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杰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儿童和双腿残疾人士开门的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757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儿童和双腿残疾人士开门的把手,包括锁芯本体,锁芯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锁芯盖板,锁芯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锁芯弹簧螺栓,锁芯弹簧螺栓的外侧套接有装配固定环,锁芯本体上安装有握把抓手,握把抓手的端部安装有握把端头,握把抓手与握把端头之间分别设置有双层橡胶圈和尼龙绳固定仓,且均安装于握把抓手的端部内侧,尼龙绳固定仓上连接有尼龙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方便儿童和双腿残疾人士开门的把手,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把手对于儿童和残疾人士的使用问题,该装置将把手变得可延伸性,该把手充分考虑到了需求者的不便,更加能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及紧急情况下的需求,提升日常使用的安全性。

A handle convenient for children and disabled people with both legs to open the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儿童和双腿残疾人士开门的把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把手,特别涉及一种方便儿童和双腿残疾人士开门的把手。
技术介绍
当前门把手的安装高度一般在80-100cm之间,这里指是门,而门把手离地面高度一般为110cm,当然有些防盗门把手的高度可能为113cm,但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高度,每一户人家的家庭成员身高不同、开门习惯也多有不同,所以这个门把手高度具体应该设置多少还是应该具体来考虑的,因为门不是给一个人量身定做的,所以确定这个高度的原则就是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用的舒服,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总有一个群体在“开门”这一个简单的动作上存在不便,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甚至是危害,该专利技术针对的群体主要为儿童及下肢存在残疾的人士,小孩因为自身身高的局限,在门无意被关上的情况下,又恰好父母又不在身边,可能自己就打不开门了,以上的两类人群迫切需要一款可以方便他们生活的门把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方便儿童和双腿残疾人士开门的把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方便儿童和双腿残疾人士开门的把手,包括锁芯本体,所述锁芯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锁芯盖板,所述锁芯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锁芯弹簧螺栓,所述锁芯弹簧螺栓的外侧套接有装配固定环,所述锁芯本体上安装有握把抓手,所述握把抓手的端部安装有握把端头,所述握把抓手与握把端头之间分别设置有双层橡胶圈和尼龙绳固定仓,且均安装于握把抓手的端部内侧,所述尼龙绳固定仓上连接有尼龙绳,所述尼龙绳的上套接有限位扣,所述握把端头的一侧安装有夜光环,所述夜光环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前端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芯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尼龙绳回转器,且与尼龙绳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芯本体的表面开有通孔,所述锁芯本体与握把抓手通过通孔进行连接安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尼龙绳与握把端头通过尼龙绳固定仓连接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芯本体与锁芯盖板之间通过卡扣进行连接,所述锁芯主体与装配固定环套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是一种方便儿童和双腿残疾人士开门的把手,可以有效解决把手对于儿童和残疾人士的使用问题,该装置将把手变得可延伸性,与传统门把手不同,该把手充分考虑到了需求者的不便,更加能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及紧急情况下的需求,提升日常使用的安全性,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锁芯本体;2、锁芯盖板;3、锁芯弹簧螺栓;4、装配固定环;5、握把抓手;6、尼龙绳;7、限位扣;8、双层橡胶圈;9、尼龙绳固定仓;10、握把端头;11、夜光环;12、前端盖;13、尼龙绳回转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儿童和双腿残疾人士开门的把手,包括锁芯本体1,锁芯本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锁芯盖板2,锁芯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锁芯弹簧螺栓3,锁芯弹簧螺栓3的外侧套接有装配固定环4,锁芯本体1上安装有握把抓手5,握把抓手5的端部安装有握把端头10,握把抓手5与握把端头10之间分别设置有双层橡胶圈8和尼龙绳固定仓9,且均安装于握把抓手5的端部内侧,尼龙绳固定仓9上连接有尼龙绳6,尼龙绳6的上套接有限位扣7,握把端头10的一侧安装有夜光环11,夜光环1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前端盖12。进一步的,锁芯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尼龙绳回转器13,且与尼龙绳6相连接,设置的尼龙绳回转器13用于连接尼龙绳6,方便绳体进行自动伸缩,便于收回。锁芯本体1的表面开有通孔,锁芯本体1与握把抓手5通过通孔进行连接安装,握把抓手5通过通孔连接安装,可方便进行安装与拆分。尼龙绳6与握把端头10通过尼龙绳固定仓9连接固定,设置的尼龙绳固定仓9用于连接尼龙绳6的端部,起到连接作用。锁芯本体1与锁芯盖板2之间通过卡扣进行连接,锁芯主体1与装配固定环4套接固定,设置的锁芯盖板2与装配固定环4均可与锁芯本体1进行安装与拆分,方便对内部进行维修。具体的,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该装置将传统握持把手部分进行拆分,握把抓手5通过通孔连接安装,可方便进行安装与拆分,拆分为可进行插拔的两段,中间由尼龙绳6连接,最多可拉长至30cm,双层橡胶圈8确保两端在插拔时有一定的摩擦阻力,可拆分使用也可正常合并使用(具体情况看家里成员是否需要,可提前拆分开),当前端部分拔出后,内置的尼龙绳6可拉伸出来,设置的尼龙绳回转器13用于连接尼龙绳6,方便绳体进行自动伸缩,便于收回,抓握把手前端部分可以实现自然下垂,设置的尼龙绳固定仓9用于连接尼龙绳6的端部,起到连接作用,方面身高不足的儿童及残疾人士可以拉拽把手前端部分进行向下拉拽,从而实现开门,同时抓握把手前端部分有一块夜光环11,以便于在夜晚环境可以看到下垂的把手段,以便于进行开门。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把手对于儿童和残疾人士的使用问题,该装置将把手变得可延伸性,与传统门把手不同,该把手充分考虑到了需求者的不便,更加能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及紧急情况下的需求,提升日常使用的安全性,实用性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儿童和双腿残疾人士开门的把手,包括锁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本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锁芯盖板(2),所述锁芯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锁芯弹簧螺栓(3),所述锁芯弹簧螺栓(3)的外侧套接有装配固定环(4),所述锁芯本体(1)上安装有握把抓手(5),所述握把抓手(5)的端部安装有握把端头(10),所述握把抓手(5)与握把端头(10)之间分别设置有双层橡胶圈(8)和尼龙绳固定仓(9),且均安装于握把抓手(5)的端部内侧,所述尼龙绳固定仓(9)上连接有尼龙绳(6),所述尼龙绳(6)的上套接有限位扣(7),所述握把端头(10)的一侧安装有夜光环(11),所述夜光环(1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前端盖(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儿童和双腿残疾人士开门的把手,包括锁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本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锁芯盖板(2),所述锁芯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锁芯弹簧螺栓(3),所述锁芯弹簧螺栓(3)的外侧套接有装配固定环(4),所述锁芯本体(1)上安装有握把抓手(5),所述握把抓手(5)的端部安装有握把端头(10),所述握把抓手(5)与握把端头(10)之间分别设置有双层橡胶圈(8)和尼龙绳固定仓(9),且均安装于握把抓手(5)的端部内侧,所述尼龙绳固定仓(9)上连接有尼龙绳(6),所述尼龙绳(6)的上套接有限位扣(7),所述握把端头(10)的一侧安装有夜光环(11),所述夜光环(1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前端盖(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