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流无损多相混输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送装置,适用于多相输送领域,特指一种过流无损多相混输泵。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食品安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活鱼、活虾、食品(如:酱料、食用油、果冻等)等多相输送领域,存在输送效率低、自吸要求高、过流损伤大等问题,不但使输送成本较高,而且损伤严重时会导致产品变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目前,在多相输送领域主要采用容积式和轴流螺旋式泵,这类泵体积大、造价高,因此使用范围受到限制。离心泵具有效率高、运行可靠、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但易造成输送物损伤。并且,离心泵对气体和固体介质比较敏感,运行振动噪声大,在高含气率和高液固率下泵的性能会快速恶化,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急需研制一种结构简单、自吸性能强、过流无损、输送效率高的泵送装置来满足多相无损混输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流无损多相混输泵,用来提高在输送活鱼、活虾、食品等时多相领域的输送效率。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流无损多相混输泵,包括吸入管(1),所述吸入管(1)与泵体(6)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管(1)的弯头处安装有锥形收缩型喷嘴(3),所述锥形收缩型喷嘴(3)与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4)连接,所述泵体(6)内设置有叶轮(7)和泵轴(9),所述叶轮(7)安装在所述泵轴(9)上,所述叶轮(7)包括前盖板(7-1)和后盖板(7-2)两部分组成,所述前盖板(7-1)上安装有若干根前盖板径向长叶片(20)和若干根前盖板径向短叶片(21),所述前盖板径向长叶片(20)和所述前盖板径向短叶片(21)依次相间对称分布,所述后盖板(7-2)上安装有若干根后盖板径向长叶片(22)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流无损多相混输泵,包括吸入管(1),所述吸入管(1)与泵体(6)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管(1)的弯头处安装有锥形收缩型喷嘴(3),所述锥形收缩型喷嘴(3)与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4)连接,所述泵体(6)内设置有叶轮(7)和泵轴(9),所述叶轮(7)安装在所述泵轴(9)上,所述叶轮(7)包括前盖板(7-1)和后盖板(7-2)两部分组成,所述前盖板(7-1)上安装有若干根前盖板径向长叶片(20)和若干根前盖板径向短叶片(21),所述前盖板径向长叶片(20)和所述前盖板径向短叶片(21)依次相间对称分布,所述后盖板(7-2)上安装有若干根后盖板径向长叶片(22)和若干根后盖板径向短叶片(23),所述后盖板径向长叶片(22)和所述后盖板径向短叶片(23)依次相间对称分布,所述前盖板径向短叶片(21)正对所述后盖板径向短叶片(23),所述前盖板径向长叶片(20)正对所述后盖板径向长叶片(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流无损多相混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径向长叶片(20)的长度L1与所述后盖板径向长叶片(22)的长度L2满足L2=1.6L1,所述前盖板径向短叶片(21)的长度L3与所述后盖板径向短叶片(23)的长度L4满足L3=L4,且L2=3L3,所述前盖板径向长叶片(20)、所述前盖板径向短叶片(21)、所述后盖板径向长叶片(22)和所述后盖板径向短叶片(23)沿轴向的叶片宽度b与所述前盖板(7-1)和后盖板(7-2)之间的间距B满足所述前盖板径向长叶片(20)、所述前盖板径向短叶片(21)、所述后盖板径向长叶片(22)和所述后盖板径向短叶片(23)沿圆周方向的叶片厚度h与沿轴向的叶片宽度b之间满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乔瑞,廖敏泉,王彪彪,王鹏,袁建平,袁寿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