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转体施工用球铰扩展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55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29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用球铰扩展环,包括上球铰外圈、下球铰外圈;上球铰外圈为至少两片上球环块连接形成的环状结构,其环状结构内环的直径与上球铰内圈的外径相配合连接形成连续的上球铰面;所述下球铰外圈为至少两片下球环块连接形成的环状结构,其环状结构内环的直径与下球铰内圈的外径相配合连接形成连续的下球铰面。其优点是由于其结构分为上、下两个由至少两个球环块连接成环状结构,运输时,可以拆卸,运输到施工现场再组装成一个整体环状,与上、下球铰内圈连接后,形成整体的球铰,提高了球铰的承载能力;连接部位采用定位结构进行定位,保证了加工精度,便于生产制造、便于运输安装、且安装后球铰的均衡性、整体性、承载效果都很好。

Spherical hinge extension ring for bridge Swivel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转体施工用球铰扩展环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用球铰扩展环。
技术介绍
在桥梁施工中,为跨越火车站场等多股道的工况,同时尽可能减少工程施工对站场运营的影响,设计者往往将这种工况下的桥梁设计成大型转体斜拉桥,转体重量接近3万吨,个别工程甚至达到4.5万吨。随着斜拉桥转体施工工法的普及,必将出现越来越多的超大吨位转体桥工程。超大吨位转体工程需要配套转体球铰的结构尺寸基本上会超过5米,大一点的达6、7米,甚至达8、9m。球铰的加工及运输成了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以将球铰的承载面扩大,便于生产制造、便于运输安装、且安装后球铰的均衡性、整体性、承载效果都很好的桥梁转体施工用球铰扩展环。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用球铰扩展环,包括上球铰外圈、下球铰外圈;所述上球铰外圈为至少两片上球环块连接形成的环状结构,其环状结构内环的直径与上球铰内圈的外径相配合,使得上球铰铰外圈的内径与上球铰内圈的外径相连接形成连续的上球铰面;所述下球铰外圈为至少两片下球环块连接形成的环状结构,其环状结构内环的直径与下球铰内圈的外径相配合,使得下球铰铰外圈的内径与下球铰内圈的外径相连接形成连续的下球铰面。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上球铰外圈中,每块上球环块的两侧有向上伸出的连接台阶,并设置有定位机构,采用活动连接结构将相邻的两块上球环块连接起来,直到连接形成环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下球铰外圈中,每块下球环块的两侧有向下伸出的连接台阶,并设置有定位机构,采用活动连接结构将相邻的两块下球环块连接起来,直到连接形成环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下球铰外圈的球铰面设置有滑块。进一步的:所述上球铰外圈的内径处的侧壁与上球铰内圈外径处的侧壁采用上球搭接机构进行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球搭接机构为:上球铰外圈内径处的侧壁为凹凸台阶结构,上球铰内圈外径处的侧壁为与之相对应的凹凸台阶结构,连接时,通过凹凸台阶结构对上球铰外圈与上球铰内圈的连接实现搭接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球铰外圈的内径处的侧壁与下球铰内圈外径处的侧壁采用下球搭接机构进行定位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球搭接机构为:下球铰外圈内径处的侧壁为凹凸台阶结构,下球铰内圈外径处的侧壁为与之相对应的凹凸台阶结构,连接时,通过凹凸台阶结构对下球铰外圈与下球铰内圈的连接实现搭接连接。进一步的:在上球铰外圈与上球铰内圈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内外圈定位销;在下球铰外圈与下球铰内圈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内外圈定位销。进一步的:构成上球铰外圈的每片上球环块两侧连接面处设置有外圈定位孔,采用外圈定位销进行定位;构成下球铰外圈的每片下球环块两侧连接面处设置有外圈定位孔,采用外圈定位销进行定位。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的优点是:1、构成本技术的扩展环由于其结构分为上、下两个环状结构,上、下球状铰的外圈为两个或多个均等球环块连接形成环状结构,运输时,可以拆卸,运输到施工现场再组装成一个整体环状,与上、下球铰内圈连接后,形成整体的球铰,提高了球铰的承载能力。2、在内外圈的连接部位设置搭接位,在内外圈加强筋板处设置凸凹结构;便于球铰的安装,3、在内外圈的连接部位设置内外圈定位销,在外圈的肋板处设置外圈定位销,保证组装后球铰的均衡性。4、在内外圈的连接部位设置紧固螺钉,在外圈的肋板处设置紧固螺栓,保证组装后球铰的整体性。5、本技术便于生产制造、便于运输安装、且安装后球铰的均衡性、整体性、承载效果都很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上球铰外圈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用于扩展时的使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部件明细为:1、上球铰外圈,2、内外圈定位销,3、上球铰内圈,4、转轴,5、滑块,6、下球铰内圈,7、振捣块,8、紧固螺钉,9、下球铰外圈,10、下球铰骨架,11、外圈定位销,12、紧固螺栓,13、凹凸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上球铰外圈1、下球铰外圈9;所述上球铰外圈1为八片上球环块连接形成的环状结构,其环状结构内环的直径与上球铰内圈3的外径相配合,使得上球铰外圈1的内径与上球铰内圈3的外径相连接形成连续的上球铰面;所述下球铰外圈9为八片下球环块连接形成的环状结构,其环状结构内环的直径与下球铰内圈6的外径相配合,使得下球铰外圈9的内径与下球铰内圈6的外径相连接形成连续的下球铰面。