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水道淤泥清理抓手
本技术涉及下水道淤泥处理
,更具体的是,本技术涉及一种下水道淤泥清理抓手。
技术介绍
下水道的建设,会配备井口连接到地面,方便雨水的排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下水道内会聚集相当多的淤泥,严重的话还会堵塞下水道,所以需要定期的对下水道进行清理,为了防止淤泥堵塞管道,市政施工时多设置沉淤井,用于淤泥沉淀。在雨季来临之前,市政多采用人工或者专用设备去将沉淤井中的泥土等垃圾清理出来。人工采用长杆和类似勺子的装置去掏出淤泥,工作辛苦而且比较容易弄脏路面。采用专用设备,需要用高压水先将淤泥冲洗起来形成泥浆,然后用泵吸出,依然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不高。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扩张,下水管道清淤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昂的人工成本和较低的作业效率,困扰着市政部门。因此,需要研制一种高效率的清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下水道淤泥清理抓手,通过支撑板和摇臂以及动力机构的设置,能够控制摇臂的间距以及摇臂打打开或者闭合,实现淤泥的快速抓取,操作简单,且效率较高。本技术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水道淤泥清理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其为矩形板状结构;以及/n一对滑道,其沿所述底板轴向设置,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径向两侧;/n一对支撑板,其可滑动对称设置在所述滑道轴向两侧,且能够沿所述滑道轴向相向或者相背运动;/n一对转轴,其轴向两端可旋转支撑设置在对应所述支撑板轴向两侧;/n多个摇臂,其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轴向两端;/n丝杠,其沿所述滑道轴向设置,且可旋转支撑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滑道内侧;/n一对螺母,其分别固定设置在对应所述支撑板底面上,并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n一对支撑臂,其一端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应所述转轴中部,另一端穿过对应所述支撑板中部,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下水道淤泥清理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其为矩形板状结构;以及
一对滑道,其沿所述底板轴向设置,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径向两侧;
一对支撑板,其可滑动对称设置在所述滑道轴向两侧,且能够沿所述滑道轴向相向或者相背运动;
一对转轴,其轴向两端可旋转支撑设置在对应所述支撑板轴向两侧;
多个摇臂,其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轴向两端;
丝杠,其沿所述滑道轴向设置,且可旋转支撑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滑道内侧;
一对螺母,其分别固定设置在对应所述支撑板底面上,并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
一对支撑臂,其一端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应所述转轴中部,另一端穿过对应所述支撑板中部,所述支撑臂中部与对应所述支撑板铰接;
第一动力机构,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滑道上,且输出端与所述丝杠一端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丝杠旋转;
一对第二动力机构,其分别固定设置在对应所述支撑板底面中部,且输出端与所述支撑臂另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臂旋转;
其中,当所述第一动力机构正转时,所述支撑板相向运动,当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反转时,所述支撑板相背运动;当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的输出端收缩时,位于所述滑道轴向两侧的摇臂相向运动,当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的输出端伸长时,位于所述滑道轴向两侧的摇臂相背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淤泥清理抓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横梁,其对称固定设置在位于所述滑道轴向两侧的所述摇臂上;
多个爪臂,其为L型,且一端分别沿所述横梁轴向等间距设置;
其中,位于所述滑道轴向两侧的所述横梁上的爪臂的另一端相向设置;
一对挡板,其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分别轴向固定设置在对应所述横梁内侧面上;
一对网板,其为U型结构,其底面与所述爪臂另一端固定连接,且侧面与所述爪臂一端同向。
技术研发人员:倪火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