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强夯机,包括固定头、支撑油缸以及补偿感应装置;支撑油缸包括缸体、支撑杆、活塞以及油封,缸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支撑杆在缸体内往复运动,活塞固定在支撑杆上,油封设置在缸体远离连接头的另一端;活塞与缸体的内壁构成第一腔室,油封、活塞以及缸体的内壁共同构成第二腔室,缸体设置有第一管口,缸体设置有第二管口;固定头设置有连接腔;补偿感应装置包括顶杆、驱动装置以及开关,顶杆抵触在连接头上,开关设置在顶杆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当顶杆移动,开关发出向第一腔室和/或第二腔室注入液压油的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撑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强夯机,具有自适应的优点。
A supporting device and a dynamic compactor using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强夯机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装置,还涉及使用该支撑装置的强夯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强夯机是在建筑工程中由于需要对松土压实处理的机器,工作原理是反复提升夯锤至一定高度后,然后放下夯锤,自由落下的夯锤压实松土。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夯锤质量大,强夯机在起吊后,车体会出现前倾,而放下夯锤的瞬间,车体会出现明显后倒,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翻车,对操作人员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对此,常规的做法是提前设置支撑装置支撑在车体与地面之间以防止车体后倒,但是第一次放下夯锤时,巨大的后倒趋势会从车体传递到支撑装置上,使得支撑装置下方的土地松陷,进而导致支撑装置在车体与地面之间的连接松动,防后倒效果出现削弱,当多次放下夯锤后,其支撑效果已经可以忽略不计,可见仍然有安全隐患,而若是由人工去调整该支撑装置,对于强夯机而言势必要停止作业,严重影响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适应的支撑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该支撑装置的强夯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头、支撑油缸以及补偿感应装置;支撑油缸包括缸体、支撑杆、活塞以及油封,缸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支撑杆在缸体内往复运动,活塞固定在支撑杆上,油封设置在缸体远离连接头的另一端;活塞与缸体的内壁构成第一腔室,油封、活塞以及缸体的内壁共同构成第二腔室,缸体在第一腔室的范围内设置有第一管口,缸体在第二腔室的范围内设置有第二管口;固定头设置有供连接头嵌入的连接腔;所述补偿感应装置包括可伸缩的顶杆、端盖以及感应器,所述顶杆抵触在连接头上,所述顶杆和端盖围合成油缸腔,所述油缸腔与液压系统相通,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所述顶杆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一端,所述感应器与所述顶杆构成接触开关。优选的,驱动所述顶杆伸缩的驱动装置为油缸。优选的,感应器发出的信号为电信号。优选的,连接头为球形接头,连接腔呈球形。优选的,还包括撑地块,支撑杆伸出缸体的一端为撑地端,撑地块设置有与撑地端活动连接的固定腔。优选的,撑地端为球形接头,固定腔呈球形。一种强夯机,包括车体,车体的前端设置有带夯锤的卷扬装置,车体的尾端与固定头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支撑装置,通过设置固定头、支撑油缸以及补偿感应装置;支撑油缸能刚性的支撑在地面与车体之间,通过调整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轴向长度即可调整支撑油缸整体的长度;补偿感应装置包括可伸缩的顶杆、驱动装置以及开关,顶杆抵触在连接头上,开关设置在顶杆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当地面凹陷,支撑油缸的距离过短,地面支撑力减小,平衡打破,支撑油缸受到顶杆的推动整体向下移动,顶杆移动,带动开关移动进而自动发出向第一腔室和/或第二腔室注入液压油的信号;向第一腔室和/或第二腔室注入液压油后,支撑油缸的长度增加,远离连接头的一端顶在地面,连接头将顶杆顶回原位,开关回位,停止供油;由此,支撑油缸即可自适应的调整长度,从而稳定支撑在地面与车体之间。