苗繁育水体净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对虾虾苗繁育后的废水排入沉淀池中,静置3~5天;过滤除去污泥;S2:向步骤S1处理后的水体中投加枯草芽孢杆菌,搅拌处理1~2h后,加入乳酸乙酯、壳聚糖和氢氧化镁,200~500rpm搅拌2~4h;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水体用石英砂过滤;S4:步骤S3处理后的水体在处理压力为0.5~1.5MPa的条件下进行过滤,滤膜孔径为40~60um;S5:将步骤S4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树脂处理;树脂型号为D152和D001。优选的,树脂柱高1~1.2m,树脂柱直径60~80cm,树脂处理时,水流速度为100~120L/h。优选的,D152和D001的体积比为(5~7):1。优选的,石英砂滤料的粒径为1~2mm。优选的,乳酸乙酯、壳聚糖和氢氧化镁的质量比为1:(3~5):1。优选的,乳酸乙酯、壳聚糖和氢氧化镁在水体中的投料总量为100~150mg/L。优选的,水体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浓度为105~106cfu/m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净化处理后的水体中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总磷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等均满足对虾虾苗繁育要求,水体透明度达到1000~1100px左右。水体中Na+、K+、Ca2+的比值为400~450:10~11:0.2~0.3(mmol/L),满足直接用于对虾虾苗繁育的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对虾虾苗繁育水体净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对虾虾苗繁育后的废水排入沉淀池中,静置5天;过滤除去污泥;S2:向步骤S1处理后的水体中投加枯草芽孢杆菌(保持水体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浓度为105~106cfu/mL),搅拌处理2h后投加乳酸乙酯、壳聚糖和氢氧化镁(质量比为1:3:1),200rpm搅拌2h;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水体用石英砂(粒径为1~2mm)过滤;S4:步骤S2处理后的水体在处理压力为1.5MPa的条件下进行过滤,滤膜孔径为60um;S5:将步骤S5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树脂(树脂柱高1m,树脂柱直径60cm)处理,水流速度为100~120L/h;树脂型号为D152和D001(体积比为5:1)。乳酸乙酯、壳聚糖和氢氧化镁在水体中的投料总量为100mg/L。实施例2一种对虾虾苗繁育水体净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对虾虾苗繁育后的废水排入沉淀池中,静置3天;过滤除去污泥;S2:向步骤S1处理后的水体中投加枯草芽孢杆菌(保持水体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浓度为105~106cfu/mL),搅拌处理1h后投加乳酸乙酯、壳聚糖和氢氧化镁(质量比为1:5:1),500rpm搅拌4h;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水体用石英砂(粒径为1~2mm)过滤;S4:步骤S2处理后的水体在处理压力为0.5MPa的条件下进行过滤,滤膜孔径为40um;S5:将步骤S5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树脂(树脂柱高1m,树脂柱直径60cm)处理,水流速度为100~120L/h;树脂型号为D152和D001(体积比为7:1)。乳酸乙酯、壳聚糖和氢氧化镁在水体中的投料总量为150mg/L。对比例1一种对虾虾苗繁育水体净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对虾虾苗繁育后的废水排入沉淀池中,静置5天;过滤除去污泥;S2:向步骤S1处理后的水体中投加沼泽红假单胞菌(保持水体中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浓度为105~106cfu/mL),搅拌处理2h后投加丁酸乙酯、壳聚糖和氢氧化镁(质量比为1:3:1),200rpm搅拌2h;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水体用石英砂(粒径为1~2mm)过滤;S4:步骤S2处理后的水体在处理压力为0.5MPa的条件下进行过滤,滤膜孔径为80um;S5:将步骤S5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树脂(树脂柱高1m,树脂柱直径60cm)处理,水流速度为100~120L/h;树脂型号为D152和D001(体积比为2:1)。乳酸乙酯、壳聚糖和氢氧化镁在水体中的投料总量为100mg/L。对比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树脂型号为D113和001×7(体积比为5:1)。实验例经检测,实施例、对比例净化后的水体中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总磷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等均可用于对虾繁育,但实施例水体透明度达到1000~1100px左右,而对比例水体透明度为750~850px左右。采用DWL-B型钠离子检测仪、BSH/CM-04-25型钾离子检测仪和ANTE935型钙离子检测仪等标准仪器检测水体中的钠离子、钾离子和钙离子的含量。为减少误差,实施例与对比例采用同一批次的对虾虾苗繁育后的污水,水体处理前,检测水体中Na+:K+:Ca2+的比值为932:70:11(mmol/L),水体处理后,检测结果显示实施例水体中Na+、K+、Ca2+的比值为400~450(mmol/L):10~11(mmol/L):0.2~0.3(mmol/L),满足要求。而对比例1和对比例2处理后的水体中Na+、K+、Ca2+的比值不在以上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虾虾苗繁育水体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对虾虾苗繁育后的废水排入沉淀池中,静置3~5天;过滤除去污泥;/nS2:向步骤S1处理后的水体中投加枯草芽孢杆菌,搅拌处理1~2h后,加入乳酸乙酯、壳聚糖和氢氧化镁,200~500rpm搅拌2~4h;/n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水体用石英砂过滤;/nS4:步骤S3处理后的水体在压力为0.5~1.5MPa的条件下进行过滤,滤膜孔径为40~60um;/nS5:将步骤S4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树脂处理;树脂型号为D152和D0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虾虾苗繁育水体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对虾虾苗繁育后的废水排入沉淀池中,静置3~5天;过滤除去污泥;
S2:向步骤S1处理后的水体中投加枯草芽孢杆菌,搅拌处理1~2h后,加入乳酸乙酯、壳聚糖和氢氧化镁,200~500rpm搅拌2~4h;
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水体用石英砂过滤;
S4:步骤S3处理后的水体在压力为0.5~1.5MPa的条件下进行过滤,滤膜孔径为40~60um;
S5:将步骤S4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树脂处理;树脂型号为D152和D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虾苗繁育水体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树脂柱高1~1.2m,树脂柱直径60~80cm,树脂处理时,水流速度为100~120L/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云永超云乐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禄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