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孔开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72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扫孔开闭装置,包括在同一平面对称设置在建筑模板底部的清扫孔左右两侧的卡槽,所述卡槽避让所述清扫孔的宽度投射空间区域,垂直于所述清扫孔左右两侧宽度之间的投影为所述宽度投射空间区域,平行于建筑模板设置的门板,所述门板的面积大于所述清扫孔的面积且所述门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清扫孔左右两侧之间的宽度,所述门板与所述卡槽在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连接,以打开或者封闭所述清扫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能环保、循环利用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Cleaning hole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扫孔开闭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清扫孔开闭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建筑工程
中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但由于建筑模板搭设以及钢筋绑扎完成后,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的会残留有木屑、浮浆残渣、钢丝、废钢筋、碎石等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位于建筑模板底部死角处,因此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对建筑模板底部的建筑垃圾的清扫工作尤为重要,为了施工安全,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常规技术手段是对建筑模板底部切割去除一小块板材以形成预留设置的清扫孔,然后通过清扫孔对建筑模板底部的建筑垃圾进行清扫,清扫完成后再将切割下小块板材安装到建筑模板的原切割位置,以封闭清扫孔,然后进行有质量保证的混凝土浇筑工程。此种结构的清扫孔及封闭方式,切割后的小块板材一方面很容易丢失,不能进行二次循环利用,造成了建筑模板及小块板材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需要对小块板材还原固定安装在建筑模板底部的原切割位置,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墙柱根部、梁柱接着等位置的建筑模板每次都需要重复进行清扫孔的切割开孔设置以及重复安装小块板材等工程作业,从而提高了工程成本、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节能环保、循环利用和降低成本的清扫孔开闭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清扫孔开闭装置,包括在同一平面对称设置在建筑模板底部的清扫孔左右两侧的卡槽,所述卡槽避让所述清扫孔的宽度投射空间区域,垂直于所述清扫孔左右两侧宽度之间的投影为所述宽度投射空间区域,平行于建筑模板设置的门板,所述门板的面积大于所述清扫孔的面积且所述门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清扫孔左右两侧之间的宽度,所述门板与所述卡槽在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连接,以打开或者封闭所述清扫孔。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清扫孔开闭装置,所述门板上设置有拉手。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清扫孔开闭装置,所述拉手为突出于所述门板设置的外把手,所述外把手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门板上。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清扫孔开闭装置,所述拉手为隐藏式拉手。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清扫孔开闭装置,所述卡槽通过紧固件设置在建筑模板上。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清扫孔开闭装置,所述卡槽粘接设置在建筑模板上。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清扫孔开闭装置,所述卡槽均为三条边组成的“h”字型,所述“h”字型中的两条平行边及垂直边构成的槽口指向所述清扫孔的竖轴中心设置,所述“h”字型中两条平行边中的长边固定设置在所述建筑模板上。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清扫孔开闭装置,所述卡槽为三条边组成的“C”字型,所述“C”字型构成的槽口指向所述清扫孔的竖轴中心设置。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清扫孔开闭装置,所述卡槽为竖直边与水平边组成的直角型,所述竖直边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建筑模板上,所述水平边、竖直边与建筑模板构成的槽口指向所述清扫孔的竖轴中心设置。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清扫孔开闭装置,所述卡槽为三条边组成的连续直角型,所述连续直角型包括竖直边,以及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竖直边两端两条平行的水平边,两条水平边中的一条边靠近所述清扫孔的中心设置,另一条水平边远离所述清扫孔的竖轴中心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建筑模板上,靠近所述清扫孔的中心的水平边、竖直边与建筑模板构成的槽口指向所述清扫孔的竖轴中心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清扫孔开闭装置,包括卡槽以及在卡槽中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连接的门板,通过门板相对于卡槽的向上滑动,使清扫孔处于完全或者不完全敞开状态,即打开清扫孔,通过打开的清扫孔对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残留的木屑、浮浆残渣、钢丝、废钢筋、碎石等建筑垃圾进行清扫,清扫完成后,门板相对于卡槽向下滑动,使清扫孔被门板覆盖,即封闭清扫孔,从而进行有质量保证的混凝土浇筑工程。本技术提供的清扫孔开闭装置,通过上下滑动抽拉即可完成清扫孔的打开或者封闭状态,具有操作方便的效果。在清扫完成后,不必再将小块板材重新固定在建筑模板的清扫孔位置,通过门板相对于卡槽的滑动即可完成清扫孔的封闭,节省了重新固定小块板材的施工工程,降低了施工成本,节约了时间。本技术的清扫孔开闭装置设置在建筑模板上,避免了传统方式中在建筑模板中切割去除小块板材容易丢失的风险,清扫孔开闭装置及其建筑模板可以循环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清扫孔开闭装置,不必每次都采用新的建筑模板进行开孔施工,不会造成材料的浪费,降低了施工成本,还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建筑模板及清扫孔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建筑模板及清扫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清扫孔与卡槽的装配位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清扫孔与卡槽的装配位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清扫孔开闭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清扫孔开闭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清扫孔的宽度投射空间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h”字型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C”字型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直角型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连续直角型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2-13是技术一实施例的门板及拉手的结构示意图;图14-15是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门板及拉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0、建筑模板,11、清扫孔,20、卡槽,201、“h“字型卡槽,202、“C”字型卡槽,203、直角型卡槽,204、连续直角型卡槽,30、门板,40、拉手,401、外把手,402、隐藏式拉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至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扫孔开闭装置,包括在同一平面对称设置在建筑模板10底部的清扫孔11左右两侧的卡槽20,所述卡槽20避让所述清扫孔11的宽度投射空间区域,垂直于所述清扫孔11左右两侧宽度之间的投影为所述宽度投射空间区域,即如图7中以清扫孔11宽度为界线在Y方向延伸的箭头所示为宽度投射空间区域,平行于建筑模板10设置的门板30,所述门板30的面积大于所述清扫孔11的面积且所述门板30的宽度大于所述清扫孔11左右两侧之间的宽度,所述门板30与所述卡槽20在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连接,以打开或者封闭所述清扫孔11。请参考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扫孔开闭装置,所述卡槽20通过螺丝钉等紧固件设置在建筑模板10上。当然,卡槽20也可以粘接设置在建筑模板10上。请参考图4和图8,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扫孔开闭装置,所述卡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扫孔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同一平面对称设置在建筑模板底部的清扫孔左右两侧的卡槽,所述卡槽避让所述清扫孔的宽度投射空间区域,垂直于所述清扫孔左右两侧宽度之间的投影为所述宽度投射空间区域,平行于建筑模板设置的门板,所述门板的面积大于所述清扫孔的面积且所述门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清扫孔左右两侧之间的宽度,所述门板与所述卡槽在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连接,以打开或者封闭所述清扫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扫孔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同一平面对称设置在建筑模板底部的清扫孔左右两侧的卡槽,所述卡槽避让所述清扫孔的宽度投射空间区域,垂直于所述清扫孔左右两侧宽度之间的投影为所述宽度投射空间区域,平行于建筑模板设置的门板,所述门板的面积大于所述清扫孔的面积且所述门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清扫孔左右两侧之间的宽度,所述门板与所述卡槽在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连接,以打开或者封闭所述清扫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孔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上设置有拉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扫孔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为突出于所述门板设置的外把手,所述外把手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门板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扫孔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为隐藏式拉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孔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通过紧固件设置在建筑模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孔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粘接设置在建筑模板上。


7.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王怡乐嘉敏杜汉卿周沛蔡泳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