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流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68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天沟落水系技术领域的一种散流口,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相连接的套接件、连接于套接件底部的弯折方管以及设置于弯折方管内腔的挡叶件,套接件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套接的圆管部,圆管部的顶端水平向外延展形成与弯折方管侧壁顶端焊合连接的连接部,圆管部整体置于弯折方管内腔,且圆管部的内壁底部向内侧翻折形成限位部,弯折方管底部与地面具有斜坡夹角,弯折方管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水口,挡叶件设置于弯折方管底部内腔,并可活动地遮挡于排水口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落水管用散流口,能够起到有效的排水缓冲作用,避免水流与地面直接冲击,从而起到保护地面不受排水冲击损坏的作用。

A kind of diffu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流口
本技术涉及天沟落水系
,具体为一种散流口。
技术介绍
落水系统由屋面天沟,雨水管,雨链,雨水斗,及相关组件组成,能有效地汇集屋面雨水,有组织地将雨水合理高效排离建筑物,从而在完成屋面雨水排放的同时很好地保护房屋的外立面和地基,尽量地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起到一定的装饰美观效果。现有的落水系统中落水管低端一般直接贴近排水沟或者地面安装,雨水通过落水管汇入排水沟或是散排至地面,散排的情况下,排水位置的地面或屋面长期受到雨水的冲击会发生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流口,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流口,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相连接的套接件、连接于所述套接件底部的弯折方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弯折方管内腔的挡叶件,所述套接件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套接的圆管部,所述圆管部的顶端水平向外延展形成与所述弯折方管侧壁顶端焊合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圆管部整体置于所述弯折方管内腔,且圆管部的内壁底部向内侧翻折形成限位部,所述弯折方管底部与地面具有斜坡夹角,所述弯折方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流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相连接的套接件(1)、连接于所述套接件(1)底部的弯折方管(2)以及设置于所述弯折方管(2)内腔的挡叶件(3),所述套接件(1)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套接的圆管部(11),所述圆管部(11)的顶端水平向外延展形成与所述弯折方管(2)侧壁顶端焊合连接的连接部(12),所述圆管部(11)整体置于所述弯折方管(2)内腔,且圆管部(11)的内壁底部向内侧翻折形成限位部(13),所述弯折方管(2)底部与地面具有斜坡夹角,所述弯折方管(2)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水口(4),所述挡叶件(3)设置于所述弯折方管(2)底部内腔,并可活动地遮挡于所述排水口(4)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流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相连接的套接件(1)、连接于所述套接件(1)底部的弯折方管(2)以及设置于所述弯折方管(2)内腔的挡叶件(3),所述套接件(1)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套接的圆管部(11),所述圆管部(11)的顶端水平向外延展形成与所述弯折方管(2)侧壁顶端焊合连接的连接部(12),所述圆管部(11)整体置于所述弯折方管(2)内腔,且圆管部(11)的内壁底部向内侧翻折形成限位部(13),所述弯折方管(2)底部与地面具有斜坡夹角,所述弯折方管(2)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水口(4),所述挡叶件(3)设置于所述弯折方管(2)底部内腔,并可活动地遮挡于所述排水口(4)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叶件(3)包括弯折成与所述排水口(4)轮廓相契合的挡叶板(31),所述挡叶板(31)的上端竖立部背面横向固接有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振礼林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捷思金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