如图1所示,所述上球铰外圈1中,每块上球环块的两侧有向上伸出的连接台阶,并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如图2所示,为凹凸卡槽定位机构,通过紧固螺栓12连接结构将相邻的两块上球环块连接起来,直到连接形成环状结构。构成上球铰外圈1的每片上球环块两侧连接面处设置有外圈定位孔,采用外圈定位销11进行定位。所述下球铰外圈9中,每块下球环块的两侧有向下伸出的连接台阶,并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的结构采用如图3所示的结构,为凹凸卡槽定位机构,采用紧固螺栓连接结构将相邻的两块下球环块连接起来,直到连接形成环状结构;下球铰外圈9的球铰面设置有滑块5;构成下球铰外圈9的每片下球环块两侧连接面处设置有外圈定位孔,采用外圈定位销11进行定位。下球铰外圈9的结构与上球铰外圈1的结构相同,不再使用附图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本技术进行扩展使用时,上球铰外圈1的内径处的侧壁与上球铰内圈3外径处的侧壁采用上球搭接机构进行连接;所述上球搭接机构为:上球铰外圈1内径处的侧壁为凹凸台阶结构,上球铰内圈3外径处的侧壁为与之相对应的凹凸台阶结构,连接时,通过凹凸台阶结构对上球铰外圈1与上球铰内圈3的连接实现搭接连接。下球铰外圈9的内径处的侧壁与下球铰内圈6外径处的侧壁采用下球搭接机构进行定位连接;所述下球搭接机构为:下球铰外圈9内径处的侧壁为凹凸台阶结构,下球铰内圈6外径处的侧壁为与之相对应的凹凸台阶结构,连接时,通过凹凸台阶结构对下球铰外圈9与下球铰内圈6的连接实现搭接连接。在上球铰外圈1与上球铰内圈3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内外圈定位销2;在下球铰外圈9与下球铰内圈6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内外圈定位销2。如图1所示,在上球铰外圈1与上球铰内圈3连接处位于筋板处设置有凹凸定位槽13,在下球铰外圈9与下球铰内圈6连接处位于筋板处也设置有凹凸定位槽13。本技术如果在加工时与上、下球铰的内圈一并进行加工,则有极好的球铰精度,安装后球铰的均衡性、整体性、承载效果都很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用球铰扩展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球铰外圈(1)、下球铰外圈(9);所述上球铰外圈(1)为至少两片上球环块连接形成的环状结构,其环状结构内环的直径与上球铰内圈(3)的外径相配合,使得上球铰外圈(1)的内径与上球铰内圈(3)的外径相连接形成连续的上球铰面;所述下球铰外圈(9)为至少两片下球环块连接形成的环状结构,其环状结构内环的直径与下球铰内圈(6)的外径相配合,使得下球铰外圈(9)的内径与下球铰内圈(6)的外径相连接形成连续的下球铰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用球铰扩展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球铰外圈(1)、下球铰外圈(9);所述上球铰外圈(1)为至少两片上球环块连接形成的环状结构,其环状结构内环的直径与上球铰内圈(3)的外径相配合,使得上球铰外圈(1)的内径与上球铰内圈(3)的外径相连接形成连续的上球铰面;所述下球铰外圈(9)为至少两片下球环块连接形成的环状结构,其环状结构内环的直径与下球铰内圈(6)的外径相配合,使得下球铰外圈(9)的内径与下球铰内圈(6)的外径相连接形成连续的下球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转体施工用球铰扩展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铰外圈(1)中,每块上球环块的两侧有向上伸出的连接台阶,并设置有定位机构,采用活动连接结构将相邻的两块上球环块连接起来,直到连接形成环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转体施工用球铰扩展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球铰外圈(9)中,每块下球环块的两侧有向下伸出的连接台阶,并设置有定位机构,采用活动连接结构将相邻的两块下球环块连接起来,直到连接形成环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桥梁转体施工用球铰扩展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球铰外圈(9)的球铰面设置有滑块(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桥梁转体施工用球铰扩展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铰外圈(1)的内径处的侧壁与上球铰内圈(3)外径处的侧壁采用上球搭接机构进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雪松杨帆毛亮邱敏捷李建强林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柳州泰姆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