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流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68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天沟落水系技术领域的一种散流口,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相连接的套接件、连接于套接件底部的弯折方管以及设置于弯折方管内腔的挡叶件,套接件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套接的圆管部,圆管部的顶端水平向外延展形成与弯折方管侧壁顶端焊合连接的连接部,圆管部整体置于弯折方管内腔,且圆管部的内壁底部向内侧翻折形成限位部,弯折方管底部与地面具有斜坡夹角,弯折方管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水口,挡叶件设置于弯折方管底部内腔,并可活动地遮挡于排水口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落水管用散流口,能够起到有效的排水缓冲作用,避免水流与地面直接冲击,从而起到保护地面不受排水冲击损坏的作用。

A kind of diffu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流口
本技术涉及天沟落水系
,具体为一种散流口。
技术介绍
落水系统由屋面天沟,雨水管,雨链,雨水斗,及相关组件组成,能有效地汇集屋面雨水,有组织地将雨水合理高效排离建筑物,从而在完成屋面雨水排放的同时很好地保护房屋的外立面和地基,尽量地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起到一定的装饰美观效果。现有的落水系统中落水管低端一般直接贴近排水沟或者地面安装,雨水通过落水管汇入排水沟或是散排至地面,散排的情况下,排水位置的地面或屋面长期受到雨水的冲击会发生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流口,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流口,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相连接的套接件、连接于所述套接件底部的弯折方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弯折方管内腔的挡叶件,所述套接件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套接的圆管部,所述圆管部的顶端水平向外延展形成与所述弯折方管侧壁顶端焊合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圆管部整体置于所述弯折方管内腔,且圆管部的内壁底部向内侧翻折形成限位部,所述弯折方管底部与地面具有斜坡夹角,所述弯折方管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挡叶件设置于所述弯折方管底部内腔,并可活动地遮挡于所述排水口的内侧。优选的,所述挡叶件包括弯折成与所述排水口轮廓相契合的挡叶板,所述挡叶板的上端竖立部背面横向固接有转动套管,所述转动套管的内腔活动插置有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与所述弯折方管的前后侧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挡叶板上呈阵列状开设有若干腰圆通水槽。优选的,所述排水口的轮廓边缘设置有加强筋条。优选的,所述弯折方管的外壁顶端以及中部均环绕设置有半圆凸沿条。优选的,所述弯折方管的内壁弯折处设置有过渡圆角。优选的,所述套接件以及弯折方管具内采用金属板材通过钣金工艺拼焊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针对传统落水管散排的情况下,排水位置的地面或屋面长期受到雨水的冲击会发生破坏的缺陷,设计了一种落水管用散流口,本装置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相连接的套接件和连接于套接件底部的弯折方管,雨水通过套接件进入弯折方管后会与弯折方管底部冲击接触,由于弯折方管底部与地面具有斜坡夹角,且弯折方管的内壁弯折处设置有过渡圆角,能够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避免水流与地面直接冲击,从而起到保护地面不受排水冲击损坏的作用。本技术弯折方管底部内腔设置有挡叶件,挡叶件可活动地遮挡于排水口的内侧,挡叶件中的挡叶板上呈阵列状开设有若干腰圆通水槽。当排水流量较小时,水流直接通过腰圆通水槽排出,挡叶板不动可起到防止杂物落叶进入弯折方管的作用,当排水量较大的,水流可自动顶开挡叶板,可避免排水受阻,并且长时间不降雨时可以防止鸟类进入筑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套接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挡叶件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套接件,11-圆管部,12-连接部,13-限位部,2-弯折方管,3-挡叶件,31-挡叶板,32-转动套管,33-固定转轴,34-腰圆通水槽,4-排水口,5-加强筋条,6-半圆凸沿条,7-过渡圆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散流口,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相连接的套接件1、连接于套接件1底部的弯折方管2以及设置于弯折方管2内腔的挡叶件3,套接件1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套接的圆管部11,圆管部11的顶端水平向外延展形成与弯折方管2侧壁顶端焊合连接的连接部12,圆管部11整体置于弯折方管2内腔,且圆管部11的内壁底部向内侧翻折形成限位部13,弯折方管2底部与地面具有斜坡夹角,弯折方管2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水口4,挡叶件3设置于弯折方管2底部内腔,并可活动地遮挡于排水口4的内侧。其中,挡叶件3包括弯折成与排水口4轮廓相契合的挡叶板31,挡叶板31的上端竖立部背面横向固接有转动套管32,转动套管32的内腔活动插置有固定转轴33,固定转轴33与弯折方管2的前后侧壁固定连接,使得当挡叶板31受到一定冲击力后,能够绕固定转轴33转动翘起,便于排水大流量排出,有效防止管道排水受阻;挡叶板31上呈阵列状开设有若干腰圆通水槽34,当排水流量较小时,水流直接通过腰圆通水槽34排出,挡叶板31不动可起到防止杂物落叶进入弯折方管2的作用;排水口4的轮廓边缘设置有加强筋条5,弯折方管2的外壁顶端以及中部均环绕设置有半圆凸沿条6,起到强化结构作用;弯折方管2的内壁弯折处设置有过渡圆角7,起到缓冲作用;套接件1以及弯折方管2具内采用金属板材通过钣金工艺拼焊制成,防锈抗腐蚀性好,经久耐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散流口,具体使用时:直接将本装置套接于传统落水管的底端,本装置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相连接的套接件1和连接于套接件1底部的弯折方管2,雨水通过套接件1进入弯折方管2后会与弯折方管2底部冲击接触,由于弯折方管2底部与地面具有斜坡夹角,且弯折方管2的内壁弯折处设置有过渡圆角7,能够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避免水流与地面直接冲击,从而起到保护地面不受排水冲击损坏的作用。具体的,当排水流量较小时,水流直接通过腰圆通水槽34排出,挡叶板31不动可起到防止杂物落叶进入弯折方管2的作用,当排水量较大的,水流可自动顶开挡叶板31,可避免排水受阻,并且长时间不降雨时可以防止鸟类进入筑巢。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流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相连接的套接件(1)、连接于所述套接件(1)底部的弯折方管(2)以及设置于所述弯折方管(2)内腔的挡叶件(3),所述套接件(1)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套接的圆管部(11),所述圆管部(11)的顶端水平向外延展形成与所述弯折方管(2)侧壁顶端焊合连接的连接部(12),所述圆管部(11)整体置于所述弯折方管(2)内腔,且圆管部(11)的内壁底部向内侧翻折形成限位部(13),所述弯折方管(2)底部与地面具有斜坡夹角,所述弯折方管(2)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水口(4),所述挡叶件(3)设置于所述弯折方管(2)底部内腔,并可活动地遮挡于所述排水口(4)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流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相连接的套接件(1)、连接于所述套接件(1)底部的弯折方管(2)以及设置于所述弯折方管(2)内腔的挡叶件(3),所述套接件(1)包括与外部落水管底端套接的圆管部(11),所述圆管部(11)的顶端水平向外延展形成与所述弯折方管(2)侧壁顶端焊合连接的连接部(12),所述圆管部(11)整体置于所述弯折方管(2)内腔,且圆管部(11)的内壁底部向内侧翻折形成限位部(13),所述弯折方管(2)底部与地面具有斜坡夹角,所述弯折方管(2)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水口(4),所述挡叶件(3)设置于所述弯折方管(2)底部内腔,并可活动地遮挡于所述排水口(4)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叶件(3)包括弯折成与所述排水口(4)轮廓相契合的挡叶板(31),所述挡叶板(31)的上端竖立部背面横向固接有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振礼林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捷思金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