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支撑装置初始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支撑装置过程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强夯机与支撑装置作业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头1、支撑油缸2以及补偿感应装置3;支撑油缸2包括缸体21、支撑杆22、活塞23以及油封24,缸体2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212,支撑杆22在缸体21内往复运动,活塞23固定在支撑杆22上,油封24设置在缸体21远离连接头212的另一端;活塞23与缸体21的内壁构成第一腔室25,油封24、活塞23以及缸体21的内壁共同构成第二腔室26,缸体21在第一腔室25的范围内设置有第一管口251,缸体21在第二腔室26的范围内设置有第二管口261;预先从第一管口251以及第二管口261分别向第一腔室25和第二腔室26内注入液压油,使得支撑油缸2能刚性的支撑在地面与车体9之间,通过控制向第一腔室25或第二腔室26的内注油即可调整支撑油缸2整体的长度;补偿感应装置3包括可伸缩的顶杆31、端盖32以及感应器33,顶杆31抵触在连接头212上,顶杆31和端盖32围合成油缸腔34,油缸腔34与液压系统相通,感应器33设置在顶杆31远离连接头212的一端,感应器33与顶杆31构成接触开关,感应器33与车体9的液压系统图中未标出信号连接。调整完毕后的支撑油缸2应当使得感应器33能恰好断开或者开启,也即是不发送向第一腔室25和/或第二腔室26注入液压油的信号,该信号可为电信号或者液压信号,若为电信号,则是与油泵图中未标出的原动机图中未标出信号连接,若为液压信号,则可以是与液压系统的控制油路图中未标出信号连接,具体以实际设计为准;液压系统往油缸腔34中注油,使得油缸腔34中保持约2T的油压,当地面凹陷,支撑油缸2的距离过短,地面支撑力减小,甚至为0,平衡打破。顶杆31下方受到的支撑力减小,在油缸腔34中油压的作用下行,从而顶杆31与感应器33之间断开,进而自动发出向第一腔室25注入液压油的信号;随着向第一腔室25注入液压油,活塞23下行,推动支撑杆22伸出。从而使得支撑油缸2的长度增加,远离连接头212的一端顶在地面;之后在油压的作用下连接头212将顶杆31顶回原位,顶杆31再次与感应器33接触,停止供油。连接腔11的顶壁12与连接头212之间的间隙4缩小直至为0或者预设的大小。由以上过程,支撑油缸2即可自适应的调整长度,从而稳定支撑在地面与车体9之间。当强夯机在完成工作,强夯机需要移动的时候,给控制系统发出向第二腔室26注入液压油的信号;在向第二腔室26注入液压油的时候,使得活塞23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支撑杆22回缩,从而将支撑杆22收回,以便强夯机移动。感应器33与车体9的液压系统(图中未标出)信号连接;调整完毕后的支撑油缸2应当使得感应器33能恰好断开或者开启,也即是不发送向第一腔室25和/或第二腔室26注入液压油的信号,该信号可为电信号或者液压信号,若为电信号,则是与油泵(图中未标出)的原动机(图中未标出)信号连接,若为液压信号,则可以是与液压系统的控制油路(图中未标出)信号连接,具体以实际设计为准;当地面凹陷,支撑油缸2的距离过短,地面支撑力减小,甚至为0,平衡打破,支撑油缸2受到顶杆31的推动整体向下移动,顶杆31移动,连接腔11的顶壁12与连接头212之间的间隙4增大,顶杆31带动感应器33移动进而自动发出向第一腔室25注入液压油的信号;向第一腔室25注入液压油后,支撑油缸2的长度增加,远离连接头212的一端顶在地面,连接头212将顶杆31顶回原位,感应器33回位,停止供油,连接腔11的顶壁12与连接头212之间的间隙4缩小直至为0或者预设的大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头(1)、支撑油缸(2)以及补偿感应装置(3);/n所述支撑油缸(2)包括缸体(21)、支撑杆(22)、活塞(23)以及油封(24),所述缸体(2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212),所述支撑杆(22)在所述缸体(21)内往复运动,所述活塞(23)固定在所述支撑杆(22)上,所述油封(24)设置在所述缸体(21)远离所述连接头(212)的另一端;所述活塞(23)与所述缸体(21)的内壁构成第一腔室(25),所述油封(24)、所述活塞(23)以及所述缸体(21)的内壁共同构成第二腔室(26),所述缸体(21)在所述第一腔室(25)的范围内设置有第一管口(251),所述缸体(21)在所述第二腔室(26)的范围内设置有第二管口(261);/n所述固定头(1)设置有供所述连接头(212)嵌入的连接腔(11);/n所述补偿感应装置(3)包括可伸缩的顶杆(31)、端盖(32)以及感应器(33),所述顶杆(31)抵触在连接头(212)上,所述顶杆(31)和端盖(32)围合成油缸腔(34),所述油缸腔(34)与液压系统相通,所述感应器(33)设置在所述顶杆(31)远离所述连接头(212)的一端,所述感应器(33)与所述顶杆(31)构成接触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头(1)、支撑油缸(2)以及补偿感应装置(3);
所述支撑油缸(2)包括缸体(21)、支撑杆(22)、活塞(23)以及油封(24),所述缸体(2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212),所述支撑杆(22)在所述缸体(21)内往复运动,所述活塞(23)固定在所述支撑杆(22)上,所述油封(24)设置在所述缸体(21)远离所述连接头(212)的另一端;所述活塞(23)与所述缸体(21)的内壁构成第一腔室(25),所述油封(24)、所述活塞(23)以及所述缸体(21)的内壁共同构成第二腔室(26),所述缸体(21)在所述第一腔室(25)的范围内设置有第一管口(251),所述缸体(21)在所述第二腔室(26)的范围内设置有第二管口(261);
所述固定头(1)设置有供所述连接头(212)嵌入的连接腔(11);
所述补偿感应装置(3)包括可伸缩的顶杆(31)、端盖(32)以及感应器(33),所述顶杆(31)抵触在连接头(212)上,所述顶杆(31)和端盖(32)围合成油缸腔(34),所述油缸腔(34)与液压系统相通,所述感应器(33)设置在所述顶杆(31)远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博邦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